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菲律賓總統馬科斯訪華之後,中菲關係呈現出良好發展的勢頭,主要是因為長期意圖挑動南海爭端的美國,在中菲達成一系列共識的情況下,難以再有所作為。馬科斯明確表示,不會讓美國成為中菲之間的第三方。而且,馬科斯回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對菲國軍方進行人事調整,提前結束親美的菲律賓武裝部隊總參謀長巴卡羅任期。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美國一直在與菲律賓軍方加強合作,以期實現其圍堵中國的遏華戰略,而馬科斯的動作就很明顯地展示出,不希望菲律賓深度參與中美博弈的意圖。不過,美國一直將菲律賓視為亞太地區重要盟友,也是其遏華戰略不可缺失的一環,當然不會任由中菲關係良性發展。
據《華爾街日報》引述美國官員的消息報道,美國防長奧斯汀不久後將前往菲律賓訪問,並與馬科斯舉行會晤,核心議題就是希望與菲國軍方達成一項協議,在菲律賓開設至多四處美國軍事用地,並允許美軍輪流駐紮在這些地點。美國官員表示,目前已經確認了兩個地點,分別是呂宋島和巴拉望省,另外兩個地點暫不清楚,而美方給予的回報,則是向菲律賓提供包括無人機在內的軍事援助,以監視南海地區。
美國意圖加強在菲律賓軍事存在,根本目的其實並不難猜,無非是用來對付中國。美媒也在報道中直接指出這一點,並稱美國在亞太地區部署規模較小的軍事力量,一方面是為了鞏固舊盟友,另一方面則是組建新盟友,以對抗中國在該地區日益上升的影響力。美國國防部官員則表示,如果爆發衝突,美國在菲律賓的動作,可以為美軍在更大範圍內提供更多後勤支持。
當然,以美國在世界上橫行霸道的作風,通常都是配合輿論攻擊,來成就其所成之事,這次也不例外。美媒剛傳出奧斯汀將訪問菲律賓,並可能達成駐軍協議的消息,美國智庫就炮製出了一篇「亞洲海事透明倡議」,聲稱過去一年,中國海警船大幅增加了在南海水域巡邏的天數,加劇了地區局勢緊張氛圍,提高了發生意外和衝突的風險。
但不得不承認,美國老套的手段,效果依然十分明顯,菲律賓方面一改馬科斯拒美介入中菲之間的態度。據媒體報道,菲律賓官員在回應相關問題時表示,擴大與美方軍事合作有助於菲律賓國防態勢,並稱馬科斯意識到了地區局勢發生的變化,以及菲律賓真的有必要採取行動。該官員還表示,馬科斯一直密切關注台灣海峽和南海的事態發展,而菲律賓早已被多國「侵犯」,預期地區緊張局勢將持續升溫。
菲律賓官員雖然還在回應中強調,該國強化安全措施不針對任何特定國家,但在美國已經擺明車馬針對中國的情況下,這種說法多少顯得有些蒼白無力,只能用於自我安慰,畢竟在橫行霸道的美國面前,菲律賓基本沒有多少話語權。而一旦菲律賓與美國達成協議,同意美國在菲律賓部署軍事力量,中菲關係必將遭受衝擊,南海局勢也將會更加緊張。
在馬科斯已經為中菲關係定調的背景下,奉勸菲律賓方面還是謹言慎行,避免讓馬科斯此前為地區和平穩定做出的努力,全都付諸東流。菲律賓引美國介入地區局勢,帶來的絕不是菲律賓國防事務上的安全感,而是矛盾和分歧不斷擴大,導致域內國家失去安全感,讓美國漁翁得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