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暑期,雲南麗江玉龍雪山景區迎來旅遊旺季,日均遊客量達28000餘人次。很多遊客來到景區,會發生迷路、物品遺失、高原反應等突髮狀況,面對這一狀況,麗江市玉龍縣公安局玉龍山派出所及時響應,延伸拓展管理與服務功能,化身景區「應急醫務員」「糾紛止息員」「高反衝鋒員」「涉險搶險員」「尋物寄遞員」,時刻陪伴在遊客身邊,為暑期景區旅遊治安貼上民生標籤,在景區海拔2800至4680米區間點亮平安綠燈。

應急「醫務員」
「我雨天上了趟雲杉坪,就被螞蟥咬了,附近的3個警察馬上過來幫我處理,非常感謝他們!」

7月21日,江蘇遊客王某遊玩途中不慎被螞蟥叮咬,附近3位民警輔警看到後,立即攜帶裝有碘伏、創可貼、食鹽等應急用品的藥箱趕來,幫助王某「除蟲」並消毒。處置妥當後,王某發了一條短視頻,點贊景區蜀黍。

服務深入一小步,體驗提升一大步。暑期以來,景區警力抓實移動警務和聯勤聯動工作,整合景區景點醫療、應急、企業力量和應急物品等資源,在巡防前移、移動接警、就近處警的基礎上,通過細緻的警務服務,提升遊客旅途的體驗感。
糾紛「止息員」
「出警速度很快,而且特別專業,麗江的警察讓我們心安!」
7月18日,遊客賈某在麗江市長信箱留言,回憶起景區民警專業地調解好因兒子調皮與其他遊客產生的糾紛,賈某讚不絕口。

針對景區遊客流動性大、停留時間短,涉旅糾紛及案事件處置訴求響應周期短、異域流動跨度大的工作實際,景區警力落實「就近接警、流動處警、快速介入、儘早處置」措施,通過溫情執法、柔性執法,圍繞法理、情理講明是非,疏導當事雙方心理堵點,消除誤會、達成和解。
暑期隨家長出遊的未成年人增多,景區民警輔警強化普法宣傳工作,立足青少年的心理特徵,聯動團委等部門和心理服務等機構,加強出遊未成年人的法律保護。
高反「衝鋒員」
近期,一位外省遊客在麗江玉龍雪山景區候車途中,突發高反癥狀,民警馬上背著遊客轉送治療;一位北京遊客在藍月谷遊玩時,突然嘔吐、呼吸急促,民警對接景區急救中心,快速轉移治療;一位東北遊客在冰川公園出現眩暈、嘔吐等高反癥狀,民警立即聯動醫療部門開展現場輸氧、轉移治療工作……

玉龍雪山景區最低海拔2800米,最高海拔4680米,少數遊客在旅途中,會出現頭暈、嘔吐、呼吸困難等高反癥狀。對此,景區警力以屬地派出所為依託,採取「一警守點、兩警巡線、三警控面、聯動管片」的動態警務模式,拓展公安主導、景企和服務機構聯動、社會力量參與的「1+1+N」的「高反」應急救助工作,時刻為遊客安全競速。
「我的速度快一秒,高反對象的安全就多一分,第一時間幫遊客吸氧、做按摩復甦、背著高反人員奔跑轉移,會同景區工作人員、醫務人員和120進行救治,這是我們的必備技能。」一直在景區值守的民警說。
涉險「救援員」
近日,劉某等四名遊客架不住美景吸引,擅自進入景區原始森林腹地,途中劉某膝關節受傷無法行走,四人被困。接到求助後,景區民警準備好擔架等救援物資,迅速投入救援。叢林穿梭、定位找尋、民警背負、擔架轉移,經過5個多小時的搜尋救援,民警幫助4人脫困,並將劉某送醫。

面對迷路涉險遊客的求助,景區警力時刻準備著,化身搶險員,與時間賽跑、與叢林險峰較勁,全力保障涉險遊客的生命財產安全。
尋物「寄遞員」
近日,江蘇遊客嚴某遊玩途中丟了手機,接到求助後,民警迅速聯動景區企業,發動警務網格群、社區群企業力量,經過2小時的追蹤、找尋、等候,終於找到了嚴某的手機。
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網友「帥MA-MA」身上。在景區旅遊期間,他的隨身物品丟失,接到求助後,民警為他找回了遺失物品,了解到他已經去往下一個目的地後,民警當起了寄遞員,將其物品通過快遞寄出。

根據景區遊客「白天在景點、夜間在城區」特點,推出錯時制、延時制勤務,打通人、地、物、事等景區社會治安管理要素,提升旅遊市場社會治安,最大限度保障遊客行程通暢避免延誤。
來源:中國警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