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當前中美關係正值緊張時刻,美國正忙著拉攏各個盟友,企圖針對中國。然而就在這個關鍵時刻,美國的兩個主要盟友印度和加拿大鬧翻了,並且還是相當激烈的外交糾紛。印媒甚至在報道中表示,對於印度來說,目前新的頭號敵人已經不是巴基斯坦了,而是加拿大。雖然印加兩國此前的關係不過一般,但如今鬧到這種地步,實在令人意外。
G20峰會成為導火索,印加矛盾徹底爆發
據了解,觸發印加矛盾的導火索,主要來自之前在印度舉行的G20峰會。當時,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在印度時,並沒有印度總理莫迪舉行正式會晤,僅挑了一個時間匆匆見了一面。即便如此,莫迪還當眾指責加拿大,稱加方包庇錫克教的分裂勢力,公然給特魯多甩臉子。事後心情鬱悶的特魯多本想早些返回加拿大,但臨到出發前,專機卻又出現了故障,不得不在印度短暫停留。
隨後,返回加拿大的特魯多並沒有就此罷休。加拿大政府隨即向指認印度政府,聲稱此前一名加拿大籍錫克教知名人士遭遇槍殺,而其幕後黑手就是印度。同時,加拿大政府還驅逐了一名印度外交官。
但印度卻表示,加拿大境內發生的刺殺事件與印度無關。為了對等反制,印度也驅逐了一名加拿大外交官,要求其5日內離開印度。
印加外交風波的根本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在印加的這場外交風波中,有一個頻繁被提及的名字,那就是錫克教。錫克教到底是何方神聖?為何使得印加兩國直接撕了起來?
據了解,錫克教是一個起源於15世紀的印度宗教,其信徒主要集中在印度的旁遮普邦。儘管身處印度,但他們並未接納佔據主導地位的印度教。他們渴望從印度分裂出去,創建自己的國家「卡利斯坦」。
據悉,這一勢力在上世紀60至80年代非常活躍,而其影響力在80年代達到了頂峰。這不僅導致了印度國內的血腥衝突,甚至還觸發了對時任印度總理,被譽為印度「鐵娘子」英迪拉·甘地的暗殺事件。然而,由於印度政府調集大量軍警進行強硬鎮壓,這一分裂勢力最終分崩離析。但是,其中有一部分錫克教的分裂勢力紛紛選擇逃往西方國家,希望在那裡重建自己的力量。
印度政府為了徹底消除錫克教的影響力,不僅對國內的分裂勢力進行打擊,也開始對外採取行動。加拿大作為錫克教徒的主要移民目的地,自然成為印度政府的一個重要目標。不過,對於這個情況,加拿大的錫克教徒並無所謂。他們甚至在加拿大街頭舉辦花車巡遊,以此慶祝過去刺殺英迪拉·甘地的事件。此外,他們還計劃搞「獨立公投」,頻繁刺激莫迪政府。
印度抗議,加拿大不滿,美國頭疼
直到今年6月,加拿大的薩里市發生了一起槍殺事件。在不列顛省的一處錫克教宗教場所外,一位加拿大籍的錫克教領袖哈迪普·辛格·尼賈爾在他的車內遭到兩名蒙面槍手的攻擊並慘遭暗殺。
尼賈爾並非一般的錫克教領袖,他在加拿大的錫克教人群中有著崇高的地位和廣泛的影響力。除了在加拿大,他還是印度分裂勢力 "卡利斯坦運動"的海外精神領袖之一,因此他的死亡對於錫克教社區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打擊。
過去的幾個月中,大規模的示威活動此起彼伏,其中一部分甚至已經蔓延到了加拿大境外的其他世界城市。這些城市包括但不僅限於倫敦、墨爾本和舊金山等五眼國家。這些地方的錫克教教徒們紛紛走上街頭,手持黃色旗幟,公開抗議並表示哀悼。他們將尼賈爾之死的原因直接指向了現任印度總理莫迪所領導的印度政府,認為他們才是真正的罪魁禍首。
對於加拿大境內發生的這一些列事情,印度政府當然不滿,但特魯多並沒有阻止抗議的持續。加拿大方面以錫克教徒已經融入了該國社會,成為加拿大人,並享有言論自由和集會權利為理由,對印度的不滿和抗議視若無睹。他們認為印度的抗議,其實是干涉加拿大的「內政」,對印度的態度也頗為不滿。這就導致了加拿大與印度的關係日趨緊張,從而有了G20峰會上,莫迪與特魯多互相甩臉的畫面了。
此外,印加兩國交惡,美國政府恐怕是最頭疼的,要知道,美國一直希望拉攏印度,希望其能夠充當「馬前卒」,幫助美國對付中國,然而此事印加兩國鬧起來了,美國怎麼能不著急。不少人也紛紛猜測,如若美國出面干預,印加兩國誰先會率先做出讓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