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青區,受東淀蓄滯洪區啟用影響的70%土地為辛口鎮,主要涉及三個村,8月2日下午,記者在受影響明顯的西青區辛口鎮第六埠村現場看到,地處大清河、獨流減河、子牙河三河交界處的生態六埠,已對即將到來的洪水過境嚴陣以待。


「我們從7月29日開始,就不接待來生態六埠的旅遊人員了,一切都在為上游大清河行洪做準備。」一邊查看水情,西青區辛口鎮第六埠村黨委副書記倪國志一邊說。
原本暑假是生態六埠接待遊客的旺季,但由於啟用東淀蓄滯洪區,受此影響,只能停止接待遊客,全力抗洪。

「現在一直在漲水,這水下面是荷花,現在都看不見了。」連續幾天,倪國志精神高度緊張,從早到晚通知轉移安置蔬菜大棚的種植戶、巡查河堤、加固堤壩、搶運物資。
他的車上堆放著雨鞋、橡膠鞋、雨衣,隨時用到,抄起來穿上就走。此刻,他手中的電話不斷,每個人都在防禦洪水的前線,緊張有序地做著最後的準備工作。

據天津市西青區防汛抗旱指揮部消息稱,西青區辛口鎮、楊柳青鎮轄區內東淀蓄滯洪區全體人員務必於8月3日12時前全部轉移完畢。

8月2日下午,東淀蓄滯洪區的第六埠村種植戶已經轉移完畢,最後轉移的活物就是生態六埠景區的100多隻鴿子,人員全部轉移的同時也沒忘記它們。剩下的,就是簡單的生活物資、農用工具……在洪水到來前,加緊速度在搶運這些物資,對臨時居住在大棚里的種植戶來說,能多搶出來一些就能減少一些損失。

自8月1日起,按照市、區防指的指令,第六埠村開始對阻水堤埝做扒口,往日里,那是一條田間小路,但為了行洪,從路中間作為地面的中心點,此時正往兩側各挖100米,作為扒口的寬度,2日下午5點挖掘完畢。
「5台挖掘機和2台推土機正在加緊作業,挖掘機挖出4米的深度,旁邊2台推土機向周邊田地甩土,做到儘快與農田持平,下午,挖掘機等作業設備還會增加。」西青區辛口鎮建管辦工作人員胡廣成說。


為了保天津市不被水淹,只能犧牲部分農田……放眼望去,綠油油的玉米葉,只能看到玉米稈的尖兒。

堤壩的另一側,是一排排整齊的蔬菜大棚,剛剛收穫應季蔬菜,處在備耕的狀態,接到啟用東淀蓄滯洪區的通知後,種植戶們只能暫時放棄開啟第二季種植,靜待即將到來的洪水。
「目前我家已轉移妥當,祈禱洪水到來後,能夠很快退去。」村民郝慶齊向記者說道,他也是此次被轉移安置的東淀蓄滯洪區種植戶。

大清河行洪導致水位上漲,已漫過周邊玉米地,「村裡好多年沒見過這麼大的水,上次還是1996年。」倪國志十分感慨地說,從他焦慮的臉上,可以看到對陣洪水的嚴肅緊張……
他不能閑著,下午3點鐘,他又去東淀蓄滯洪區做最後的轉移收尾工作了。
來源:津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