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今日俄羅斯電視台網站8月3日報道,負責戰略與策劃的美國助理國防部長瑪拉·卡林說,美國軍工企業無力正常發揮效用。她認為,俄羅斯在烏克蘭展開的特別軍事行動暴露了美國軍工複合體的問題。
卡林指出,俄羅斯的特別軍事行動使美國「切實感受到」向美國及其盟國的軍工企業基礎「加壓」的必要性,並要求西方國家「以互補方式密切合作」。
卡林特別指出,美國需要加強其工業基礎,以履行澳英美聯盟規定的義務。美國的承諾之一是為堪培拉建造核潛艇。
然而,今年7月,美國海軍方面承認,目前顧不上為澳大利亞建造新潛艇——由於規劃效率低下和材料供應因素導致造船廠進度遲緩,近40%的美軍潛艇還處於維修狀態。卡林說,這可能影響美國履行為澳大利亞供應潛艇的承諾。
同時,卡林宣布了澳大利亞對美國軍工複合體的重大投資:堪培拉將對美國生產潛艇的工業基地進行「歷史性投資」。
此前,澳大利亞國防部長理查德·馬爾斯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澳大利亞同意向美國潛艇建造部門投資30億美元,因為意識到 「美國工業基地面臨壓力」。

資料圖:美國五角大樓
俄羅斯科學院美國和加拿大研究所專家弗拉基米爾·巴秋克指出,此前美國防長訪問澳大利亞的目的就是「為美國的軍工複合體爭取更多投資」。
巴秋克說:「唯一的問題是,看到本國資金被用於維持美國軍工複合體,澳大利亞民眾會對這一切做出何種反應?」
這位專家說:「如今,美國不得不利用其盟友和夥伴的經濟力量,即使後者對這種額外支出並不是特別樂意。」另外,無論是澳大利亞的注資還是五角大樓發展工業基地的其他措施,都無法幫助美國軍工複合體「迅速復甦」。
軍事政治分析家伊萬·科諾瓦洛夫解釋說,美國軍工複合體的許多問題是由於合同制度造成的,這種制度阻礙了「武器生產提高速度和質量」。
他說:「構成美國軍工複合體的美國私營公司負責人不願響應華盛頓的號召,在烏克蘭衝突背景下擴大生產,他們擔心如果地緣政治局勢發生變化,投入的資金將得不到回報。」
科諾瓦洛夫認為,當前問題的根本原因是,華盛頓沒有預見到在烏克蘭會發生如此大規模的衝突。
他說:「美國曾削減國防工業,因為當時準備應對的主要是反恐行動,而反恐行動的武器彈藥消耗量沒有烏克蘭衝突那麼大。」
巴秋克也表示:「現在,美國軍工企業沒有足夠的武器彈藥運送給基輔政權。這種狀況反映出了美國的薄弱點,並對其外交政策形象產生了極為負面的影響。在國際社會眼中,美國不再是無所不能的。」
欄目主編:秦紅 文字編輯:盧曉川 題圖來源:新華社 資料圖 圖片編輯:項建英
來源:作者:參考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