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叔叔阿姨讓爸爸媽媽陪我回家!」8月的一天下午,一聲稚嫩的童音在臨汾市中級人民法院訴訟服務中心響起,像一抹暖陽灑到幹警們的心田,讓人倍感欣慰。
一對小夫妻拿出一面錦旗,專程對訴訟服務中心訴前調解團隊表示感謝。當事人吳某(男)起訴趙某(女)離婚一案,一審法院作出准予離婚的判決後,趙某向該院提起上訴。訴調對接人員通過繁簡分流機制分流案件時,從該案的法律關係、事實認定等方面綜合考量,本著尋求案件處理最佳方案的理念,將該案篩選至訴前調解。訴前調解團隊詳細翻閱卷宗後,一致認為雙方感情並未破裂,還有修復可能,並且孩子年幼,需要父母共同呵護。秉承「家寧國安」理念,該院決定啟動訴前調解機制,將調解方向確定為促成雙方和好、促進家庭和諧。訴訟服務中心與市婦聯聯動,優選婚姻家庭指導師、經驗豐富的調解員為雙方進行情緒疏導,修復破損親情。調解中,多方聯合發力,從夫妻感情、家庭責任、子女身心健康等方面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從事理、情理、法理多角度引導,最終促使雙方和好。
「對每一起案件,我們都要本著源頭治理、多元解紛的原則,只要有一絲可能,就要尋找最佳、最優的處理方案。」訴訟服務中心負責人說。

2021年以來,臨汾市中級人民法院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不斷加快訴訟服務中心建設。訴訟服務中心深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司法理念,以平台建設為依託,進一步鞏固深化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成果,不斷健全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不斷提升訴訟服務的智能化與管理的精細化,不斷提升司法效能和公信力,有效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高品質、多元化訴訟服務需求。
「2021年,我們對訴訟服務大廳進行了提檔升級改造,爭創一流的大廳環境。理念上不斷更新、創新、推陳出新,不斷探索優化多元解紛機制、訴前調解流程、調解隊伍建設,以非訴訟糾紛解決方式促進繁簡分流,對內緩解案多人少壓力,對外尋求人民群眾最滿意的結案方式。」訴訟服務中心負責人說。
在繁簡分流機制探索過程中,訴訟服務中心設立專門的案件分流員,根據法律關係、案件事實、標的額等進行綜合分析認定繁簡案,對簡案全部先調解,調解不成轉速裁,對繁案可以調解的進行調解,調解不成轉立案。自2021年以來,臨汾兩級法院通過人民法院調解平台進行訴前調解49047起,調解成功33779起,成功率68.87%。
「我們已經與縣委政法委、檢察院、公安局、司法局、婦聯、發改委等部門對接,建立訴調對接機制,引進行業調解力量,建設了一支高素質、高水平的調解隊伍。」訴訟服務中心負責人說。
一名特邀調解員告訴記者:「今年上半年,我們訴前調解了167起家事糾紛,對調解成功的當場就出具調解書和撤訴裁定了,調解不成功的,也會為雙方多次作心理疏導,讓他們正確處理婚姻關係。雖然是一起起簡單的案件,但案件再小,也事關一個個家庭的幸福安寧。」
訴訟服務中心負責人還表示:「我們與婦聯、共青團互動建立了婦女兒童權益保護站,吸收100餘名心理諮詢師、婚姻家庭指導師參與家事調解全過程,隨案形成當事人心理情況分析報告,有效阻止了矛盾升級。」
除了家事糾紛外,訴訟服務中心還聯合保險行業協會深入基層調研,針對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和保險合同糾紛兩類案件進行深入分析,指導基層法院在源頭上減少這兩類案件的訴訟增量。
來源:山西法治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