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俄羅斯已從赫爾松市撤軍,但基輔仍擔心這是伏擊烏軍的「陷阱」。
烏克蘭《真理報》網站援引赫爾松市軍政府官員哈利娜-盧霍瓦(Halyna Luhova)的話寫道:「襲擊發生在11月21日中午,一枚導彈瞄準了該市的主要天然氣管道。一人死亡。這座城市繼續受到襲擊。」
這名官員還說:「截至下午3點,俄軍襲擊了該市的11處基礎設施。襲擊引發了大火,摧毀了許多房屋。至少有三人死亡,一人受傷,另一人仍被困在廢墟中。」
赫爾松市是烏克蘭南部赫爾松州首府。11月9日,俄羅斯國防部宣布在接管該市半年多、併入俄羅斯領土僅一個多月之後從該市撤出。
俄羅斯宣布從第聶伯羅河西岸撤出所有部隊和裝備。俄羅斯特別軍事行動總司令蘇羅維金將軍說,這是一個極其困難但必要的決定,以確保士兵和平民的生命不會受到基輔政權的反攻。莫斯科指責基輔計劃炸毀該市的一個水壩,造成大範圍的洪水。
觀察人士稱,俄羅斯從赫爾松撤軍是為了更好地保衛其在第聶伯羅河以東控制的剩餘領土。此外,這使俄方能夠向東部部署更多部隊。頓涅茨克前線正在發生激烈戰鬥。
赫爾松對俄羅斯和烏克蘭都具有戰略意義,因為它位於第聶伯河上,靠近黑海出海口,是一個擁有主要河流和港口的工業中心。
對俄羅斯來說,如果保住赫爾松,這片土地將成為他們進入敖德薩和尼古拉耶夫的跳板。從那裡,俄羅斯可以切斷烏克蘭通往黑海的通道,並將烏克蘭變成一個內陸國家。此外,它將使莫斯科建立一條通往摩爾多瓦分離出來的德涅斯特河地區的陸地走廊,那裡有一個主要的俄軍基地。
有了這樣的戰略意義,觀察人士認為,俄羅斯不會輕易放棄赫爾松。多位專家認為,俄羅斯的撤軍是一種戰略計算,是調動部隊為新的進攻創造前提條件的舉動。
一些觀察人士認為,俄羅斯在集結足夠的兵力後,完全可以再次控制赫爾松。但要實現這一步並不容易,而且在短時間內也無法做到,因為在冬季的幾個月里,俄軍在爭取更多領土的作戰行動中預計將面臨許多困難,西方國家為幫助烏克蘭守住這座好不容易重新奪回的城市,也將會為該國提供更多援助。
文|梁石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