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國家衛生健康委公布並開記者會說明了《關於進一步優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 科學精準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中央對進一步優化防控工作提出了20條措施,其中一些關鍵政策既考慮了疫情防控不能放鬆的基本原則,又結合了當前疫情防控實際作了適度調整。
在疫情已常態化的當下,我國絕大多數人都已接種了疫苗,防控的精準程度也已大為提高,新20條措施就是防控的進一步精準化。
對百姓影響最大的是如下這些乾貨:
1:密接、居家時間縮短
對密切接觸者,將其中的「7天集中隔離」調整為「5天集中隔離」。
對結束閉環作業的高風險崗位從業人員由「7天集中隔離或7天居家隔離」調整為「5天居家健康監測」。
高風險區外溢人員「7天集中隔離」調整為「7天居家隔離」。
這些措施都體現了對隔離的精確時間、對傳播風險精確可控的目標群體實施差別化管理;目的是最大程度地減少在疫情防控方面對涉疫群體百姓生產、生活造成的影響。
隔離對生產、生活影響較大
2:不再判定次密接。
不再判定中風險區域。
非必要不全員核酸。沒有發生疫情的地區不得擴大核酸檢測範圍。一般不按行政區域開展全員核酸檢測。
這些措施取消了無風險目標群體的管控措施,大幅減少了對龐大的社會面群眾日常生產、生活的影響,促進其正常化。
核酸檢測佔用了較大的社會資源
3:加大對疫情防控管理「一刀切」、層層加碼問題的整治和問責力度,新的規定提出,對疫情層層加碼造成嚴重後果的要依法依規嚴肅追責;相關部門要加大典型案例曝光力度,切實起到震懾作用。
這一點尤為重要,是對執行國家統一的防控政策,避免無序管控和防疫管控擴大化,做到精準防控有效落實的可靠保障;否則上面政策再好,下面落不到實處,還是白搭。
綜上所述的新20條政策調整不是簡單的政策放鬆,而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的科學、精準防疫。因為現在的疫情的病原體主要是奧密克戎變異株,其毒性、致病性和致死率都極低,只是傳播性加快了,也就是說,現在的新冠感染重症和死亡的比例都極低,重點抓好人民群眾防控意識和措施教育比硬性隔離、防堵的作用更大、更重要。
做好群眾防護宣傳很重要
讓我們一起做好自我防護,視之為常態化生活之必須,則病毒雖在、卻與我等無礙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