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1年3月,王毅在中美高層戰略對話開場白中闡明中方有關立場。
9月22日,記者從財政部獲悉,為落實中美兩國元首巴厘島會晤重要共識,根據國務院副總理、中美經貿中方牽頭人何立峰與美國財政部部長珍妮特·耶倫達成的共識,中美雙方商定,成立經濟領域工作組,包括「經濟工作組」和「金融工作組」。「經濟工作組」由中美兩國財政部副部長級官員牽頭,「金融工作組」由中國人民銀行和美國財政部副部長級官員牽頭。兩個工作組將定期、不定期舉行會議,就經濟、金融領域相關問題加強溝通和交流。
「疫情之後,中美恢復對話交流。22日中美成立經濟領域工作組,並將就相關問題加強溝通和交流,這可以說是當下中美關係穩定、回暖、增強的重要表現。」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北京大學美國研究中心主任王勇在接受《中國報道》記者採訪時說。
工作組成立背後
習近平主席和拜登總統在巴厘島會晤時,明確指出:同意兩國財金團隊就宏觀經濟政策、經貿等問題開展對話協調。
從今年6月開始,美國官員開始密集訪華,「溝通」成為其中的關鍵詞。
7月6日至9日,美國財政部長耶倫到訪北京。國務院副總理、中美經貿中方牽頭人何立峰與耶倫財長舉行了會談。雙方就兩國及全球經濟金融形勢、合作應對全球共同挑戰、彼此關心的經濟領域問題等深入交換意見。
會談結束後,中方財政部在通報耶倫訪華情況時特別提到,後續保持中美經濟領域的高層交往和各層級溝通交流。美方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耶倫也直言,預計此行將有助於與中國新經濟團隊建立一個有彈性且富有成效的溝通渠道。
「中美成立『經濟工作組』和『金融工作組』背後是兩國財金團隊對中美兩國元首巴厘島會晤重要共識的持續推動和落實。」不少業內人士分析道。
經濟金融全球化的內在需要
「經濟工作組」由中美兩國財政部副部長級官員牽頭。「金融工作組」由中國人民銀行和美國財政部副部長級官員牽頭。兩個工作組都由副部長級官員牽頭,在業內人士看來,無疑可以更好地推動中美經濟、金融領域的溝通與合作。
「中美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最大的發達國家,經濟互補,利益交融,特別是在經貿合作方面。」王勇指出告訴《中國報道》記者,「中美成立經濟領域工作組,加強溝通和務實合作,解決兩國經貿關係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這凸顯出中美關係的基礎還是在經濟、經貿方面,依然可以在穩定中美關係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在王勇看來,中美關係很重要,但之前缺乏對話溝通的機制,亟需加深對彼此的了解,避免誤判,現在正在採取的機制性措施是非常積極的表現。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黨委常務副書記兼副院長、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王晉斌表示,中美成立「經濟工作組」和「金融工作組」是具體落實中美兩國元首巴厘島會晤重要共識。中美作為全球最大的兩個經濟體,在全球貿易、投資以及在形成全球經貿金融秩序上都有重要作用,中美之間經濟相互依存度高,金融相互依存度日益擴大。中美之間建立經濟、金融工作組,有利於加強經濟金融領域的溝通協調,是經濟金融全球化的內在需要,對於穩定全球市場信心和預期具有重要意義。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周密指出,經濟領域工作組主要是中美兩國財政部之間的互動,因為雙方在經濟領域的政策,尤其是在宏觀經濟政策上不完全一致,採取的一些措施的著力點和目的也不太一樣,這些問題需要在工作組層面加以溝通,尋找解決的方式。雙方有必要利用這個機制,對宏觀經濟政策尤其是財政政策加強相應溝通,使得雙方經濟的發展方向一致。
有望推動兩國之間戰略關係的改善
2022年10月,拜登政府第一份國家安全戰略報告當中將中國定位為既有意願也有意圖全方位對美國國際地位形成最大威脅的國家。經濟領域工作組成立後,能否扭轉中美之間存在的美國所定義的大國競爭、戰略競爭的態勢?
「短時間內並不能扭轉中美之間戰略競爭的態勢。」王勇說,「但有對話總比沒有對話好,有對話有接觸就能夠增加對雙方政策制定動機的了解,對雙方都有好處。這也表明當前理性、務實的聲音佔上風。隨著這些對話機制的建立以及對話的開展,善意不斷積累,最後反過來能夠推動兩國之間戰略關係的改善,增加戰略互信。」
在王勇看來,中美雙方都在為11月份中美兩國領導人在參加APEC峰會期間進行會面的可能性,美國方面也希望看到這樣的結果,成立經濟領域工作組,增加了人們對於兩國領導人在時隔一年之後再次會晤的預期。
周密指出,美國財政部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功能就是進行制裁。中國很多在全球供應鏈上的企業因為美國的制裁遭受了很大的不確定性,這種不確定性對於美國本土企業以及全世界其他國家的企業都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尤其是自2018年中美貿易爭端開始至今,雙方缺少一種固定性的機制去解決問題。所以如何減少這些制裁措施對經濟的干預和破壞,是經濟工作組的一個工作重點。

撰文:《中國報道》記者 張利娟
圖片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