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盟會議上,尹錫悅發言時,刻意調整中日順序,韓官員解釋遭質疑

2023年09月07日17:26:02 國際 1623

環球網報道,在雅加達舉行的東盟與中日韓(10+3)領導人會議上,韓國總統尹錫悅在發言時的一個細節,引起了外界的關注與吐槽。他的原話是這麼說的:「激活韓國、日本、中國三國合作是實現東盟+3國合作新飛躍的跳板」。

韓國媒體將這段話單獨拎了出來,指出尹錫悅表述中「韓日中」的順序,而非韓國慣用的「韓中日」。此事在韓國國內引起廣泛爭議,但據知情人士透露,自尹錫悅政府上台以來,總統辦公室的官員已改用「韓日中」而非「韓中日」的表達順序。

東盟會議上,尹錫悅發言時,刻意調整中日順序,韓官員解釋遭質疑 - 天天要聞

韓聯社進一步求證此事,韓總統室官員回應稱,由於韓方與美國、日本進一步深化關係,推進協調合作,基於這一考慮,有意識地調整表達順序,將以往的「朝美」改為「美朝」,將「韓中日」改為「韓日中」。

韓國國內輿論對此不以為然,表示這種語序讀起來既生疏又尷尬,甚至有網友辛辣地諷刺道:「乾脆改成日韓中」。

對於韓國的小肚雞腸、寡廉鮮恥雖已是見怪不怪,但能夠自輕自賤到這種地步,屬實令人咋舌。

東盟會議上,尹錫悅發言時,刻意調整中日順序,韓官員解釋遭質疑 - 天天要聞

之所以這麼說,需要對這兩種語序進行簡單的剖析。首先是「朝美」改為「美朝」。眾所周知的是,朝鮮與韓國互不承認彼此主權,兩家的憲法都認為自己是半島唯一合法政府,在內宣方面,也有「統一」的呼聲。

換句話說,無論是朝鮮看韓國,還是韓國看朝鮮,從歷史淵源追溯,雙方確實是一家人,有著類似「同胞」、「家人」的情結。正是出於這種情感,韓國往日在表述對美、對朝關係時,通常將朝鮮置於前,即常見的「朝美」。

如今尹錫悅政府以深化對美合作為由,將美國置於朝鮮之前,是否意味著韓國已經淡忘了「同胞情結」,自甘淪為美國操持半島局勢的獵犬呢?

東盟會議上,尹錫悅發言時,刻意調整中日順序,韓官員解釋遭質疑 - 天天要聞

其次,中國作為「漢字文化圈」的宗主國,自古以來便庇護周邊國家,並向之輻射正面影響,韓國便是獲益者之一。

如今中國走在民族復興的偉大道路上,其國家體量與國際影響力幾乎可以說是坐二望一。

綜合此兩點考慮,韓國往日通用的「韓中日」語序可以說是合情合理。

可尹錫悅政府強行將約定俗成的「韓中日」改為「韓日中」,無外乎韓國輿論會為此炸鍋,甚至大感莫名其妙。畢竟日本在殖民半島時期,曾犯下累累血債,堆砌屍骨如山,半島至今仍響徹著勞工與慰安婦的血淚控訴,韓國將這樣一個仇國,置於中國之前,是否有忘恩負義、背棄歷史之嫌?

東盟會議上,尹錫悅發言時,刻意調整中日順序,韓官員解釋遭質疑 - 天天要聞

自從尹錫悅政府上台以來,外界便普遍推測韓國會倒向西方,只是沒有想到它以一種近乎奴顏屈膝的方式,毫無底線地迎美媚日。在半島局勢、勞工爭議以及核污染水排海的問題上,韓國以一種吮癰舐痔的醜態,無責任、無廉恥、無道義的逢迎他國,實在是刷新了外界對於韓國的認知。

當然,無論你是「韓中日」還是「韓日中」,對於中國來說,不過是無關痛癢的小事,充其量也只能滿足韓國保守政治勢力敏感而脆弱的心理而已。

俗話說得好,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既攔不住,索性也只能隨它去了。這句話用於形容尹錫悅政府,再是適合不過。中韓關係固然重要,但在尹錫悅政府執政期間,兩國關係難有實質性發展,與其在這上面耗費無謂的時間與精力,不如抽調相應的資源,大力發展兩國民間交流,推動與在野勢力的溝通協作方是正道。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大風藍色預警!強對流藍色預警! - 天天要聞

大風藍色預警!強對流藍色預警!

【來源:掌上巴彥淖爾】大風藍色預警信號巴彥淖爾市氣象台2025年5月21日9時13分發布大風藍色預警信號:24小時內臨河區、五原縣、磴口縣、烏拉特前旗、烏拉特中旗、烏拉特後旗、杭錦後旗將受大風影響,平均風力套區4~5級、北部5~6級東北風,
外交部新聞(2025年5月21日) - 天天要聞

外交部新聞(2025年5月21日)

外交部副部長馬朝旭會見美國新任駐華大使龐德偉2025年5月20日,外交部副部長馬朝旭會見美國新任駐華大使龐德偉。雙方就當前中美關係及共同關心的重要問題坦誠、深入交換了意見。
邊轟炸邊「喊冤」 以色列行徑遭歐洲多國反對 歐盟出手了 - 天天要聞

邊轟炸邊「喊冤」 以色列行徑遭歐洲多國反對 歐盟出手了

以色列近期擴大在加沙地帶的軍事行動。因不滿以方行徑,歐盟20日表示將啟動對《歐盟-以色列聯繫國協議》的審查,英國同日宣布已暫停與以色列的自由貿易協議談判。以色列則回應稱,歐盟的聲明完全誤解了以色列所面臨的複雜現實,以色列對此予以完全拒絕。△5月20日,加沙地帶在以色列轟炸中冒出煙霧。 加沙局勢「堪稱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