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學生會對學校有不同的印象,畢竟不是所有的學生都能在讀書的時候有被很好的照顧到,有些學校給學生留下了不好的印象,畢業後不指指點點就算不錯了,但也有些學校對學生非常友好,讓學生就算是畢業也非常懷念。
有很多畢業生功成名就以後,都會「反哺」,通過一些方式為母校爭光,有很多出名的企業家都給自己的母校捐了錢,中國礦業大學的畢業生——吳幽也不例外,但這件事卻鬧的不是很愉快,這是為什麼呢?

「好心當成了驢肝肺」?90後校友承諾捐贈母校1100萬,反被母校起訴
吳幽和很多創業人士一樣,在大學期間,就有了自己的創辦的公司,這說明身為大學生的他,有著很寬廣的眼界和超出同齡人的見識,在許多學生還在死讀書啃書本知識的時候,他已經取得了一定程度的發展,真可謂前途無量。
而他也是沒閑著,生意越做越大,直接輟學了,創業才3年,就賺了2.8億,可以說是抓住了時代的紅利,真的太優秀了,而在中國礦業大學校慶的時候,他本人也到場了。

他和學校商議,會給學校捐贈1100萬人民幣,也是為了學校的發展做貢獻,而學校自然也是「受寵若驚」,還發表文章宣布了此事,各界人士都非常關注此事。
作為即將捐贈數額超千萬的90後,他也在接受採訪的時候說,自己覺得捐110萬少,捐1.1億又有點多,所以就選了1100萬,也是為學校110周年添頭彩,怎麼看都覺得很闊氣,想必當時中國礦業大學肯定也會非常驕傲吧。
而4年過去,礦大卻是將吳幽起訴了,誰能想到再次見面竟然是對簿公堂呢,「好心當成了驢肝肺」?90後校友承諾捐贈母校1100萬,反被母校起訴,可能很多人也會和筆者一樣不解,但是仔細品味,就會知道其中緣由了。

中國礦大的做法引起爭議,不料結果卻迎來「大反轉」
按理說,這種接收他人好心,卻「反咬一口」的操作,並不是什麼正當的做法,但是一般這些資金都會被用於設立高端人才、創辦名師講座、幫助家庭經濟困難的本科生在海外實習等項目的基金,如果簽訂了協議卻不辦實事,相當於許多計劃都擱置了。
而他這種言而無信的行為,也是被官方作出了懲罰,他已經成了失信被執行人,可在此情況下,他還是沒有完成他的諾言,直到被納入失信名單,還是沒有什麼消息。
只能說這種借母校炒作一朝翻車的人,不說人品有問題,也是有表演型人格,畢竟說110萬少的人是他,現在拿不出來的又是他,不費吹灰之力賺了好名聲以外,又不想出一份力,陽奉陰違實屬尷尬。
不管他有沒有此意,都不應該消費自己的母校,所以說事情到此地步,還是非常令人唏噓的事情,而希望更多的畢業生知道,學校對學生好,並不是為了培養人才回饋學校,而畢業生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就夠了。

校友捐贈的意義雖不能只看表面,但也不應成為博取關注的工具
其實,很多校友為母校捐贈都是出自感恩,而這1100萬和一些畢業生的貢獻相比,還不算什麼,武漢大學也曾收到7800萬元的捐贈款,就是出自一位老校友之手,他不想暴露自己的真實姓名,卻為學校的發展提供了許多儲備金。
而北大的校友李永新也曾為母校捐過10億,畢竟他當時也是因為在北大的時候得過獎學金才得以繼續完成了學業,所以他的付出也是一種回報,即便他的回饋已經比自己付出的還要多,但卻是無怨無悔。

這樣一看,是不是覺得對比高下立判了呢?雖說不能道德綁架所有的校友都回報自己的母校,但至少不應該捆綁母校,樹立自己有良心的形象,不炒作也是一種報答的方式,所以這件事也沒有孰對孰錯,只能說給許多大學生敲響了警鐘。
寫在最後:對於我們常人來說,這類事情或許並不常見,但是每日接收到最新新聞的我們,也應該從中學到一些道理,希望大家都不會做這種表面一套,背後一套的兩面人。

今日話題:你覺得大學校友捐贈的意義是什麼?
(圖片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