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義大利首位女總理梅洛尼,開始了上台後的首次美國行,並同拜登會面,雙方就經貿合作、烏克蘭危機、對華關係等話題進行了討論,並發表了涉及中國的聯合聲明。而對於外界盛傳的美國要求義大利「退出一帶一路」的消息,梅洛尼在會後予以了否認,她表示,美方並沒有施加任何壓力,「美國從未問過我們應該做什麼的問題,有關中國的討論是涉及與西方更廣泛的對峙」。
但對於梅洛尼的辯解之詞,有好事的美媒立馬就站出來揭穿了她的「謊言」,彭博社對外表示,早在今年5月,拜登政府就一直遊說義大利退出「一帶一路」倡議,梅洛尼尚未最終作出決定。此外,諸多西方媒體透露義大利官員一直在私下裡向美國保證,義大利將退出與中國的投資協定。這說明義大利在這方面和美國是有頻繁交流的,美國對此絕對是支持態度,隨後美國白宮發言人柯比對是否支持義大利退出「一帶一路」的回應更加證明這一點。他污衊稱,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國家已經看到了風險,與「中國的經濟夥伴關係缺乏回報,在非洲也是如此。」
事實上在義大利2019年和中國簽署諒解備忘錄,成為唯一加入「一帶一路」倡議的七國集團成員國之後,美國一直就對此心懷不安。而義大利明年即將成為G7輪值主席國,義大利想要辦好這件事,就必須讓美國這個G7老大安心,因而退出「一帶一路」或許就成為了義大利政府向美國「表現」自己立場態度的舉動。
儘管義大利目前仍是簽署「一帶一路」協議的唯一西方大國,梅洛尼也透露她計劃在下次出訪中訪問中國,她也承認與北京保持建設性對話是至關重要的。但義大利媒體指出為梅洛尼此行的目的是為義大利總統馬達雷拉明年訪華做鋪墊,並向中方解釋義大利將不再續簽「一帶一路」倡議。與此同時,義大利國防部長的態度,則進一步表明義大利退出「一帶一路」已經成為定局,義大利國防部長克羅塞托在近日聲稱,義大利加入中國「一帶一路」倡議是「臨時做出且糟透的決定」,他的理由是,此舉在促進義大利出口方面,沒有起多大作用。
事實上關於義大利退不退出「一帶一路」,這不是我們能左右的事情,因為我們不會像美國一樣強要求一個國家去怎樣怎樣,義大利留也好,去也罷,這是義大利的作為主權國家的自由選擇,只是希望義大利考慮清楚,這背後的代價是否值當?正如咱們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回應此事時所說的一樣,共建「一帶一路」為中國和義大利兩國的務實合作搭建了新的平台,也催生了一系列互利共贏的成果。我們認為進一步挖掘共建「一帶一路」的合作潛力,符合雙方的利益。
從數據上看,義大利加入「一帶一路」4年左右時間,中意雙邊貿易屢創新高,去年貿易額達到778億美元,同比增長5.4%,目前中國是義大利第三大貿易夥伴,中國企業的投資已經流入義大利港口、電信和製造業領域。因此,所謂的「義大利沒有從『一帶一路』倡議中獲益」完全是無稽之談。此外也有專家表示「一帶一路」文件簽署後,中意關係的戰略水平進一步增強,義大利在中國外交關係中的優先地位、中意關係在中歐關係中的地位顯著提升。「一帶一路」無用論」是站不住腳的,事實不言自明。
因而,義大利的對華風向變與不變,都在其一念之間,中國不會強求。但如果義大利想以此為「籌碼」從中國身上獲得額外利益,那隻能送給義大利四個字:痴心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