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克里米亞大橋突發爆炸性事故,或有太多巧合

2022年10月08日22:44:21 國際 1080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克里米亞大橋突發爆炸性事故,或有太多巧合 - 天天要聞

守望幸福家園,守望中國平安,守望世界和平。歡迎關注每日守望。今天,10月8日,國慶長假剛剛結束,沒想到,俄烏衝突再次傳來讓人擔憂的消息,橫跨刻赤海峽克里米亞大橋突發爆炸性事件,火光衝天,濃煙蔽日……

此消息一出,立即引發輿論廣泛關注——

據多家俄媒報道,當地時間8日清晨,在橫跨刻赤海峽的克里米亞大橋鐵路上,一節裝有燃料的火車油罐車廂起火,多節貨運車廂受損。

為安全起見,不得不暫停鐵路公路交通運輸,全線處於中斷狀態。

同日,烏克蘭武裝部隊空軍新聞處在其社交賬號發布消息稱,8日早上,克里米亞大橋鐵路支線的燃料罐發生嚴重火災,部分道路被毀。

目前,事故救援調查工作已經展開。那麼,透過滾滾的濃煙,我們應該看清哪些真相?就守望觀察室分析,起碼有這樣10個細節值得我們的關注和思考——

巧合之一:北溪事件的調查剛剛指向美軍偵察機,克里米亞大橋發生離奇爆炸性火災,純屬巧合還是轉移視線?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克里米亞大橋突發爆炸性事故,或有太多巧合 - 天天要聞

普京剛剛過完70歲的生日,但美西方似乎並不想讓普京過得很舒服,因此,不好的事件總是接二連三地找上門來。

其中,北溪天然氣管道相繼被爆事件,讓普京可謂傷透了腦筋,幾番調查之後終於有了最新進展:在北溪管道被炸前和被炸後,美軍機都曾出現在相關海域。

首先,來看看路透社的爆料指出,在「北溪」管道第一次出現泄露時,美軍一架偵察機就曾在相關海域附近活動。

為什麼到達該海域?路透社並沒有明說,但將北溪管道泄露與美軍機出現聯繫在一起,想要表達的意思已經不言自明。

其次,再來看看俄媒此前曾報道,在事故發生前,美軍機艦就曾多次在事故海域附近活動。

對於美軍偵察機出現在相關海域,美國在最新情況出來之後,迅速作出回應並承認這一事實,不過,美國一如既往地辯稱,與「北溪」管道泄漏事件「無關」,相關軍機只是例行性飛行。

其實,美國說什麼 並不重要。因為沒有任何原因能解釋美軍機「事前事後」均出現在「現場」,即使美國有千條理由,也沒有人會相信任何理由。

何況根據現有的調查結果來看,能夠對水下近百米的堅固管道進行爆破襲擊,普通的恐怖組織根本不具備相應的能力,那麼,這個世界是誰能具備這樣的能力,且具備這樣的膽量?相信很多人的心裡已經有了答案。

更有意思的是,那邊,北溪管道被炸的矛頭越來越聚焦在美國身上時,這邊,作為俄羅斯對烏特別軍事行動最重要的「運輸幹線」突然發生爆炸性的火災。

不得不說,這兩件事情也很巧合。那麼,我們需要搞清楚的是,究竟純屬巧合還是有人故意操縱指使?

起碼美國和烏克蘭有這樣的作案動機,一是可以讓俄羅斯「四面楚歌」,遭遇越來越多的矛盾困難;二是可以有效轉移俄羅斯對北溪管道事件的深入調查;三是可以打亂俄羅斯特別軍事行動的節奏;四是可以進一步打壓俄羅斯國際地位並鞏固美國霸權。

巧合之二:俄羅斯的汽車爆炸事件與克里米亞大橋爆炸事件是否有關聯?是否是巧合?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克里米亞大橋突發爆炸性事故,或有太多巧合 - 天天要聞

守望觀察室為什麼要在這個時候,把發生在一個多月前的俄羅斯莫斯科州一起汽車爆炸聯繫起來?

起碼有這樣3個原因:

一是,這兩起事件都是看似偶然的爆炸事件,不同的是,前一個是汽車爆炸事件;今天發生的是火車油罐車廂,手段都是一樣的,只不過發生的地點和載體不同。

同一作案手段完全可以在不同載體上實施,這是完全符合作案邏輯的。

二是,兩者都是俄羅斯的重要目標,無論是在8月21日汽車爆炸事故中身亡的俄知名社會學家亞歷山大·杜金的女兒、政治學家、記者達莉婭·杜金娜,還是克里米亞大橋,都是俄羅斯的重要保護對象。亞歷山大·杜金是普京智囊團重要成員,堪稱普京的「大腦」;克里米亞大橋不僅是俄羅斯向一線的鋼鐵運輸線,還是對克里米亞宣示主權的重要象徵。

其三,據美國情報機構最新調查發現,俄羅斯汽車爆炸事件正是烏克蘭所為,並事先並沒有通知美國。聲稱,如果烏方事行徵求美國意見,肯定會被叫停。或許,這正是烏方事先不通報美國的原因所在。

那麼,誰會對克里米亞的破壞最感興趣,誰會從中受益,這答案不用猜,全都寫得明明白白。誰了他,還有誰?

巧合之三:克里米亞大橋為什麼在俄烏衝突持續升級的關鍵時刻發生?難道又是巧合?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克里米亞大橋突發爆炸性事故,或有太多巧合 - 天天要聞

從以上這幅熊熊大火的動圖可以看出,橋墩之上,一輛看上去大約七八節車廂的列車中部被大火包裹,另一邊卻看見頭,並不知道整列火車到底有多少節車廂。由此可以推斷是列車頭部或尾部車廂發生了爆炸性事故。

更重要的是,此事發生在克里米亞大橋之上。因其戰略位置重要,所以這起事故平添了更多神秘色彩,也顯然不那麼「單純」。

公開資料顯示,克里米亞大橋是一座鐵路、公路兩用橋,又叫刻赤海峽大橋,全長19公里,跨海部分7.5公里。從俄羅斯塔曼半島的克拉斯諾達爾到烏克蘭克里米亞半島的刻赤,大橋的建成結束了兩岸交通僅靠汽車渡輪接駁俄羅斯卡夫卡茲港和克里米亞共和國克雷姆港的歷史。因此,是連接俄羅斯本土和克里米亞的交通命脈。2018年5月開通,俄羅斯總統普京出席開通儀式。

在烏俄衝突前,克里米亞大橋從未發生過此類爆炸事件;在俄羅斯特別軍事行動中,克里米亞大橋更是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成為俄羅斯向主要戰略方向組織後勤保障與兵力輸送的關鍵樞紐。

正因其戰略地位極其重要,克里米亞大橋越來越成為俄烏雙方對峙爭奪的焦點所在。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今年8月,克里米亞大橋附近傳出爆炸聲,刻赤市啟動防空系統

也就是說,該大橋建成4年時間,從來沒有發生過此類爆炸事件,然而,偏偏在今年8月、10月短短兩個多月時間內就發生兩起此類事件,並且從社交媒體上流傳的視頻顯示,8月份的爆炸事件上伴隨著爆炸聲,一枚看似導彈的物體劃破夜空。

此後不久,烏克蘭總統辦公室主任顧問波多利亞克今年8月接受採訪時稱,克里米亞大橋是烏克蘭武裝力量的合法打擊目標。

「如果俄羅斯通過克里米亞大橋的路線增援物資和裝備,一旦出現機會,烏克蘭一定會攻擊克里米亞大橋。」烏克蘭國家安全與國防委員會秘書達尼洛夫等烏克蘭高官同樣發出過此類威脅。

巧合之四:烏克蘭空軍官宣「一切都將屬於烏克蘭」,烏總統辦公室主任聲稱「僅僅是一個開始」。這是挑釁還是巧合?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克里米亞大橋突發爆炸性事故,或有太多巧合 - 天天要聞

克里米亞大橋突發大火,烏空軍賬號幾乎在第一時間發文:一切都將屬於烏克蘭!

顯然,這既是示威,更是公然的挑釁,其中伴隨著掩飾不住的幸災樂禍。「早上在克里米亞大橋,油罐車著火。部分道路被摧毀!一切都將屬於烏克蘭!」據烏克蘭國家通訊社8日最新報道,烏克蘭空軍在社交媒體Telegram上的賬號發布上述內容。

從其發布的內容可以看出,烏空軍雖然沒有直接說明「此事是誰幹的」,但從其囂張的態度可以看出個中的「奧秘」。這對俄羅斯來說,相當於往傷口撒鹽。

不僅如此,另據烏克蘭獨立通訊社報道,烏總統辦公室主任顧問波多利亞克8日表示,克里米亞大橋事件僅僅是一個開始。

更讓俄羅斯「心痛」的事,或許還在後果,當然,還有更多更大的危險等待著俄烏雙方。

【畫外音】簡單說幾句話。

1.不了了之,大概是此事的最究結果

當地時間8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就克里米亞大橋緊急事件下令成立政府委員會。克里米亞當局官員也表示,受損的克里米亞大橋路段將被修復,烏克蘭方面應對此承擔責任。

查,肯定得查,這是俄羅斯必須要做的事。然而,查出結果之後又能怎麼辦呢?該俄羅斯乾的事兒,還是俄羅斯干。幾乎沒有任何地方幫助俄羅斯維權,所有的爛攤子都得俄羅斯自己收拾。

2.俄烏衝突將持續升級,對俄烏雙方的考驗會越來越大,傷害也會越來越大

時至今日,雙方交戰的「受傷」程度越來越大,烏克蘭失去東部4地,但從目前情況來看,烏克蘭加強對這些地方的打擊,且目前已「小有收穫」。

俄羅斯從公投到批准烏東入俄,但在軍事衝突中仍然出現了不少敗局,特別是在地面戰爭中,烏克蘭仍然保持著優勢。

雖然結果仍然是俄羅斯獲勝的概率更大,但過程似乎越來越艱難,俄羅斯付出的代價也會越來越大。

3.戰爭沒有贏家,和平才是時代主題,美西方已經惹火燒身,面臨戰爭的危險正在增加

在戰爭面前,誰也不能獨善其身。從古至今,這個真理都沒有改變。但戰爭也從來沒有走遠過。

據最新消息,這起事故已造成3人死亡,現場爆炸的汽車車主信息公布為一邊民;全俄保險公司聯盟初步估計,克里米亞大橋爆炸起火或造成2億(約合人民幣2318萬元)至5億盧布(約合人民幣5796萬元)損失……

真理都在射程內,但傷害也在射程內。從過程來看,世界在某一個階段或許是不公平,但從最終結果來看,世界也是很公平的!

作惡者必自斃。這就是世界上最大的公平!

最後,再來看一組現場照片: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克里米亞大橋突發爆炸性事故,或有太多巧合 - 天天要聞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克里米亞大橋突發爆炸性事故,或有太多巧合 - 天天要聞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克里米亞大橋突發爆炸性事故,或有太多巧合 - 天天要聞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克里米亞大橋突發爆炸性事故,或有太多巧合 - 天天要聞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克里米亞大橋突發爆炸性事故,或有太多巧合 - 天天要聞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近東救濟工程處:加沙超6.6萬名兒童嚴重營養不良 - 天天要聞

近東救濟工程處:加沙超6.6萬名兒童嚴重營養不良

聯合國近東巴勒斯坦難民救濟和工程處6日發表聲明稱,由於以色列關閉過境點並阻止救援物資進入加沙地帶長達兩個多月,該地帶超過66000名兒童嚴重營養不良,「數十萬巴勒斯坦人每兩三天只能吃到一頓飯」。 加沙地帶媒體辦公室近期表示,以軍今年3月關閉了通往加沙地帶的過境點,禁止食品、救援物資、醫療援助進入,當地人道主...
印度斷水惹眾怒,巴基斯坦迎來多個強援,中方給出2個承諾 - 天天要聞

印度斷水惹眾怒,巴基斯坦迎來多個強援,中方給出2個承諾

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按鈕,方便以後持續為您推送此類文章,同時也便於您進行討論與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們堅持創作的動力~5月初,印度宣布暫停履行《印度河用水條約》,並實際切斷了從伯格利哈爾大壩流向巴基斯坦的水源。
五角大樓要裁一批四星上將 - 天天要聞

五角大樓要裁一批四星上將

2月13日,在比利時布魯塞爾,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思在發布會上講話。新華社記者彭子洋攝 新華社北京5月6日電 美國國防部長皮特·赫格塞思5日指示現役美軍裁減20%的四星上將,稱這一波裁員將謹慎但「迅速」開展。
長和獲准出售巴拿馬運河港口以外的港口?外交部:這一報道沒有根據 - 天天要聞

長和獲准出售巴拿馬運河港口以外的港口?外交部:這一報道沒有根據

5月6日,外交部發言人林劍主持例行記者會。有記者提問,有媒體稱,長和獲准出售巴拿馬運河港口以外的港口。請問中方有何評論?林劍表示,這一報道沒有根據。我願重申,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已經表示,高度關注有關交易,將依法進行審查,交易各方不得採取任何方式規避審查,未獲批准前,不得實施集中,否則將承擔法律責任。...
專家分析丨機場遭襲後以色列為何提報復伊朗?美伊核談判「卡」在哪裡? - 天天要聞

專家分析丨機場遭襲後以色列為何提報復伊朗?美伊核談判「卡」在哪裡?

在本-古里安國際機場遭到胡塞武裝導彈襲擊後,5月4日,以總理辦公室發表聲明稱,以色列將對胡塞武裝及其盟友伊朗進行報復。以色列為什麼還要專門提到伊朗?伊朗又是如何看待來自以色列的威脅?伊朗判斷來自以色列軍事打擊可能性存在寧夏大學中國阿拉伯國家研究院教授 牛新春:當下,伊朗認為以色列對伊朗核設施或本土實施軍...
蘇丹港連續第三天遭空襲 機場、市區未能倖免 - 天天要聞

蘇丹港連續第三天遭空襲 機場、市區未能倖免

當地時間5月6日,蘇丹東部港口城市蘇丹港的機場、港口與城區再次遭到蘇丹快速支援部隊的空襲。總台記者獲悉,6日凌晨,蘇丹港的沿海碼頭出現巨大爆炸,多個儲油罐失火燃燒。蘇丹港機場附近區域也遭到轟炸,現場有濃煙升起,導致機場暫時關閉,航班停飛。空襲還造成市區一家酒店受損,這家酒店靠近蘇丹武裝部隊總司令布爾漢...
特朗普情緒突然失控,就在眾目睽睽之下,語無倫次扯到中國身上 - 天天要聞

特朗普情緒突然失控,就在眾目睽睽之下,語無倫次扯到中國身上

在空軍一號上,特朗普面對記者採訪情緒突然失控。一番語無倫次後再次將話題扯到了中國身上!起因是結束了周末度假的特朗普乘坐專機返回華盛頓白宮,按慣例這個時候都會有記者採訪。沒想到這次直接破防,怒噴《華爾街日報》太壞了,還稱其是「圍著中國轉,坑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