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保護500多隻綠孔雀,男大學生尋求環保組織幫助,打了2年官司,逼停雲南10億水電站項目。綠孔雀到底有什麼珍貴之處,值得他如此拚命?
這件事還要從2013年說起。當時還是研究生的顧伯建,前往雲南紅河做植被調查,沒想到竟從當地村民口中得知,紅河下游沿岸的森林有幾百隻綠孔雀。

提到孔雀,大家已經不覺得稀奇,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藍孔雀和綠孔雀的區別。我們看到的孔雀品種,都是來自印度的藍孔雀。它們因美麗的羽毛被世界各國引進飼養,目前種群數量十分穩定,已經成了各種公園、動物園等景區必備的觀賞性鳥類。
但是,綠孔雀是我國唯一本土原生孔雀,目前僅分布於雲南省境內,總共加起來不到600隻,屬於極度瀕危物種,也是我國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如果想要區分這兩個品種,觀察它們脖頸處的羽毛顏色就可以。藍孔雀的脖子是寶藍色的,而綠孔雀則是魚鱗狀的藍綠色,每片羽毛的邊緣還閃著金銅色光澤,看上去高貴典雅,氣場堪稱鳥中之王。

並且,野生綠孔雀的體型比藍孔雀更大一些,直徑1米多長的尾屏展開後,異常艷麗醒目,無法比擬。無論是從珍稀程度,還是從外形來說,綠孔雀都是我國最為寶貴的物種資源,絕不能讓它們被捕殺滅絕。
顧伯建聽到此事時,全國的野生綠孔雀數量約為280隻。等到他實地勘察統計後,確認該森林中的綠孔雀數量可以佔全國的60%。只要加以保護,我國綠孔雀的種群數量將有進一步的提升。

然而,就在他為自己的發現感到驚喜時,現實又給了他一個晴天霹靂。原來,這片綠孔雀的棲息地正處於紅河在建一級水電站的淹沒區,一旦水電站開始運行,整個沿岸雨林都將被淹沒消失,綠孔雀也會失去它們最後一個完整的庇護所。

雖然顧伯建四處奔走呼告,但人微言輕,沒人會為了這些孔雀叫停已經在建設中的水電站項目。他聯繫了百十來個相關部門、單位,以及各種公益組織,最終只有兩家環保機構「野性中國」和「自然之友」注意到了這件事,併合力將水電開發公司告上了法庭。
整整隔了7年,直到2020年3月20日,此案才有了一審判決。昆明市中級人民法院判決,被告水電公司需立刻停止水電建設項目,不能截流蓄水,也不再對水電站淹沒區內的森林植被進行砍伐。

究竟是怎樣的力量,才能讓這場動物保護案勝訴?如果問,幾百隻綠孔雀和一個高達10億造價的水電站,究竟誰的商業價值更高,那一定是水電站。
但為了保護野生動物的種群發展,維持生態平衡,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我國的法律一定會做出正確的裁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