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能源危機加劇!波蘭民眾排隊搶購煤炭,還有人大發「國難財」

2022年09月26日19:26:24 國際 1096

制裁從來都是一把「雙刃劍」,更不要說西方的制裁對象,是這個世界上最配得上「地大物博」的國家。

隨著歐盟不斷對俄制裁加碼,歐洲能源危機正在不斷加劇。也正是危機的不斷加劇,一出出鬧劇正在歐洲上演。

歐洲能源危機加劇!波蘭民眾排隊搶購煤炭,還有人大發「國難財」 - 天天要聞

本月伊始,俄羅斯以「設備故障」為由,宣布關停北溪1號天然氣管道,恢復時間待定。

雖然歐盟此前已經未雨綢繆,出台「節約天然氣計劃」,要求各成員國減少天然氣使用量,並在冬季前將儲氣罐存儲水平填充至85%以上,但當俄羅斯正式決定「斷氣」後,還是讓歐洲倍感壓力。

畢竟,自二戰結束以來,俄羅斯(蘇聯)一直是歐洲的主要能源供應國,這種能源依賴關係,不是說擺脫就能擺脫得了的。任何進程都需要以時間為基礎。

各歐盟成員國現在都面臨嚴峻的現實:沒有俄羅斯的天然氣供應,即將來臨的冬天如何度過。

而對於普通歐洲人來說,缺少天然氣就意味著取暖需求無法得到保證。今年的冬天,很可能是他們中很多人生命中「最冷的冬天」。

歐洲能源危機加劇!波蘭民眾排隊搶購煤炭,還有人大發「國難財」 - 天天要聞

在這樣的背景下,煤炭在歐洲也成了搶手貨。

從8月底開始,不少波蘭民眾開著私家車來到煤礦前購買燃料。有年紀較大的買家表示,當前的局勢比蘇聯解體時還要糟糕,數百萬戶波蘭家庭都在面臨冬季「無煤可用」的窘境。

到了本月中旬,由於一連好幾個月買不到煤,一些波蘭民眾只能前往鄰國捷克搶購煤炭。

波蘭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其同時也是歐盟最大的產煤國,年產量超過5000萬噸。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國內煤炭產量巨大,波蘭民眾為什麼還要排隊買煤?

原因還是與對俄制裁有關。

雖然波蘭年產煤炭超過5000萬噸,但這些煤炭很少出售給個人,而是賣給發電廠(80%的電力來自煤炭發電)。

波蘭每年進口大約1200萬噸煤炭用於零售,由於俄羅斯煤炭量大價廉,其中有約800萬噸煤炭是從俄羅斯進口

歐洲能源危機加劇!波蘭民眾排隊搶購煤炭,還有人大發「國難財」 - 天天要聞

但隨著波蘭加入西方對俄制裁陣營,俄羅斯煤炭也被拉入了制裁清單當中,最終導致波蘭民眾有錢也買不到煤炭的窘境。

更加糟糕的是,一些波蘭不法商人甚至還藉機發起了「國難財」。

波蘭當地媒體Polsat新聞日前報道稱,一位西里西亞省扎維爾切縣的居民預定了3噸煤炭,賣家親自開車送貨上門。

起先這位居民還覺得賣家服務態度不錯,可下了幾場雨之後,這些「煤」竟然掉色了,最後發現這些壓根就不是煤炭,而是一顆顆被染了色的石頭。

報道中還提到,最近煤炭詐騙案件在波蘭屢有發生,除了上述「假煤」事件,還有人付了錢之後連貨都沒有收到,賣家收了錢之後便迅速消失。

歐洲能源危機加劇!波蘭民眾排隊搶購煤炭,還有人大發「國難財」 - 天天要聞

對於頻發的煤炭詐騙案件,波蘭警方表示,建議民眾從正規渠道購買煤炭,避免上當受騙。

但問題在於,由於不少民眾開車堵在煤礦門口煤礦買煤,波蘭政府已要求國內煤礦禁止向個人銷售煤炭,而正規市場上的煤炭又很難買到,民眾只能從來歷不明的渠道購買煤炭。

事實上,在不少歐盟國家,不光是煤炭,就連樹枝都已經成了搶手貨。也難怪有人調侃,如果能源危機進一步加劇,歐洲人就真得去挪威的森林砍樹了

如果歐洲最終擺脫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那麼往後俄羅斯「能源武器」的威力將會被極大削弱。

歐洲能源危機加劇!波蘭民眾排隊搶購煤炭,還有人大發「國難財」 - 天天要聞

但是,歐洲向這個目標踏出的第一步是困難的,且邁向這一目標的每一步都是困難的

如果僅僅是為了所謂的「政治正確」這麼做,代價的確有點大。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探尋跨區域非法獵捕野生動物治理鑰匙 - 天天要聞

探尋跨區域非法獵捕野生動物治理鑰匙

被不起訴人的住所地和違法行為地均在不同的州、市甚至不同的省份,如何落實行政處罰?日前,貴州省玉屏侗族自治縣檢察院通過向異地行政機關制發檢察意見書,並以辦案為契機,實現湘黔四地聯動會簽行刑反向銜接工作協作機制,為一起跨區域涉非法狩獵行刑反向銜接案件畫上圓滿句號。
科技讓高原老人安享晚年生活 - 天天要聞

科技讓高原老人安享晚年生活

自2024年7月以來,拉薩市城關區已為1263名高齡、空巢、失能等特殊困難老人家裡配備了護理床、制氧機以及床頭「一鍵呼叫」等智能設備,這些設備的數據都會連接到市級智慧養老數據聚合平台,實現統一管理,為老人們的生活提供便利與安全保障。
2021年,貴州一男子靠養牛發家致富,年收入高達700多萬 - 天天要聞

2021年,貴州一男子靠養牛發家致富,年收入高達700多萬

2021年,貴州一男子憑藉一手獨特的養牛方法,養殖一頭牛他就能凈賺一萬多元,更讓人嘖嘖稱奇的是,他還巧妙地運用自己的智慧,創立了一套以養牛為主的立體循環農業模式,通過使用這種模式,他的年收入高達700多萬元,那麼他的這套養牛方法究竟有何獨特之處呢?
拉林鐵路守望者:在雪域「天路」托起365個「扎西德勒」 - 天天要聞

拉林鐵路守望者:在雪域「天路」托起365個「扎西德勒」

「回溯至2021年,青藏鐵路拉林線開通之際,我便投身到這條線路的工作當中,能夠深度參與拉林鐵路的運營,這份榮耀始終在我心間熠熠生輝。」4月1日,西藏自治區黨委宣傳部攜手青藏鐵路集團公司,於拉林鐵路共同開啟「坐著高鐵看中國·尋訪藏家桃花源」主題採訪活動。身為青藏
戈壁藍莓吃上「定製餐」 - 天天要聞

戈壁藍莓吃上「定製餐」

站在山南市扎囊縣阿扎鄉的戈壁腹地,目之所及不再是記憶中的黃沙漫卷。成片的智能溫室在烈日下泛著銀光,這片曾在戈壁荒灘種出聖女果而聞名的「戈壁田園」,如今,能讓土壤要求極高的藍莓也在此紮根,上演著現代農業最震撼的逆襲劇本。
大貨車雨夜側翻 司機被困 民警變身「人梯」施救 - 天天要聞

大貨車雨夜側翻 司機被困 民警變身「人梯」施救

民警翻過大貨車時發現,司機王某已從駕駛室爬出,坐在車門上。由於腿部受傷,加上氣溫低,王某全身發抖,一時無法自行脫困。於是,民警用身體靠著車身,並提出讓司機王某踩著自己肩膀,助他脫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