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之下所帶來的慘痛,很多時候不止有表面上的流血和摧毀,還有許多看不見的摧毀也足以對一個國家造成莫大的壓力,甚至壓垮一個國家的經濟。
2023年的二月份已經到了月底,意味著俄烏之間的那場戰火已經過去一年時間,這場戰爭對於俄羅斯與烏克蘭來說都如同噩夢,而對於西方國家來說則更像是一場獵殺,企圖將俄羅斯打趴下。
在軍事上,西方國家從不能直接派兵介入而從武器裝備上馳援烏方,隨著時間的推移,除了裝備上的馳援之外,北約的僱傭兵介入戰場,以及西方國家對烏克蘭軍隊的集訓等動作,西方國家已經約等於直接在這場戰爭中出手。
除了軍事上的打壓,美方更是夥同歐盟等西方國家共同對俄羅斯在經濟上展開一輪又一輪的打壓,俄羅斯的主要經濟是來自於對外出口石油,因此石油成為了西方國家的重點打擊對象。
在2021年12月份歐盟宣布,歐盟、七國集團乃至在全球的其他夥伴已經一致同意對俄方採取石油價格上限措施,為全球性海運原油價格為60美元每桶。而一旦俄羅斯超過這個價格,將會被禁止提供保險、金融等服務。
對於俄方石油的限價政策一出台,國際上分析人士大多保持相同的看法,那就是西方國家通過對俄方石油限價的措施對俄烏之間的戰火無法起到太多的作用,而是通過這個政策打壓了俄方的經濟,同時也破壞了石油在全球交易市場中的機制和原則。
果不其然,在西方國家對俄方石油限價政策展開之後,全球石油市場迎來了大變動,石油供給減少而導致價格不斷上漲,美國憑藉著這場「借刀殺人」的伎倆緩解了國內部分經濟危機,美國的石油大亨們趁機哄抬價格賺得盆滿缽滿,歐盟與全球大部分國家一樣陷於高價買油的境地,歐元甚至一度下跌到與美元追評,這是有史以來十分罕見的一幕。
縱使歐盟付出了比較大的代價,卻依然在美國發號施令的時候對俄方石油展開新一輪打壓,那就是如約而至地在2023年2月5日宣布對俄方的精鍊石油進行限價。
根據新華社所報道內容,本輪歐盟對於俄方石油的限價為,精鍊石油產品的價格高於原油,上限價格為100美元每桶;石腦油等質量低於原油的價格上限為45美元每桶。
來到此處順便提一提,網上一直對俄方出口到中國和印度的石油價格不一樣而存在討論,很多人不明白為什麼俄羅斯賣給鐵哥們中國是80美元一桶,反而賣給向來諂媚美國的印度卻反而只要35美元一桶呢?
這個問題的答案在於中印兩國大部分時間向俄方所進口的是不同質量的石油,我國進口的80美金每桶是精鍊油,而印度以35美金買到的則是石腦油,精鍊油回到國內可以通過我國的石油分煉技術進而成為柴油、汽油、塑料原料等等。
而石腦油之所以價格便宜,甚至連原油價格都比不上,主要在於是比較劣質的油,提煉需要耗費更多的時間和人工,而對於人工還十分廉價的印度來說,則是再合適不過的以勞力輸出換來經濟收入,印度將石腦油提煉之後再轉賣給其他國家來賺取中間的差價。
也就是說,俄羅斯出口到中國和印度的石油價格之所以存在較大的差別,主要原因在於石油質量的不同。
而我國之所以很少再繼續進口在提煉上需要耗費更多時間和人工的石腦油,是因為我國社會生產對於優質油的需求量大於廉價油,並且石腦油提煉之後的廢料更多也容易造成環境污染。
看到此處,讓我們再將焦點回歸到西方國家對俄羅斯展開石油限價措施這個問題上來,俄羅斯出口到中國與印度的石油價格雖然都是在西方限價的範圍之內,但這不過是巧合而已,並非是俄方按照西方國家所提出的價格標準在出口。
用俄方總統普京的原話來說,俄方不會向國外提供任何與本國利益相悖的東西,俄方更不會以不利於本國的條件與外國公司展開合作,對於西方國家所謂的限價政策,俄方絕不會坐以待斃。
國際能源專家表示,美方與歐盟出台這種政策雖然不至於讓全球能源市場全面崩盤,卻必定會導致國際油價繼續飆升。
這項政策妨害的是全球大多數國家的利益,甚至也將歐洲能源安全置於危險當中,而全球因此獲利的或許唯有美國及其少數盟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