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尼日發生了一次軍事政變,軍方接管了政府的領導權。儘管國際社會和民眾都在努力爭取恢復民主,但新政權似乎對反對派的抗議、鄰國的支持以及國內民眾的動員浪潮持有輕視態度,他們相信這些因素將幫助他們在不確定的未來繼續掌權。
總統選舉選出的穆罕默德·巴祖姆仍被軟禁在首都尼亞美的官邸。分析人士指出,領導新政權的前總統衛隊指揮官齊阿尼和其他高級官員的實力被低估了。他們是經驗豐富的高級軍官,他們掌握了很多牌,儘管他們現在還沒有完全掌握局勢,但他們似乎不會輕易放棄權力。
西非國家經濟共同體(ECOWAS)表示已經準備好恢復尼日的民主,但沒有具體說明干預的方式和時間。尼日的支持者們繼續呼籲採取嚴厲的報復行動,以削弱軍方日益加強的控制。
尼日所在的薩赫勒地區近年來發生了一系列反對民主政府的政變,因此ECOWAS對尼日實施了經濟制裁,旨在動搖新政權並阻止類似的政變。這些制裁措施帶來了經濟困難,物價飆升,銀行流動性不足,國家收入急劇下降。然而,這些苦難使尼日人民的生活困難,從而導致民眾對西方的憎恨,這給政變提供了基礎。西方就是喜歡多管閑事,人家國家民主不民主與你有什麼關係,應該多賣點武器給他們,讓他們自己打個痛快。
尼日的軍事政權得到了一部分民眾的支持,這源於對民選領導人失敗的不滿。儘管政治精英們經常因腐敗而富裕,但普通人卻面臨著伊斯蘭極端主義暴力、基礎服務不足、高失業率和基本必需品短缺等問題。民眾對政變領導人的支持因為這些問題而增加。
儘管政變領導人最初聲稱他們奪取政權是為了更好地抵禦伊斯蘭極端主義暴力,但現在他們開始將注意力轉移到前殖民大國法國對尼日資源的所謂剝削上。這種轉變的言辭可能是為了動員支持並轉移人們對政變真正原因的關注。喊一套做一套。
尼日的局勢依然動蕩不安,國際社會和民眾都在努力爭取恢復民主。然而,尼日面臨的內外挑戰依然嚴峻,只有通過外交和談判解決危機,才能為國家帶來穩定和繁榮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