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希望融入西方,甚至有加入北約的傾向(但從未正式申請),然而俄羅斯的努力失敗了,西方一直沒有真正接納俄羅斯。
問題在於:北約成員之一土耳其(奧斯曼帝國繼承者),與西方有著長久的歷史矛盾,宗教信仰、文明等也都不同,相比之下俄羅斯與西方文化更近,既然如此為何西方可以接納土耳其,卻為何不願接納俄羅斯?其實,背後原因很現實,值得中國人思考。
西方不接納俄羅斯的原因很多,但核心原因只有一個,就是俄羅斯過於強大,可以威脅到美西方的地位。
蘇聯解體之後,繼承蘇聯主要軍事力量的俄羅斯,依然可與美國抗衡,公認的世界第二大軍事強國,緊隨美國之後。
尤其在毀滅性的核武領域,俄國至今仍超過了美國,更是秒殺歐洲諸國。去年數據顯示,俄擁有5977枚核彈頭,美國略遜一籌為5428枚。
在這種實力下,西方不可能接納俄羅斯,可以從美國與歐洲兩個角度去看:
首先,美國不可能接納一個軍事實力不遜於他的國家,因為這不僅涉及到第一位置可能被「自己人」顛覆,還涉及到領導權的問題。
面對軍事實力第二的敵人,美國可以各種打壓,但面對「自己人」,如何合理合法的打壓?甚至,因為「自己人」的原因,反而可以讓俄國合理合法的獲取更多技術改善自己的實力。
至於領導權的問題,可以看看合縱攻秦的歷史。關東六國之中,齊國與楚國位居前兩位,但列國五次合縱攻秦,齊楚從未同時出現,要麼是齊國率領四國,要麼是楚國率領四國。因此,接納了俄羅斯,領導權歸誰?美國一旦喪失歐洲的領導權,後果無疑不堪設想。
其次,大航海之後,歐洲風光了數百年,但美蘇爭霸時,歐洲國家淪為美蘇附庸,逐漸喪失「獨立自主」的地位,如今淪為美國附庸。那麼,有了一個難以伺候的「大哥」的歐洲,還會再請回一個曾經的敵人做「二哥」嗎?
因此,西方不接納俄羅斯,甚至一再北約東擴到俄羅斯家門口,主要不是因為歷史問題、宗教信仰、價值觀等等,而是在於俄羅斯「太強」了。在西方眼裡,俄羅斯「強大就是原罪」。與之相反的是,扼守重要地理位置的土耳其不夠強大,雖然三觀與西方不合,但依然被他們接納。
通過俄羅斯的遭遇,不由讓我們想到這麼一個問題:不接納俄羅斯的西方,會真心接納中國嗎,或者說接受中國的強大嗎?顯毋庸置疑的不可能,因為除了三觀等大不相同之外,中國也很強大,甚至潛力更大,一旦發展起來,未來極有可能顛覆西方對世界的統治。
以軍事實力而言,即便在美蘇爭霸之初,中國至少可以排進前五,原子彈研製成功後,則可以排進世界前三。至於最近40年,中國的越來越現代化,越來越高科技,實力越來越強,部分領域甚至超越了美國,所以才引起西方組團的打壓。
因此,至少現階段,美西方更不會真正接納中國。或者說,中國不強大的時候,西方可以表面上慈眉善目,但一旦強大之後,必然就會面目猙獰,即在西方眼裡,中國「強大」就是「罪過」。
最後,關於本文話題,還有三點值得我們深思:
首先,西方哲學中強調「對立」,缺乏與不同文明和平相處的「統一」,不能包容不同文明,因此對於非西方的強大起來的國家,西方更不可能真心接納,如此怎麼可能接納中國?
其次,只要一天中俄不放棄強大,西方就絕無可能接納。除非中俄自廢武功,而且聽話,任由他們掠奪與「經濟、精神殖民」,估計才會表面上的假意「接納」中俄。
第三,即便自廢武功,可以看看烏克蘭的遭遇。一些學者提出「自廢武功,取信西方,就能被西方真心接納」的觀點,幼稚且可笑,沒了強大的武裝,命運大概與印第安人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