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此文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前不久美國駐日大使伊曼紐爾放話在8月底要去福島吃魚,用行動給予支持。這下網友們又坐不住了,特別是被稱為「互聯網嘴替」的韓國網友,紛紛喊話讓其多吃點。
不知是為自己的話語買單,還是迫於美國政府的壓力,伊曼紐爾真就在8月31日抵達福島並品嘗海鮮,不得不說還真是一個狠人。
只不過為什麼選擇在8月的最後一天才去,真相就不得而知了。其實伊曼紐爾不是第一位給日本站台的美國官員,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也曾對日本的行為表示過滿意。
許多網友都好奇,同為排海受害者之一的美國為何在這個時候還展現出支持的姿態,而且許多美國人甚至不知道核污水已經排海,會危及到他們的健康安全。
伊曼紐爾品嘗福島海鮮
但其實,美國早就已經減輕對核泄漏地區食品的依賴,只是沒有同我國一樣全面暫停。那麼,他們現在這樣耍兩面派,其最終目的是為什麼呢?
駐日美軍基地也排海
在排海新聞後,立刻就有報道指出,其他地區被檢出受到污染。不明真相的網友還以為這是因為排海造成的污染。其實這一切都來自駐日美軍。
其實,早在去年就已經有類似新聞出現。只是當時日本還沒有公開排海,所以事件沒有引起多大波瀾。
去年8月,日本政府就已經收到消息稱駐日美軍在排有害物。日本政府也在第一時間著手調查,最後結果真的同民眾擔心的那樣,水中的有害物質已經超標170倍。
日本政府在當時就已經要求美軍給個說法,可美軍一直到今年的7月才給予答覆,結果是難以排查。
而政府並沒有和民眾期待的那樣一深入調查,事情到這裡也就告一段落了。政府的態度和不作為引起當地民眾的極度不滿。
如今事件再次被提及,民眾擔心的事情也終於發生。不僅是許多地點的水源出現問題,連居民身體都遭受到危害,長此以往,可能會引起癌症。
雖然美軍排放的不是核污染水,但那些有害物質的殺傷力也不容小覷,它們帶來的傷害不會比核污染水來的小。
現在再回看美國對於核污染水排海的態度,就能理解他們為何選擇避而不談,畢竟曾經他們也是這樣處理有害物質的。
穩住日本的同時尋找替代品
自福島發生核泄漏後,美國的反應可以說是迅速又全面,嚴陣以待的態度是其他國家無法比擬的。別說是水產品,連同當地的水果和肉製品都別想出現在美國。
這次的禁止令一直到十年以後才被撤銷。顯然,美國是知道核泄漏地區食品的危害,而現在要排海,美國卻雙手贊成。甚至多次為日本排海發聲。
美國既然同意核污染水排海,那麼為什麼又要削減進口呢?原因很簡單,他們是在穩住日本,以便於有時間去尋找可替代的水產品。
根據日本官方整理出的數據,美國早年初就開始著手減少日本的部分水產品。
很明顯美國對他們的決定安排知道得一清二楚,甚至可能早就開始排海,所以美國才會提前部署安排。開始從其他地方選擇可代替的海產品,慢慢減少對日本水產品的依賴。
美國不是第一次這樣又當又立,在逐步拒絕可能被輻射污染的食品的同時,這樣也不會引起日本過激的反應。對排海的支持還能換來他們的感激,何樂而不為?
馬紹爾群島:美國、日本不可信
2年前,日本宣布以排海的方式處理核污染水,最先反對的應該是馬紹爾群島共和國的民眾。
大家可能沒有聽過這個國家,可他們卻飽受核輻射的折磨長達幾十年,而造成這一切的始作俑者正是美國。
從登上這片海島開始的12年時間裡,它們成為了美國的試驗場,平均每年至少有5次核試驗。重點是,這裡有許多無處可去的居民。
它們不僅要忍受幾十次的爆炸,還要忍受核輻射帶來的後遺症,對他們而言,這是毀滅性的災難。
美國雖然有做分寸處理,可馬紹爾群島共和國是島群,美國忽略了海平面上升等可能發生的問題,讓核污染物成為了定時炸彈。
現在美國既不賠付,也不維修封存建築,就這樣放著核污染物不理不管。所以當日本政府和美國高喊安全排海時,馬紹爾群島共和國是完全不相信的。
當地民眾表示,不希望悲劇再次被重複,他們也曾嘗試過多種方式,都沒能改變日本的決定。
總結:
從日本確認排海開始,許多國家和地區提供了多種方法來處理核污染水,可偏偏日本以全世界人民的身體健康為代價,選擇了最便宜的方式。
如今日本政府在民眾心中的形象破產,國家在國際上的形象也隨之破產,成為了不可饒恕的罪人。
儘管有美國在保駕護航,但核污染水給人體和海洋帶來的危害是切切實實的,且不可逆轉的。
最後,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個「關注」,成為鐵粉後能第一時間收到文章推送。本文由「瘋狂錦鯉壇」原創,已開通全網維權,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