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最新表態!不會與這一國政府實現關係正常化

2023年05月10日23:00:02 國際 1696

阿拉伯國家聯盟(阿盟)外長會7日通過決定,同意恢復敘利亞的阿盟成員國資格。時隔十二年,敘利亞重返阿盟,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以及世界多國都對這一進展表示歡迎和祝賀。長期干涉敘利亞危機中東事務的美國卻唱起了反調。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8日表示,希望敘利亞重返阿盟以及與地區國家的積極接觸,將推動敘利亞危機的解決。

阿聯酋總統外交顧問安瓦爾·加爾賈什7日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稱,這是「積極的一步」,「阿聯酋認為有必要架起橋樑,最大限度地擴大夥伴關係,以確保地區繁榮與穩定」。

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7日在一份聲明中稱,「俄羅斯對這一期待已久的舉措表示歡迎,這是敘利亞積極回歸『阿拉伯大家庭』進程的合理結果。」

伊朗外交部8日也發表聲明,對敘利亞重返阿盟表示歡迎。伊朗外交部發言人卡納尼向敘利亞及敘利亞人民表示祝賀。

然而,就在多國對敘利亞重返阿盟表達歡迎和祝賀時,美國卻唱起了「反調」。

美國最新表態!不會與這一國政府實現關係正常化 - 天天要聞

美國國務院首席副發言人 韋丹特·帕特爾:敘利亞不值得被重新接納進入阿盟,我們仍然認為,我們不會與敘利亞政府實現關係正常化,也不支持我們的盟友和夥伴這樣做。

2011年敘利亞危機爆發後,美國粗暴進行軍事干涉,並掠奪敘利亞的資源、實施單邊制裁,給敘利亞人民帶來深重災難。同時,美國長期插手中東事務,給敘利亞和周邊國家關係緩和帶來了極大的阻力。不過,隨著近年來敘國內和地區局勢演變,敘政府同阿拉伯世界關係逐漸解凍,阿拉伯國家謀求與敘利亞關係正常化的呼聲日漸高漲。

美國最新表態!不會與這一國政府實現關係正常化 - 天天要聞

總台報道員 海達爾·加茲韋尼:敘利亞重返阿盟得到許多國家的歡迎和正面評價,這是因為阿拉伯國家更加團結,也更加靈活地應對危機,尋求發展。一些敘利亞專家認為,美國的態度是意料之中的,因為過去12年來美國一直對敘利亞採取敵對政策,而對於敘利亞政府來說,阿拉伯國家的團結是對美國咄咄逼人態度最好的回答。

美國記者法里德·扎卡里亞此前在《華盛頓郵報》發文稱,美國的外交政策存在根深蒂固的缺陷,為了國內的選票巧言令色,卻沒有意識到世界的變化。當下中東國家關係回暖是在提醒美國:時代確實不同了。

來源:央視新聞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全省通報表揚!濰坊3個縣市區上榜→ - 天天要聞

全省通報表揚!濰坊3個縣市區上榜→

7月1日,山東省人民政府網站發布山東省人民政府關於表揚2024年度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成效顯著和進步明顯的縣(市、區)的通報,濰坊市奎文區、臨朐縣、諸城市上榜,詳情如下:山東省人民政府關於表揚2024年度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成效顯著和進步明顯的
2025年全國鐵路暑期運輸正式啟動 - 天天要聞

2025年全國鐵路暑期運輸正式啟動

昨日,為期62天(7月1日至8月31日)的2025年全國鐵路暑期運輸正式啟動。 據悉,7月1日至8月31日,廈門火車站預計發送旅客615萬人次,日均發送旅客9.92萬人次,同比增長1.64....
特朗普回應是否會驅逐馬斯克 - 天天要聞

特朗普回應是否會驅逐馬斯克

圖源:央視新聞客戶端針對億萬富翁埃隆·馬斯克近日連發帖文炮轟「大而美」稅收和支出法案,美國總統特朗普當地時間1日表態,稱可能會考慮「將馬斯克驅逐出境」。特朗普說,美國政府效率部應該好好調查一下馬斯克經營的特斯拉和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所獲政府
以總理下周訪美 特朗普再催加沙停火 - 天天要聞

以總理下周訪美 特朗普再催加沙停火

新華社北京7月2日電 以色列總理本雅明·內塔尼亞胡7月1日說,他將於下周赴美國與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會晤。特朗普同日表示,將與內塔尼亞胡討論加沙地帶和伊朗局勢,希望加沙地帶停火協議屆時能夠達成。內塔尼亞胡當天在內閣會議上做出這一表態。
(體育)網球——溫網:布雲朝克特暫時落後中島布蘭登 - 天天要聞

(體育)網球——溫網:布雲朝克特暫時落後中島布蘭登

當日,在英國倫敦舉行的2025溫布爾登網球公開賽男子單打首輪比賽中,中國選手布雲朝克特對陣美國選手中島布蘭登。由於天色已晚,剩餘比賽推遲到當地時間7月2日進行,布雲朝克特暫時1比2落後。7月1日,美國選手中島布蘭登在比賽中回球。
大模型企業缺算力缺語料?徐匯AI黨建聯盟「破壁」 - 天天要聞

大模型企業缺算力缺語料?徐匯AI黨建聯盟「破壁」

一個工作日的上午,徐匯區西岸數字谷黨群服務中心負責人王悅正匆匆往一間辦公室里搬桌椅,趕在企業員工上班前把這裡布置好。這些企業員工來自一家等待入駐「模速空間」的大模型企業,由於規模不斷擴大,辦公室都快坐不下了,便向黨群服務中心求助。
未核真偽便出具背景調查結論?可能侵犯求職者名譽權! - 天天要聞

未核真偽便出具背景調查結論?可能侵犯求職者名譽權!

近年來,隨著市場主體增加、人才流動加速,背景調查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在招聘流程中,調查內容、維度也愈發寬泛。但背景調查的邊界在哪裡,背景調查侵犯個人權益該怎麼辦,成為很多求職者的困惑。近日,北京市丰台區人民法院審理了一起求職者主張背景調查未核實信息真假侵害其名譽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