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幕確實讓人震驚!在11月24日,集體安全條約組織成員國在進行峰會的宣言簽署儀式上,亞美尼亞總理尼科爾·帕希尼揚竟然拒絕簽字,這讓俄羅斯總理普京和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都大為不滿。
帕希尼揚表示:「該文本缺乏對亞美尼亞-亞塞拜然邊境局勢的明確政治評估,這可能意味著集體安全條約組織正在放棄其聯盟的承諾,並可能被巴庫解釋為對埃里溫進行侵略的綠燈。」
顯然,帕希尼揚對集安組織在亞塞拜然對亞美尼亞時的不作為表示不滿。
而在這張會議的桌子上,甚至在普京的旁邊放置了一黃一藍的兩個文件夾,擺出了烏克蘭國旗的形象,寓意明顯。
11月23日,普京與帕希尼揚會面時,還祝賀亞美尼亞總理帕希尼揚成功完成集體安全條約組織主席任期,並指出亞美尼亞在高水平上完成工作。
但轉眼間帕希尼揚就拒絕簽署峰會宣言,不得不說,亞美尼亞就是故意在集安組織上攪局。
在11月22日,進行集安組織峰會的前一天,就有不少亞美尼亞的民眾走上埃里溫街頭,呼籲亞美尼亞退出集體安全條約組織。
有些抗議民眾甚至揮舞著烏克蘭的國旗,拿著普京和盧卡申科的畫像,反對他們抵達埃里溫參加集體安全條約組織會議。
甚至還有民眾高舉美國國旗、歐盟旗幟以及烏克蘭國旗來反對集安組織,不難看出,西方國家的勢力已經對亞美尼亞進行了滲透。
11月23日,集安組織成員國領導人拍攝集體合照時,亞美尼亞總理帕希尼揚就刻意向吉爾吉斯斯坦總統扎帕羅夫靠攏,與俄羅斯總統普京保持了相當大的距離。
在遠離普京的同時,帕希尼揚卻與西方國家越走越近。
11月19日,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就發文表示:「我們致力於加強民主,發展我們的經濟,促進高加索地區的和平與安全。這就是亞美尼亞總理帕希尼揚和我今天坐下來討論的內容——我們將繼續擴大我們兩國之間的夥伴關係。」
然而,不只是帕希尼揚,哈薩克總統卡瑟姆若馬爾特·托卡耶夫也同樣對普京有所不滿。
今年6月份,托卡耶夫在同普京的會談當中,就當著普京的面表示不承認盧甘斯克和頓涅斯克的獨立,讓在場的普京十分尷尬。
實際上,集安組織成立於2002年5月,是由1992年簽署的獨聯體集體安全條約演變而來,目前只有俄羅斯、白俄羅斯、哈薩克、塔吉克、亞美尼亞、吉爾吉斯坦斯6個成員國,現在亞美尼亞和哈薩克都對普京有所保留,而塔吉克和吉爾吉斯坦斯在9月份還發生過邊境衝突,可以說,集安組織已經支離破碎,名存實亡。
雖然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是普京的堅定盟友,但在集安組織中也是遠遠不夠的。
為此,普京11月23日在集安組織峰會上就表示:「我提一下我們組織成員國之間的軍事技術合作在擴大的事情。在俄羅斯的倡議下成立的集安組織國家間軍事經濟委員會正積极參与這方面的活動。」
但是,由於亞美尼亞的攪局,普京的計劃只能落空了,現在連彼此間的信任都沒有,還談什麼合作呢,甚至於集安組織能不能繼續存在下去還是個問題。
不得不說,在俄烏衝突愈來愈激烈的關鍵時刻,俄羅斯太需要集安組織的支持了,沒想到卻被無情打臉,真的是讓普京很受傷啊。
而一旦亞美尼亞轉向西方國家,集安組織也就該徹底解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