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衝突差不多持續一整年,如今戰事反而比當初更激烈,形勢更險惡,不排除新的一年有打大仗,讓衝突升級的可能性。
據鳳凰網1月18日援引俄新社等俄媒消息,日前,俄羅斯國防部宣布,將在2023年至2026年之間,俄軍總兵力將擴增至150萬人。對此,俄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解釋道,俄國防部之所以要大擴軍,是「西方行動造成的」,跟「西方集團發動的戰爭有關,跟這場代理人戰爭有關」。並指出,俄羅斯的國家安全必須得到保障。
一年前普京宣布發動對烏克蘭特別軍事行動之前,俄軍總兵力約在90萬上下,要擴軍到150萬人,動作真是夠大的。或有人會不屑地說,現代戰爭,都是信息化作戰,比拼的都是先進武器裝備,導彈、無人機等,至少也要現代化裝甲車、坦克等,哪還有什麼人海戰術?俄羅斯的大擴軍豈不是很low?可有一個客觀問題是,先進武器裝備固然來摧毀敵方軍力以及各種設施等,可如要進行對地盤的掌控和佔領,還是得依靠有足夠地面部隊才是。
俄國防部此次大擴軍,至少釋放出了兩大信號。一是俄羅斯有確保嚴守去年被併入俄版圖四地區,甚至擴大控制區的決心,前面說了,只有足夠的地面部隊,才能徹底「打下江山」;二是俄羅斯有打持久戰的決心,此次擴軍,時間期限定至2026年,顯然表明俄羅斯有長期支撐戰爭的能力。俄羅斯的這兩大信號,不只是要給烏克蘭看,也是要讓烏克蘭背後的美西方國家知曉。
至於如同佩斯科夫所說的,擴軍跟西方有關,事實也確實如此。這場衝突,世人都知道,烏克蘭雖與俄羅斯直接開戰,但真正展開較量的雙方,其實是俄羅斯與以美國為首的北約集團。故此,從衝突爆發前夕直到如今,美西方一直源源不斷地向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去年12月澤連斯基訪美,白宮答應為烏克蘭提供包括「愛國者」導彈系統在內的多種武器裝備。緊接著,美國國會又通過2023年為烏克蘭提供450億美元援助的決議。這就看得出,新的一年,美國會傾力支持烏克蘭,將這場衝突延續下去,甚至不惜讓衝突升級為大規模全面戰爭。
美國是西方集團的「大佬」,受美國積極援烏動作的影響,歐洲等北約大國也按捺不住。近期傳出消息,英國宣布,將向烏克蘭提供一批「挑戰者-2」主戰坦克;法國同意向烏克蘭輸送一批amx-10rc輪式裝甲車;德國也鬆口,稱要向烏克蘭供給「黃鼠狼」步兵戰車。在英法德此類歐洲大國的帶動下,預計會在北約集團內掀起一波援烏高潮,同時也激勵烏克蘭的軍心和鬥志。
那麼,擺在俄羅斯面前只有一條路,就是下定決心取得這場衝突的勝利,不能讓烏克蘭戰事仍限制於特別軍事行動的級別,而是要充分調動俄羅斯整個國家的戰爭資源,也抱定讓衝突升級到全面戰爭的決心。
俄羅斯釋放出來的這一信號,可想而知,對烏克蘭的壓力不會小。烏克蘭雖一直受到美西方的支持,但自身正在近乎被打殘,整個國家各方面的產業體系已被摧毀,經濟發展陷入停滯。最直接的危機還是兵力已被大量消耗。幾個月前,烏克蘭新一輪徵兵範圍擴大到全國18歲到60歲的男性,可最近據悉新的徵兵政策出台,又放寬到了16-65歲之間,甚至有媒體爆料,烏克蘭軍方正在徵用女性入伍,組織「娘子軍」作戰。
烏克蘭兵源接近枯竭,可放眼一看對面,俄羅斯將陸續組織150萬大軍,這會不會導致心理崩潰?俄羅斯此次大擴軍計劃,至少在輿論戰方面對烏克蘭造成進一步摧毀。同時,美西方政客也會心裡打鼓——俄羅斯的戰爭潛力還這麼大,我們還能有信心支援烏克蘭一直打下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