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印度、東盟多國呼籲貨幣互換,「去美元化」影響到底有多大?

2023年04月17日20:12:13 國際 2498

巴西、印度、東盟多國呼籲貨幣互換,「去美元化」影響到底有多大? - 天天要聞

4月13日,巴西總統盧拉以上海為第一站,開啟了訪華之旅。在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總部的致辭講話中,盧拉的一句「為什麼所有國家都要用美元來結算呢?為什麼不能是人民幣或其他貨幣成為國際結算貨幣呢?」引發國際上諸多討論。這是繼3月末巴西宣布和中國以本幣進行貿易之後,巴西領導人的首次公開表態。

近期有關國際貨幣結算中「去美元化」苗頭屢見不鮮,多個新興市場國家著手考慮在國際貿易中使用非美元貨幣結算。這股風潮既有歷史因素影響,又有3月份歐美市場銀行金融暴雷的推波助瀾。也許天下真的「苦美元久矣」,出於防範風險的考量推動了這次結算貨幣互換的風潮,但需要釐清的是,國際貨幣的多元化是一個緩慢的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並非一朝一夕可以實現。

「去美元化」風波再起

近期,國際上密集傳出有國家非美元貨幣結算的消息,「去美元化」風波陡然再起。最先在3月末,巴西媒體報道中國和巴西已達成協議,不再使用美元作為中間貨幣,而是以人民幣與雷亞爾進行貿易結算。中國和巴西同屬金磚國家,經濟體量位居世界前列,兩國開展金融合作引起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

3月30日,東盟十國財政部部長和央行行長印尼召開會議,討論了通過本地貨幣交易計劃,在此前已在東盟成員國之間實施的本地貨幣結算計划上進行擴展,以減少對主要貨幣如美元、歐元、日元和英鎊的依賴。印尼總統維多多表示:「遠離西方支付系統,對於保護交易免受『潛在的地緣政治影響』是必要的。」

隨後4月初,印度外交部發表聲明稱,印度和馬來西亞已同意用印度盧比進行貿易結算,同時,印度願意與其他國家使用本國貨幣交易,不必強制以美元作為中間貨幣。突然發布的聲明也讓外界認為,印度開啟了「去美元化」的步伐。

近期國際黃金價格大漲也與「去美元化」風向不無聯繫。自2022年三季度開始,全球央行黃金購買量激增,導致去年全球央行購金總量達到1136噸,較2021年的450噸大幅增長252%,創下55年來的新高。截至3月底,中國央行也已連續五個月增持黃金,2023年一季度共增儲58噸。各國央行持續「囤金」,也被認為是儲備資產多元化的一種方式。

「去美元化」並不是一個新概念,可以說自二戰後布雷頓森林體系建立起,有關「去美元化」的爭議就從未停止。當前,以金磚國家為代表,中東、東南亞、南美的眾多新興國家接連發聲,通過創新跨境支付結算機制、簽署雙邊貨幣協議、儲備資產多元化等多重方法,正在國際上掀起一股「去美元化」風潮。

結算貨幣互換防範風險

從多國官員的表態上來看,便利貿易是這一波結算貨幣互換的重要原因。例如巴西貿易和投資促進局在一份聲明中表示,「中國巴西貨幣結算貨幣互換預計將降低成本,同時促進更大的雙邊貿易,並為投資提供便利。」

但如果更深層次地了解背景,防範風險或許才是這一波「去美元化」動作的關鍵。3月歐美經歷了一系列銀行暴雷事件,市場對於美聯儲加息預期已經改變,股市、債市被波及出現較大波動,全球市場恐慌心理猶在。而且美聯儲的通脹目標仍未實現,加息轉向節點不明朗,這必然會造成美元的持續波動,市場對於歐美金融業仍保持警惕。

同時,俄烏戰爭還在持續地影響全球貿易形勢,地緣政治因素被越來越多的國家納入經濟發展考慮。畢竟2022年美國以美元和swift結算系統為工具制裁俄羅斯的景象還歷歷在目,各國對「美元武器化」的擔憂也逐漸加重。

長久以來,新興市場都是被美元霸權波及的最嚴重的地方。在美聯儲的這一輪「史上最激進」加息政策刺激下,去年已有部分新興市場暴雷,如斯里蘭卡。美聯儲加息政策導致美元升值、發展中國家貨幣貶值,發展中國家在以美元計價的外貿和外債兩方面都面臨劣勢,出現債務違約風險,最後甚至引發主權債務違約。這也不難解釋近期新興國家為何頻頻發出信號,呼籲結算貨幣互換。

然而,需要明確的一點是,美元在當前世界貨幣體系的地位仍不可替代。數據顯示,當前國際貿易結算中美元佔比80%以上、國際外匯交易中美元佔比88.5%以上、國際衍生品投資中美元佔比90%以上。多位國際金融專家向記者表示,雖然國際上出現降低結算對美元的依賴現象,但以短期影響居多,如果美國再度走向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美元仍將為國際貿易結算和儲備所用,目前美元的「全球貨幣」功能沒有其他貨幣可以替代。

貨幣體系變化是一個自然過程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貨幣體系的變化是一個自然的長期過程。」上海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院長助理曹嘯告訴記者,二戰後,世界在多方政治經濟因素影響下,形成了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替代原有的金本位制度,這也反映了當時國際貿易發展的需要。而對國際貿易主要貨幣進行替換,實際上要付出巨大的代價,企業、國家都面臨貿易成本增加。所以真正的「去美元化」一定是一個漫長的、市場選擇的過程。

「貨幣互換並不能夠讓一個國家的貨幣成為國際貨幣,因為貨幣互換籤訂的是雙邊協議,而國際貨幣一定是多邊協議下市場選擇的結果。」曹嘯說。

復旦大學世界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經濟學院教授沈國兵認為,以人民幣國際化為例,判斷一國貨幣國際化程度需考慮以下幾個指標:一是需要看其與主要貨物貿易夥伴之間使用什麼貨幣結算,對於中國來說就是歐盟、美國、日本、韓國和東盟等國家;二是需要看一國貨幣在swift交易結算貨幣中所佔的比重,而2022年12月,使用人民幣計價交易僅佔swift交易結算貨幣的2.15%,美元、歐元佔比仍是大頭;三是需要看一國貨幣在國際儲備貨幣中所佔的比重。據imf統計,截至2022年第四季度,全球國際外匯儲備貨幣中,美元佔到58.36%,而人民幣佔比為2.69%,國際化程度仍相對較弱。

所以近期新興市場的「去美元化」風波更多為短期影響。貨幣互換雖然可以幫助人民幣登上了更多國際舞台,但是從渠道打通到落實、再到大範圍被市場認可,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當前風波對國際貨幣體系變化的實質影響有限。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綠園區退役軍人事務局開展健康體檢活動 - 天天要聞

綠園區退役軍人事務局開展健康體檢活動

活動期間,工作人員科學組織退役軍人預約分流,分批次、錯峰體檢,確保體檢流程高效順暢。醫院精心定製體檢套餐,全面評估退役軍人健康狀況,開闢綠色通道,安排經驗豐富的醫護人員全程引導,並建立專屬健康檔案,耐心解答健康疑問,後續開展健康回訪,持續關注退役軍人健康動態。
河南今年培訓500名化學中毒與核輻射急救人員 - 天天要聞

河南今年培訓500名化學中毒與核輻射急救人員

近期,河南連續舉辦兩期化學中毒與核輻射急救隊伍能力提升培訓班,來自全省各地的500名化學中毒與核輻射急救人員接受了應急反應能力與實戰水平培訓,進一步提升了全省化學中毒與核輻射隊伍急救能力。
湖南男子「朱雀玄武敕令」改名為「周喬治華盛頓」?官方最新回應:未通過 - 天天要聞

湖南男子「朱雀玄武敕令」改名為「周喬治華盛頓」?官方最新回應:未通過

據三湘都市報消息,5月15日,「朱雀玄武敕令」發帖聲稱已經成功改名為「周喬治華盛頓」。5月16日,郴州市公安局回復記者,新名字「周喬治華盛頓」並未通過審核。此前,據媒體報道,這位小伙自稱新名字「周喬治華盛頓」已通過審核,認為這個名字比較洋氣,但後續有更喜歡更合適的名字,也可能再次申請改名。這位小伙還表示,...
北大中文系著名教授孔慶東的一天! - 天天要聞

北大中文系著名教授孔慶東的一天!

著名北大中文系教授孔慶東的一天。 4月21日,孔教授發文紀念他的老朋友艾躍進教授逝世9周年。 在北大吃了早飯,油條和豆腐腦,然後回到中文系喝咖啡; 之後去理了一個發,還是12元,沒漲價。 北大理髮這個便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