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9日,在烏茲別克首都塔什干,現任總統米爾濟約耶夫(前右)填寫選票。
烏茲別克中央選舉委員會7月10日公布大選初步結果,現任總統米爾濟約耶夫以87.05%的得票率勝出,成功連任。
當地時間7月9日,烏茲別克舉行總統選舉,選民投票自上午8時開始,晚上20時結束。根據選舉規則,得票率超過50%的候選人將直接獲勝。
此次總統選舉共4位候選人,除自由民主黨提名的現任總統米爾濟約耶夫外,還有人民民主黨提名的伊諾亞托夫、「公正」社會民主黨提名的馬赫穆多娃和生態黨提名的哈姆扎耶夫。
烏政府共撥出共1741億蘇姆(約1500萬美元)用於組織總統選舉。據烏茲別克中央選舉委員會7月8日公布的數據,此次選舉登記選民人數約1950萬,共設立10784個境內投票站和56個境外投票站,並有797名國際觀察員和1400名媒體代表進行監督。
米爾濟約耶夫當天在塔什干市內的第59號投票站完成投票。
此次大選是烏茲別克舉行的第7次總統選舉,也是今年4月憲法修正案通過後舉行的首次選舉。烏茲別克4月30日舉行全民公投,通過憲法修正案。米爾濟約耶夫5月8日簽署總統令,宣佈於7月9日提前舉行總統選舉。

7月9日,在塔什干,兩名身著傳統服飾的女子在投票。
烏茲別克原計劃於2022年舉行修憲公投,但由於有關該國卡拉卡爾帕克斯坦自治共和國相關權利的條款被從憲法修正案中刪除,去年7月,該地區爆發了大規模騷亂,最終烏當局推遲了公投,並宣布撤回變更爭議性條款。4月30日,烏茲別克舉行修憲全民公投,憲法將總統任期從5年延長至7年。而據今年3月烏茲別克憲法法院的裁定,如果憲法修正案獲得通過,本應於2026年結束任期的米爾濟約耶夫可再競選兩個7年任期。5月1日,烏茲別克中央選舉委員會公布公投結果,公投投票率為84.5%,支持率超過90%,公投通過並於當日生效。
修憲公投結束後,米爾濟約耶夫於5月8日簽署總統令,宣布烏茲別克總統選舉定於7月9日提前舉行。
米爾濟約耶夫分別於2016年和2021年當選烏茲別克總統。他表示,之所以要「主動放棄剩餘三年半的總統任期」,提前進行總統選舉,是因為憲法公投通過後,「各級政府部門都在進行改革,它們之間的關係和平衡發生嚴重變化」,且更新後的憲法為總統、議會、政府「提出了新的政治、社會和經濟任務,這些任務的解決不能被推遲」。
米爾濟約耶夫提出的競選綱領的主要口號是建設「新烏茲別克」,內容涉及個人發展、經濟增長、法治建設、環境保護、國家安全五個方面,並描繪了「新烏茲別克」未來清晰的藍圖。例如,在社會發展方面,在2030年之前,人口總量將增加到4000萬,人均壽命由目前的73歲提高到78歲。在經濟發展方面,到2030年之前,國內生產總值將增長一倍,達到1600億美元,人均GDP由2200美元提升至4000美元;在農業領域,農產品年出口額由16億美元增加到100億美元。
有專家表示,米爾濟約耶夫贏得連任不僅有助於該國繼續其2016年上任伊始開始的各項改革進程,同時烏茲別克作為中亞人口最多的國家,目前積極開放的睦鄰外交政策也有助於促進中亞內部的進一步互信、和解與合作,推動整個中亞地區經濟增長和政治穩定。
作者:趙忠奇
編輯:劉暢
圖片: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