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歷史的今天——喜劇演員獲諾貝爾獎

2022年10月09日01:00:23 國際 1575

10月9日,歷史的今天——喜劇演員獲諾貝爾獎 - 天天要聞

1

2009年10月9日 奧巴馬以外交努力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中新網2009年10月9日電 據法新社報道,諾貝爾獎評審委員會9日宣布,美國總統奧巴馬獲得2009年度諾貝爾和平獎。

挪威諾貝爾獎評審會主席托爾比約恩·亞格蘭(ThorbjoernJagland)表示,將諾貝爾和平獎頒發給奧巴馬,是表彰他「在加強國際外交及各國人民之間合作上,做出了非凡的努力。」

諾貝爾獎評審會稱,美國總統奧巴馬因「為增強國際外交及各國人民間的合作做出非同尋常的努力」而被授予2009年度諾貝爾和平獎。奧巴馬作為首任非裔美國人總統,2009年1月上任以來,一直致力於推進中東和平進程,並呼籲核裁軍

10月9日,歷史的今天——喜劇演員獲諾貝爾獎 - 天天要聞


2

2006年10月9日 北朝鮮在咸鏡北道進行地下核試驗,為第九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

2006年10月9日,北朝鮮在咸鏡北道進行地下核試驗,為第九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

報道說,這次核試驗是在科學計算的基礎上進行的。核試驗沒有發生「像放射能泄露這樣的危險」。

10月9日,歷史的今天——喜劇演員獲諾貝爾獎 - 天天要聞

3

1997年10月9日 義大利喜劇演員達里奧·福榮獲諾貝爾獎

1997年10月9日13時,瑞典皇家科學院莊嚴宣布,1998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是義大利喜劇演員達里奧·福。

達里奧·福,火車站站長的兒子,1926年3月24日生於義大利北部隆巴迪大區瓦雷塞省瓦爾特拉瓦里奧鎮,布雷拉學院建築系畢業。1954年6月23日與弗蘭卡·拉梅結婚,次年生下獨子雅科波。早年喜歡聽家鄉人講故事,並在乘坐去米蘭上學的慢車上模仿他們,講述自己喜歡的故事。後來師從帕連蒂·列科克,逐漸走上了喜劇演員和創作生涯。他著有47部喜劇,出版了11集喜劇作品集,導演過80部喜劇作品,還創作了60首歌。他喜歡玩電動撞球,害怕汽車和飛機,自己不會開汽車。

達里奧·福系義大利歷史上第六位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

10月9日,歷史的今天——喜劇演員獲諾貝爾獎 - 天天要聞



4

1993年10月9日 火焰山腹地發現千年乾屍

1993年10月9日,在新疆著名的火焰山腹地,考古工作者發掘出10餘具2000多年前的古乾屍,他們全都身著毛皮衣服、鞋子和新奇的毛氈高帽。這批墓葬文物豐富而珍貴,出土了一批在新疆尚屬首次發現的珍貴文物。最早的豎琴、完整葡萄藤、泥制吹風管和刻有各類動物圖案的木筒成為最大的亮點

在位於烏魯木齊東約300公里的鄯善縣,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不久前又對吐峪溝兩側戰國時期的26座墓葬作了搶救性發掘,出土了大量的陶、木、銅、石器隨葬品,這批墓葬是已發掘的蘇貝希古墓群中保存最好的,出土文物豐富而珍貴。

主持這次發掘的考古專家認為,這些墓所葬的人是西漢以前居住於吐魯番盆地的古代車師國人,車師是秦漢時期西域16國之一。這批墓葬是已發掘的蘇貝希古墓群中保存最好的,出土文物豐富而珍貴,對研究車師歷史文化和西域當時的服飾、醫藥、農牧生產等,均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10月9日,歷史的今天——喜劇演員獲諾貝爾獎 - 天天要聞

5

1986年10月9日 前蘇聯科學家揭開龍捲風的奧秘​

1986年10月9日,前蘇聯科學家揭開龍捲風的奧秘。

莫斯科理論和實驗物理學研究所的科學家成功地揭示了龍捲風的秘密,龍捲風的破壞規模可與核爆炸相比。他們提出的關於龍捲風內引力——熱過程的理論不僅揭示了這一大氣特殊現象的性質,還可成為解決動力問題的關鍵。

新理論的作者、技術學博士維克托·庫申查明,龍捲風不是如以前人們認為那樣的「塵埃魔王」,它的漏斗狀漩渦是呈螺旋狀的雨。漩渦內部的旋轉達到超聲速。據科學家計算,當漩渦直徑為兩百米時,龍捲風中漩流功率達到三萬兆瓦,這相當於十座巨大電站的功率。

出現龍捲風之前先形成氣旋,氣旋是冷的和熱的大氣鋒相撞時產生的。如果氣旋在途中遇到積有許多雨的雷電雲、河流和湖泊時,水即被氣旋收走,變成神速的漩流。根據物理學定律可知,這樣形成的龍捲風漏斗形漩渦會上升到寒冷的大氣上層。水在這裡很快結冰,從而釋放出能量。蘇聯科學家的新觀點促使人們考慮獲得嶄新的動力的可能性。



6

1948年10月9日 丘吉爾提出三環外交​

1948年10月9日,丘吉爾提出三環外交。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英國走向衰落。前首相丘吉爾極力想恢復大英帝國的昔日榮耀,於1948年10月9日在保守黨年會上提出三環外交。第一環是英聯邦,包括英國及其自治領、殖民地。第二環是英語世界,包括英、美、加拿大等講英語的國家。第三環是聯合起來的歐洲。

這3個大環一旦連結一起,就沒有任何力量敢於向他挑戰。而英國恰恰居於三環的交接點,起著重要作用。丘吉爾這一外交戰略的提出,表明英國不僅要依靠英聯邦的力量,而且要藉助美國和西歐的力量來恢復它過去的國際地位。三環外交是戰後英國政府的基本外交方針,但它並未能防止英國地位的下降。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加拿大總理卡尼將與特朗普會面談論兩國貿易及關係 - 天天要聞

加拿大總理卡尼將與特朗普會面談論兩國貿易及關係

加拿大總理卡尼已於當地時間5月5日抵達美國,將與美國總統特朗普舉行會晤。談及此次訪美行程,卡尼近日在其獲得連任後召開的首次記者會上表示,雙方會見的重點議題將是當前的貿易壓力和加美之間「更廣泛的未來經濟和安全關係」。加拿大自由黨在4月28日舉行的第45屆聯邦眾議院選舉中獲勝,成為眾議院第一大黨,身為自由黨領...
第四輪伊美核問題談判預計5月11日舉行 - 天天要聞

第四輪伊美核問題談判預計5月11日舉行

伊朗努爾新聞網當地時間6日援引消息人士消息報道,第四輪伊朗與美國核問題談判將於5月11日在阿曼首都馬斯喀特舉行。目前伊朗外交部暫未證實此消息。5日,伊朗外交部發言人巴加埃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第4輪伊美核問題間接談判的推遲是基於調停方阿曼的提議,各方正在等待阿曼的後續安排。(總台記者 李健南) 2025中央廣播...
信長星許昆林會見中國銀行董事長葛海蛟 - 天天要聞

信長星許昆林會見中國銀行董事長葛海蛟

5月6日,省委書記信長星、省長許昆林在南京會見中國銀行董事長葛海蛟。信長星、許昆林對葛海蛟一行表示歡迎,對中國銀行長期以來給予江蘇發展的支持幫助表示感謝。
外交部:中方歡迎歐洲理事會主席和歐盟委員會主席適時聯袂來華 - 天天要聞

外交部:中方歡迎歐洲理事會主席和歐盟委員會主席適時聯袂來華

來源:中國新聞網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5月6日主持例行記者會。有記者提問:今天是中國和歐盟建交50周年紀念日,你如何評價中歐關係過去50年的發展?對雙方關係未來發展有何期待?林劍:1975年5月,時任國務院總理周恩來同來訪的歐洲經濟共同體委員會副主席索姆斯爵士舉行會見,宣布中歐建交的決定,這是當時國際關係中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