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由吉爾吉斯斯坦「核心思想」專家倡議中心聯合吉爾吉斯斯坦絲路新觀察全媒體舉辦的中吉關係30年圓桌會議在比什凱克舉行。此次圓桌會議主題為《吉中雙邊關係現狀、問題與發展前景》。圓桌會議圍繞建交30年來中吉兩國在政治、經濟、文化、教育及國際多邊框架內取得的發展成就以及雙邊關係的發展前景等議題展開。>>> 吉國多領域專家為中吉合作和友誼建言獻策
本文為圓桌會議報告之二——《吉中建交30年背景下雙邊關係前景展望》,作者為吉爾吉斯斯坦(簡稱:吉)國際問題專家巴伊卡達姆·庫拉馬耶夫。
本文由作者獨家授權絲路新觀察全媒體編譯、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譯文如下:
吉積极參与中國倡議 獲共贏發展
眾所周知,2022年是吉中建交30周年。1992 年吉宣布獨立後,中國承認吉為獨立國家。30年間,兩國一直本著睦鄰友好、合作共贏的原則發展兩國關係。
2001年,吉與俄羅斯、哈薩克、塔吉克、烏茲別克和中國共同成立了上海合作組織,其主要目標是解決邊界問題和維護地區安全。目前,上合組織成員國之間合作領域已經拓展至經貿、文化和人道主義等方面,不僅具有地區意義,且具有全球意義。
除在上合組織框架內的合作外,吉還積极參与共建「一帶一路」項目,該倡議為中國以及其他數十個參與國提供了巨大的經濟發展機會。
此外,中吉烏鐵路建設將使吉能夠改善國內交通基礎設施,提升過境運輸潛力;同時也使得吉有機會獲得出海口,廉價的鐵路運輸有利於將貨物出口至中國,甚至更遠的地區。
中國是吉最重要的投資者。新南北公路、比什凱克市政路網改造等項目都由中國投資或贈款得以實施。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是吉重要的戰略夥伴和鄰國,在世界經濟困難時期,繼續發展睦鄰友好、互利共贏的關係對我國來說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
另外,值得強調的是,吉在中國台灣問題一貫支持一個中國原則,這一立場從未變化。
庫拉馬耶夫建議:
1)發展與中國經濟關係的優先項目之一是在邊境地區建立貿易和物流中心。該項目將為跨境貿易發展、增加當地人口就業提供機會;
2)從中國到吉爾吉斯斯坦鋪設互聯網光纖,以便促進吉數字化發展;
3)鑒於吉擁有相對廉價的電力供應,可引入中國技術建造電池和充電器生產企業,用於發展新能源汽車等行業,這些行業目前在中國發展非常強勁;
4)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得益於稅收政策數字化和透明化。在中國,由於數字技術的應用,幾乎已經很少使用現金,街頭的商戶都有自己的收付款二維碼,這有效打擊了影子經濟,中國企業可以參與到吉國的數字經濟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