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8月3日發布的報道稱,在被曝拒絕比亞迪10億美元投資後,印度又被傳出要求比亞迪支付高額稅款。有知情人士透露,印度稅務情報局指控比亞迪少繳了近900萬美元稅款,儘管比亞迪在第一時間就繳納了,但是印度政府仍在對比亞迪進行嚴格調查,很可能會導致額外的稅務處罰和指控。該消息人士表示,按照印度政府的規定,比亞迪應根據汽車價值支付70%或者100%稅款給印度。顯而易見,印度「打劫」中企,試圖要求中企免費為印度經濟發展做貢獻的別有用心已經昭然若揭。
比亞迪在印度銷售
與此同時,印媒放風印度政府可能允許外國供應商在印度生產重要零部件,特別是與特斯拉合作的中國供應商,因為一些電動汽車的關鍵部件是從中國進口。但是仍舊不抱樂觀態度,因為這並不是印度第一次這樣針對中企,也是印度對中企進行封殺和罰款所採取的典型非法手段,嚴重破壞中企正當合理權益,也破壞了中企在印發展環境,這讓越來越多的中企保持警惕,對赴印發展持懷疑觀望態度。
印度電子和信息技術部部長錢德拉塞卡
就在7月26日,印度電子和信息技術部部長錢德拉塞卡還公開表態稱不會針對中企,會一視同仁,歡迎中企赴印投資,並表示對與中企做生意「持開放態度」,這才過了短短几天,印度就原形畢露,這也給中企提了個醒,印度政府的承諾已經不可信。28日,路透社稱由於印度政府再次以所謂的「安全擔憂」為由拒絕比亞迪與印企在印度合資建廠,比亞迪已經明確告訴其印度合資夥伴將擱置這項計劃。
而且,此次比亞迪想了很多方法以打消印度官員的顧慮,但是比亞迪的努力並沒有讓印度鬆口,同時,多家中企被印度指控逃稅900億盧比的消息也陸續傳出。印度政府的表態和做法完全自相矛盾,也進一步暴露出印度根本不想給赴印度發展的中企提供公平、開放、非歧視的良好營商環境。
vivo和OPPO等中國手機製造商在印度陷入稅務風波
近些年以來,印度政府不斷針對中企增設在印經營和投資壁壘,一再破壞兩國合作氛圍,打壓中印合作積極性,甚至炒作所謂的「中國威脅」,頻繁審查中企投資提案、封禁中國手機應用等。自2020年6月以來,印度政府以同樣的借口已經封禁了200多個中國手機應用程序,而且印度政府還主張降低對華依賴,但又希望獲取中企技術為印度免費提供便捷,完全是痴心妄想。
中央外辦主任王毅在雅加達應約會見印度外長蘇傑生
中央外辦主任王毅上個月24日會見印度國家安全顧問多瓦爾時,就談及中印關係以及兩國合作問題,王毅指出雙方要克服干擾困難,增進兩國戰略互信,堅持「互為發展機遇、互不構成威脅」的戰略判斷,推進雙邊關係穩定發展,早日重回正軌。不僅如此,在本月14日會見印度外長蘇傑生時,王毅也已經當面強調中方高度關注近段時間印方對中企採取的一系列針對性限制措施,希望印度政府能夠為在印發展的中企提供良好營商環境,維護好中企的合法權益。
如果印度繼續濫用國家權力,一再泛化國家安全概念,打壓中國企業,損害中企正當合理權益,只會自食惡果,破壞中印兩國合作氛圍,甚至導致越來越多中企離開印度,也勢必會對兩國關係發展造成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