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發揚鬥爭精神 | 人民觀點

2022年11月01日16:28:17 國際 1797

堅持發揚鬥爭精神

——前進道路上必須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則⑥

本報評論部

敢於鬥爭、敢於勝利,是黨和人民不可戰勝的強大精神力量。黨和人民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通過鬥爭取得的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寄託著中華民族的夙願和期盼,凝結著中國人民的奮鬥和汗水,是一項偉大而艱巨的事業,前途光明,任重道遠

在黨的二十大第二場「黨代表通道」上,山東省港口集團高級別專家張連鋼代表回憶,在國外考察自動化碼頭技術時不能下車、不讓拍照,國外專家斷言「你們要自主研發,成功的概率就是零」,這極大激發了他們自主研發的鬥志,最終攻克了自動化碼頭的核心技術;中鐵十九局三公司南充高速公路項目部副經理李紹傑代表介紹,在打通蘭渝鐵路胡麻嶺隧道最後特殊地層的173米時,每前進不到1米就會遇到塌方,很多國外專家到現場看過都說「不可能完成」,李紹傑所在的項目團隊花了整整6年終於完成這項施工任務……令人振奮的故事,彰顯了中國共產黨人在困難面前不低頭、艱險面前不退縮、重任面前不懈怠的鮮明品質。

堅持發揚鬥爭精神 | 人民觀點 - 天天要聞

作業中的山東港口青島港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10月16日攝)。新華社記者李紫恆攝

敢於鬥爭、敢於勝利,是黨和人民不可戰勝的強大精神力量。黨和人民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通過鬥爭取得的。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明確了前進道路上必須牢牢把握的「五個重大原則」,其中一個原則就是「堅持發揚鬥爭精神」。實現偉大夢想,必須進行偉大鬥爭。奮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必須增強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志氣、骨氣、底氣,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壓,知難而進、迎難而上,統籌發展和安全,全力戰勝前進道路上各種困難和挑戰,依靠頑強鬥爭打開事業發展新天地。

黨的百年奮鬥史就是一部偉大鬥爭史。建立中國共產黨、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改革開放、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都是在鬥爭中誕生、在鬥爭中發展、在鬥爭中壯大的。從「紅軍不怕遠征難」的豪邁,到「拚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幹勁,從「我是黨員我先上」的堅定,到「千難萬險不退縮」的勇毅,中國共產黨人始終堅持發揚鬥爭精神,始終敢於挺身而出、迎難而上,團結帶領億萬人民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在百年奮鬥征程中,中國共產黨錘鍊了不畏強敵、不懼風險、敢於鬥爭、敢於勝利的風骨和品質。這種風骨和品質,成為黨鮮明的特質和特點。

惟其艱難,方顯勇毅。新時代這十年,我們遭遇的風險挑戰風高浪急,有時甚至是驚濤駭浪,其複雜性嚴峻性前所未有。面對這些影響黨長期執政、國家長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突出矛盾和問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審時度勢、果敢抉擇,銳意進取、攻堅克難,團結帶領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擼起袖子加油干、風雨無阻向前行,義無反顧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堅持同貧困落後作鬥爭,我們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堅持同環境污染作鬥爭,我們推動生態環境保護髮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堅持同新冠肺炎疫情作鬥爭,我們經受住了一場艱苦卓絕的歷史大考;堅持同黨內腐敗和作風問題作鬥爭,我們推動反腐敗鬥爭取得壓倒性勝利並全面鞏固……事非經過不知難,成如容易卻艱辛。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不是天上掉下來的,而是通過不斷鬥爭取得的。

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罷艱險又出發。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寄託著中華民族的夙願和期盼,凝結著中國人民的奮鬥和汗水,是一項偉大而艱巨的事業,前途光明,任重道遠。全黨必須清醒認識前進道路上進行偉大鬥爭的長期性、複雜性、艱巨性,時刻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警示:「我們面臨的各種鬥爭不是短期的而是長期的,至少要伴隨我們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全過程」。只要全黨堅定歷史自信、增強歷史主動,堅守初心使命、傳承紅色基因,繼續發揚擔當和鬥爭精神,以狹路相逢勇者勝的氣概,在機遇面前主動出擊,在困難面前迎難而上,在風險面前積極應對,團結帶領億萬人民勇毅前進,就一定能戰勝前進道路上的一切艱難險阻。

2021年4月25日上午,正在廣西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來到紅軍長征湘江戰役紀念館,參觀「血戰湘江突重圍」展陳。回望紅軍浴血奮戰、突破湘江的革命歷史,習近平總書記堅定地說:「我們對實現下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應該抱有這樣的必勝信念。困難再大,想想紅軍長征,想想湘江血戰。」我們黨依靠鬥爭創造歷史,更要依靠鬥爭贏得未來。把握新的偉大鬥爭的歷史特點,發揚鬥爭精神、增強鬥爭本領,堅定信心、同心同德,埋頭苦幹、奮勇前進,我們必能不斷奪取新時代偉大鬥爭的新勝利,不斷譜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篇章。

(本系列評論到此結束)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未來100年,韓國人口或銳減八成! - 天天要聞

未來100年,韓國人口或銳減八成!

近日,韓國智庫「半島未來人口研究院」發布報告稱,若當前超低生育率持續,到2125年,韓國總人口或將銳減85%,為753萬人左右。韓國社會將呈現「倒金字塔式」結構。已成定局近年來,韓國的超低生育率持續引發關注。去年,韓國的總和生育率僅為0.75,為全球最低。「半島未來人口研究院」通過分析生育率、死亡率和移徙率來預測...
特朗普用加稅逼75國簽約,唯獨中國是個特例 - 天天要聞

特朗普用加稅逼75國簽約,唯獨中國是個特例

在特朗普留下的90天關稅緩衝期即將結束之際,美國政府又有動作,想要在這之前同一系列國家簽署關稅協議,從而繞開特朗普將要落地的「最嚴厲關稅」威脅。 這裡面的玄機可不少。首先,美國在這次貿易博....
當白宮忙於關稅博弈,中國電力產業正突圍狂飆 - 天天要聞

當白宮忙於關稅博弈,中國電力產業正突圍狂飆

當白宮還在關稅談判桌上與世界各國吵得面紅耳赤,這邊中國電力產業已經踩足油門,把全球能源賽道遠遠甩在身後。美國這算盤打得叮噹響,對外盯著伊朗石油,對內狂砍新能源補貼,一門心思護著頁岩氣生意。結果呢?特斯拉股價跟著坐過山車,全國電網還像盤散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