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強電動自行車管理,補齊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短板,年初以來,通化市公安局交警支隊藉助施行《吉林省電動自行車登記規定》有利契機,從登記管理、道路通行、頭盔佩戴率等方面入手,規範管理、消除隱患,建立完善電動自行車管理機制,不斷提升城市文明交通管理水平。

廣泛宣傳提示,提高群眾知曉率
年初《吉林省電動自行車登記規定》出台後,交警部門利用政務新媒體「雙微」、抖音、快手平台開展政策解讀和宣傳4次,印發宣傳單3000份,在交通廣播滾動播出告知、提示信息,結合交通安全宣傳進企業、進社區、進農村等活動,宣傳政策規定,提示車主及時登記,辦理牌證。開展電動自行車嚴重交通違法、未佩戴頭盔交通事故案例曝光3次,警示教育電動自行車騎乘人員自覺守法、自覺佩戴頭盔,同時解讀合格頭盔標準2次,引導群眾選用合格頭盔,做好安全防護。

鋪開服務網點,加強登記管理
交警支隊車管部門對市區所有電動自行車銷售企業進行了走訪調研,選擇雅迪、小刀、台鈴3家電動自行車銷售企業,連同車管所和2家交通管理服務站,共設立6處免費登記網點,方便群眾就近辦理電動自行車登記和上牌。組織登記業務培訓,為群眾免費提供電動自行車號牌,從5月1日起正式開辦電動自行車登記業務。截至目前,市區已登記電動自行車815輛,並督促車主投保電動自行車保險。

開展專項整治,提高頭盔佩戴率
組織開展為期3個月的電動自行車頭盔佩戴率提升攻堅行動,以轄區電動自行車集中出行和頭盔佩戴率低的區域道路為重點,綜合採取定崗管控、動態巡查、視頻盯控的方式,提高管理的精準度和覆蓋面。交通聯勤指揮中心通過視頻監控設備,每天隨機抽查6個城市道路點位、6個農村公路點位的電動自行車頭盔佩戴率,抽查結果作為交警大隊、中隊工作績效考核任務指標。集中警力,在市區主要路段、路口設立18處檢查點,對700餘名不戴安全頭盔的電動車、摩托車騎乘人員進行了查糾,採取寫守法保證書、抄寫法條規定等方式開展警示教育。同時在龍興里廣場路口設立勸導點,提示電動自行車騎乘人員佩戴頭盔,並免費發放頭盔20頂。通過整治,市區電動自行車頭盔佩戴率提高11%,提升了騎乘人員的安全防護水平。

通訊員:丁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