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法國總統馬克龍
法國總統馬克龍,我們熟悉的小馬哥和普京關係不一樣,在戰事即將爆發的時候,他一個人跑到了莫斯科,隔著一張長桌和普京去談。他希望發揮自己的魅力外交,告訴俄羅斯不要打,結果並沒有實現他的目的。但是進展到幾個月之後,他也是公開發出呼籲,不要過分的羞辱普京。
甚至在前不久的會議上,他還呼籲歐洲要設立安全框架,安全框架要有俄羅斯的一席之地。從戰略上來說,他這麼做沒錯,就是說俄羅斯這麼一個大國和歐洲是分不開的。無法想像一個歐洲的安全機制沒有俄羅斯的參與,那就等於是鏡花水月,紙上談兵。但是現實歸現實,現實架不住理想的掙扎以及理想的碾壓。而歐洲現在一個理想主義,就是烏克蘭必勝,要擊敗俄羅斯。所以馬克龍很孤獨,法國很孤獨。
圖為澤連斯基
最近法國總統馬克龍在愛麗舍宮會見了澤連斯基總統,並且承諾要給更多的援助,說是要支持烏克蘭獲得最後的勝利,口風有所轉變,但也沒有像德國、英國一樣給出更多的坦克,說明法國在對俄羅斯的問題上還是心裡非常猶豫,中間很掙扎。因為法國要考慮法國和俄羅斯這麼幾百年來的特殊關係。如果說德國和俄羅斯的友誼重點就在於能源的話,那麼法國和俄羅斯的友誼就在於文化思想。
有人說,這怎麼可能呢?俄羅斯窮鄉僻壤,法國是浪漫之都,不對,他們兩個國家之間的聯繫特別緊密。當年彼得大帝就曾到過凡爾賽宮,凡爾賽那就是在法國。而後來俄羅斯有一個皇帝叫葉卡捷琳娜大帝,特別喜歡法國文化,精通法文,讀伏爾泰的書,和伏爾泰通信,那麼厚,雙方互相表達羨慕之情。葉卡捷琳娜就差說,我恨不能生在法國,我恨不能嫁給你。伏爾泰也說,我多希望我是一個俄羅斯公民。
圖為凡爾賽宮
就是那個時候,兩國之間的文化上就有這種粉絲和偶像之間的聯繫。在俄羅斯宮廷裡面能講法語,那就是超人一等啊。而後來,拿破崙起來了。後來是歐洲的幾個國家聯合起來打敗拿破崙,而這裡面俄羅斯發揮了重大的作用。大家都能記得那幅畫面,俄羅斯的亞歷山大騎著白馬進入巴黎,那個時候是整個俄羅斯歷史上的高光時刻,幫助歐洲恢復了和平,恢復了秩序,法國人也是感謝,所以說以後法國人和俄羅斯人之間這種文化上欣賞,或者說意識形態的接近是非常像的。
圖為法國大革命油畫
當年法國大革命鬧得很兇,俄羅斯大革命鬧得也很兇。俄羅斯有社會主義的思想,法國也有很強烈這樣的思想,而直到現在,無論是法國的極左,還是法國的極右,他的思想根源深處都和俄羅斯當年的一些思想是緊密相連的,甚至也就是法國的極右政客的代表還接受俄羅斯銀行的資助。
這是兩個國家這麼多年是很緊密的聯繫,甚至法國一直歡迎俄羅斯能夠以某種方式加入到歐盟的建設或者歐洲的發展之中。這裡面還有一點小算盤,法國人覺得德國太強大了。德國這麼強大,法國無力抗衡,英國又走了,那怎麼辦?把俄羅斯拉過來那是最好的。所以說政治之間,國與國之間是很複雜的,法德俄這幾個作為歐洲的大佬,這麼多年一直是打打殺殺,相愛相殺的關係,讓法國全部的放棄俄羅斯不可能。
儘管現在俄羅斯和烏克蘭這場衝突會導致俄國以後會長時間的孤立,但是10年的孤立,20年的孤立。我想以後時過境遷,一代人過去,法國和俄羅斯還是會走進,俄羅斯還是要20年以後重新要尋求回到歐洲懷抱,尋求這個過程,做這一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