文|屏風濁影深
編輯|屏風濁影深
印度這一次徹底硬起來了,不再唯唯諾諾,面對西方媒體的圍攻,這次直接選擇了正面硬剛。
最近,印度與加拿大的矛盾不斷升級,西方國家原本持觀望態度,見局勢持續緊張,開始明顯偏向印度一方。
印度政府不甘示弱,發布全球通緝令,懸賞錫克教激進分子,與西方媒體針鋒相對。這一舉動強硬回擊了西方指責,展現出印度堅決維護國家利益和尊嚴的決心,使局勢進一步白熱化。
加拿大:從印度移民的逃難天堂,到「頭號敵人」
6月18日,印裔加拿大人哈迪普·辛格·尼賈爾在不列顛哥倫比亞省遭槍殺。這一事件直接引爆了印度與加拿大之間長期以來的矛盾。
事實上,加拿大一直有「逃犯天堂」的稱號。由於與中國和印度沒有引渡協議,加拿大經常庇護那些逃離國內通緝的人士。這其中就包括來自印度的錫克教分離主義人士。
錫克教在印度一直受到壓制。20世紀80年代,印度就曾多次爆發錫克教暴動,導致數千人死亡。1984年,錫克教極端分子還暗殺了甘地。這使印度政府開始全力打壓這一教派,大量錫克教教徒被捕,許多人選擇流亡海外,主要去了加拿大等國。
這些錫克教教徒流亡國外後,仍然積極進行政治活動,要求印度旁遮普地區獨立建國。他們在國外成立了各種組織,進行激進的政治運動。印度政府強烈反對這一主張,認為他們是危險的分裂主義分子。但是加拿大政府卻以言論自由為名,長期容忍和包庇這些人。
根據統計,目前加拿大約有77萬錫克教徒,已經佔到了全國人口的2%。錫克教社區中的精英人士也滲透進了加拿大的政商高層。這使得錫克教群體已經對加拿大國內政治產生了很大影響。為討好這一票倉,加拿大各級政客經常出席錫克教活動以示友好。2019年,特魯多甚至專門在溫哥華的一個錫克教寺廟發表演講,引來印度強烈不滿。
尼賈爾就是一個典型的印裔加拿大錫克教分離主義者。他在90年代從印度移民到加拿大,一直積極主張旁遮普獨立。2020年,印度政府已正式將他列入恐怖分子名單。但是尼賈爾仍然我行我素,認為躲在加拿大就能逃脫印度的通緝。這次他在加拿大本土被槍殺,印度錫克教社區立即舉行大規模抗議遊行,指責這起暗殺事件是印度政府所為。
這起命案也使印加關係迅速惡化。特魯多在G20峰會上當眾質問莫迪,指控印度政府參與了這起跨國暗殺。莫迪堅決否認,並批評加拿大長期以來對印度分裂勢力的放任態度。
種種跡象表明,尼賈爾之死將使印度與加拿大的關係進一步惡化。加拿大一直容忍並庇護印度國內的極端分離主義勢力,已使其在印度心中成為不可信賴的「頭號敵人」。這一點,恐怕也不會因尼賈爾之死而改變。相反,這起事件可能會成為雙方關係的轉折點,進一步推動印度採取行動,打擊加拿大境內的分裂分子。
備受關注的錫克社區遭襲擊,印加矛盾愈演愈烈,歐美反應卻模稜兩可
6月份,錫克教領袖尼賈爾在加拿大一座寺廟內遭槍殺,加方認為這是印度派遣特工所為,印方則指責加拿大長期庇護錫克教極端分子。這場突如其來的慘案,讓印加關係急轉直下。
9月,加拿大政府宣稱掌握可靠證據,證明謀殺案與印度特工有關。加方當即驅逐一名重要的印度外交官,原因是他實為印度在加情報機構負責人。印度對此強烈反駁,並驅逐加拿大一名高級外交官進行對等報復。這起外交人員互相驅逐的事件在國際社會引起廣泛關注,各方都在密切關注印加兩國之間日益激化的關係。
緊接著,雙方圍繞此事你來我往,繼續採取對抗手段。印度宣布暫停為加拿大公民提供簽證服務,理由是印度駐加拿大領事館工作人員面臨安全威脅。加拿大也減少了駐印度的外交人員人數,以確保外交官的安全。兩國外交部門的舉措明顯是針鋒相對的報復行動。
甚至在G20峰會期間,兩國領導人也當面爆發口角。一場圍繞槍殺案的外交衝突在印加之間迅速升溫,雙方態度強硬,絲毫不讓步。瞬間從「潛在盟友」變成「針鋒相對的對手」,加印關係迅速惡化的局面在國際社會引起不小震驚。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場外交風波中,西方國家的反應頗為曖昧。美國與英國僅對事件表示關切,呼籲印方配合調查,但沒有明確指責印度。分析認為,美國仍希望拉攏印度參與其在印太地區的戰略布局,因此態度較為模糊。
加拿大屬於「五眼聯盟」,與美國在情報方面合作密切,提供的指控印度的證據很可能出自美方。但美國並未全面支持盟友加拿大,而是採取觀望態度,引發外界猜測。一些評論認為,美國的舉動可能會讓印度產生錯覺,認為可以無視西方國家的施壓。
這給予印度喘息時間,也遭到加拿大方面的不滿。3個月過去,印加對立不僅未見緩解,反而關係越僵越緊。眼看局勢愈發嚴峻,美國終於在9月份採取立場,要求印度配合調查,不得存在任何「特殊豁免」。一夜之間,西方媒體調門全面反轉,開始集中炮火抨擊印度。
印度與五眼聯盟媒體在輿論場上的口水戰也隨之變得激烈。印度被迫承受巨大的國際輿論壓力,其在印太戰略中的地位也岌岌可危。這場看似突發的外交風波,隨著各方力量的介入,似乎正在演變為東西方博弈的一個縮影。其結果不僅關係到印加關係,還將對整個印太格局產生深遠影響。
立本清高招來辱 我懸賞現清白
最近,印度和加拿大之間的關係陷入了緊張。這都起源於錫克教領袖在加拿大被殺一案。在這名錫克教領袖被殺後,加拿大政府就一直懷疑事件與印度政府有關。為此,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在G20峰會上專門找印度總理莫迪理論,結果兩人關係十分緊張。
加拿大回國後開始公開對印度施壓。加拿大稱一直在調查印度政府與該事件的關聯,並驅逐了一名印度高級外交官。加拿大還通過所謂的「五眼聯盟」獲取了印度外交官的通訊,聲稱這證明了印度政府與此案有關。
面對加拿大的無理指責,印度政府強硬回擊。印度不僅驅逐了一名加拿大高級外交官,還暫停向所有加拿大公民發放簽證。隨後,印度更是發布了一份全球通緝令,列出了近40名在加拿大境內活動的所謂「恐怖分子」。通緝令還標明了每人對應的懸賞金額。
印度的舉動立即收到了效果。名單公布後不久,一名在加拿大的通緝犯就被殺。印度的強硬舉動直接打臉了西方媒體的輿論施壓。
其實,這已經不是印度政府第一次採取強硬手段對抗西方了。早在2003年,時任古吉拉特邦首席部長的莫迪就因嚴厲鎮壓宗教騷亂而遭到美國制裁。2019年,莫迪政府推出新公民身份法案,引發全國性騷亂,再次採取武力鎮壓,引來西方媒體批評。此外,印度政府還廢除克什米爾地區自治,導致大規模抗議,同樣被鎮壓。
這次印度的連續強硬作為,終於讓西方意識到這個東方大國不再受其擺布。印度直接無視西方壓力,在加拿大境內進行暗殺,並公開承認。這種「不按常理出牌」的做法,讓西方手足無措。
印度的這次強硬做法也向西方明確表示,誰敢庇護反印勢力,誰就是印度的敵人。印度不再受西方輿論牽制,它有能力也有決心在西方國家境內進行秘密行動。這給那些計劃在西方尋求庇護的印度通緝犯敲響了警鐘。
另外,印度的連續強硬舉措也對國內的反對勢力起到了震懾作用。一些原本準備仗著西方庇護在國外活動的印度異議人士,現在也不得不重新考慮自己的處境。畢竟,西方已不再是他們唯一的避風港。
在印度強硬態度面前,西方這次明白,他們束手無策。印度直接讓西方的所謂「高壓」成為笑話。這充分說明世界力量對比正在發生變化,西方霸權正在走下坡路。與此同時,印度等東方勢力也在逐步崛起,這或許預示著一個更加多極化的世界正在醞釀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