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位英國男子,他博學多才精通9國語言,靠著這個天賦以及對自由的追求,他改變了美國的歷史,讓美國避免了困擾歐洲百年的難題,他對自由的追求,影響到了美國的宗教發展,後來者追隨他的腳步不斷努力,經過四百年的奮鬥,美國一度成為全世界嚮往自由的聖地,也沒有哪一個國家能把自由賦予那麼高的價值。
上回我們說到馬薩諸塞灣的清教徒,一步步發展起了城鎮,他們只允許信仰自己的宗教,其它宗教則被禁止,他們為了自己的信仰自由,禁止了別人的自由,讓這裡成為北美殖民地最保守的地區,他們除了禁止別人信仰其它宗教外,他們還禁錮女人的思想和行動,他們把女子當作自己的私有商品,只負責看家帶娃,這種兩種做法自然遭到某些激進人士的反對,但反對起不了作用,直到一位男子和女子的出現,才改變了這一切。
本期就聊聊這位男子,他就是羅傑·威廉姆斯,一名英國出生的清教徒,是一位天賦極高的語言學家,畢業於劍橋大學,20多歲時,他就成為英國著名的神學家,那麼他將如何改寫美國歷史呢?
1631年,28歲的威廉姆斯來到了波士頓,當地總督知道他的名號,也知道他非常優秀,就邀請他擔任波士頓教堂的助教,這可是一個地位崇高讓人羨慕的職位,但是卻被他拒絕了,而且他還怒斥當地清教徒的所作所為。
當時北美地區清教徒分裂為許多派,比如馬薩諸塞灣地區的清教徒,就嚴格限制其它宗教的發展,禁錮女人的思想和行動自由,威廉姆斯希望改變北美地區清教徒的錯誤做法,他提出了兩個著名的觀點:一是每個人都享有宗教自由,它的核心是不管信仰什麼宗教,清教徒們都不應該干涉。二是政教必須徹底分離,他認為政府是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教會是處理人與神之間的關係,信仰是個人自由,政府不能干涉,同樣的世俗事務只能由政府管理,教會不應該插手。
17世紀的歐洲,幾乎所有國家都是「政教合一」的國家,威廉姆斯作為地道的英國人,他說出了超越時代的觀點,政教合一的弊端後來才被證明,但威廉姆斯卻提前認識到了,在北美地區,雖然首先提出政教分離的不是威廉姆斯,但是威廉姆斯是第一個執行者,並且把它成功推動的偉大人物,關鍵他還升華了這個理論,認為必須徹底分開,之前提出這些觀點的人,還在這方面有點模稜兩可,也有點捨不得放權,只是嘴上喊一喊而已,但威廉姆斯不同,不但親自推廣實踐,還給政教分離找到了合法的理由,讓反對者無法反駁,那就是耶穌從來沒有號召,用「鋼鐵之劍」去幫助「精神之劍」。
威廉姆斯在北美各個殖民地宣傳他的兩個觀點,自然遭到了各殖民地的打壓,很快他又說了另一個驚人言論,認為英國無權把美洲的土地分給殖民者,因為英國不擁有這片大陸,而是應該用錢從印度安人那裡購買,才能建立合法的殖民地,這個觀點又超越了時代,智者總是能發現深層次的問題,並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這三個觀點直接把殖民地和英國惹急了,英國試圖逮捕他,好在他提前收到消息,跑路去了印第安人的地盤,也就是當年第一個見到五月花號的印第安人部落,他在這裡很快學會了印度安人的語言,寫了一本《美洲語言入門》,這是當時第一本關於印第安人語言的字典。並從印第安人手裡買了島建立新殖民地,這裡宗教自由女人行動自由,這就被英國和殖民地視為眼中釘肉中刺,他們準備聯合起來圍剿這裡。
威廉姆斯拿著《美洲語言入門》跟英國政府談判,得到了英國政府的承認,羅德島合法了,因為當時英國迫切需要這種字典,他們需要開拓更廣大的北美地區。在印第安人的幫助下,他們又把周邊殖民地的威脅給消除了,羅德島走向了信仰自由之路,成為了當時北美最自由的殖民地,後來逐漸擴散到整個北美地區,威廉姆斯用自己的思想和行動,改變了美國改變了世界。
威廉姆斯的觀點的兩大觀點被傳承,後來美國的「建國國父」們,幾乎全盤照搬了威廉姆斯的思想,把政教分離寫進了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自由和民主在美國有了法律和思想雙重保障,這讓基督教未能成為美國的國教,也讓其它宗教沒有機會成為美國的國教,美國避免了歐洲持續了一百年的宗教大混戰,讓美國迅速崛起在一戰嶄露頭角,二戰後奠定世界霸主地位。
威廉姆斯改變的是美國的歷史,也改變了世界歷史,下期內容我們聊一位女人,她又將如何改變美國的歷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