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可忍、嫂不可忍,「亮麗風景線」又在美國各地上演

2022年06月26日10:22:10 國際 1405

叔可忍、嫂不可忍,「亮麗風景線」又在美國各地上演 - 天天要聞


文/行走斯圖卡

這兩天,美國白左和女權運動人士的肺管子要氣炸了;就是那個高高在上的最高大法院,在前幾天推翻了紐約州的控槍法案後,很快又推翻了1973年的「羅訴韋德案」,結束了美國長達50年對女性墮胎權的憲法保護。

美國人對此反應不一:共和黨和反墮胎人士歡呼勝利,不少人在最高法院外開起了香檳酒以示慶祝;民主黨和女權活動人士情緒激動,用各種優美的辭彙問候著保守派大法官們的祖宗和家人——這樣的對立很快就演變為示威和騷亂。

綜合美媒報道,又一輪大規模的抗議示威活動席捲美國:從華盛頓的最高法院門外、到郊區大法官托馬斯的家門口;從東海岸的紐約、到西海岸的洛杉磯,鳳凰城芝加哥丹佛舊金山波特蘭西雅圖,但凡能算得上大城市的地方,幾乎都爆發了規模不一的抗議示威活動。

按照以往的經驗,這種大規模的示威,最終很有可能變成一場大規模的「零元購」活動;在鳳凰城,已經有一些難以控制情緒的示威者試圖衝進當地的議會大樓,警方迅速封鎖交通,向人群釋放催淚瓦斯;在愛荷華州,一輛皮卡衝撞了示威人群,撞到了兩名示威者。我們可以預見的是,接下來幾天,美國可能又要出現當初「弗洛伊德案」時,不斷出現暴力活動的盛況,美國各州各地的警察們也嚴陣以待,防止當地局勢進一步惡化。

最要命的是,「墮胎權」僅僅只是開始,保守派大法官托馬斯在最新發布的一份意見書中表示,最高法院還應該考慮過去關於避孕權、同性戀和同性婚姻權利的重大裁決——如果在這些問題上,美國最高院做出逆轉性判決,那風景一定太美、美得讓人無法直視。

拋開正在醞釀中的「亮麗風景線」不談,這次最高院推翻「羅訴韋德案」無疑是在美國社會的巨大裂痕上,又狠狠砍了一刀。支持墮胎權的人認為這是女性的基本人權、反對墮胎權的人認為自己是在拯救嬰兒的生命——雙方的理由似乎都很充足,只是對「人權」理解方向的不同導致的矛盾,真的如此嗎?

事實上,從美國政府以及民主黨共和黨的層面上看,這根本不關人權任何事,只跟兩件事有關:年底的中期大選和2024年的總統大選。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日前在評論中指出,隨著保守派最高法院推翻了「羅訴韋德案」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判決,墮胎權已經成為左右中期大選結果的核心議題。

報道稱,民主黨很可能會利用墮胎權的爭議,將民眾關注的焦點離開通脹危機、能源和物流危機、新冠疫情等所有對拜登不利的議題。根據一些選舉觀察組織的數據,今年以來,民主黨在墮胎問題上的花費已經超過了1800萬美元,而共和黨也花費了2100萬美元,這個數字將會隨著判決結果迅速膨脹;共和黨也對此表示了擔憂,儘管他們將這次判決視為勝利,但是也承認會帶來一定的風險。

堂堂大美總統,要靠炒作「女性子宮」的問題來拯救自己的政治前途,如果這不能算是一個失敗國家,那麼什麼樣的才算是?!說真的,我們贊成美國人民堅決捍衛自己的人權,美國高等法院也支持美國人民擁有武器的權利,這還需要別人教嗎?連選擇是否生育的權利都被剝奪了,叔可忍、嫂不可忍!手裡的武器都是燒火棍嗎?!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四川發布一批幹部任前公示,涉多個省管高校正職 - 天天要聞

四川發布一批幹部任前公示,涉多個省管高校正職

根據《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四川省黨政領導幹部任職管理辦法》等規定,為進一步減少用人失察失誤,把幹部選好選准,現將白潔等同志擬任職情況公示如下:白潔,女,滿族,1977年9月生,在職博士研究生,中共黨員,現任四川旅遊學院黨委常委、
倫敦拒絕效仿華盛頓向以色列扣留武器 - 天天要聞

倫敦拒絕效仿華盛頓向以色列扣留武器

卡梅倫說英國不支持在拉法進行大規模軍事行動英國已明確表示不會跟隨美國拒絕向以色列運送武器,英國外交大臣戴維·卡梅倫(David Cameron)談到兩國在這方面存在「非常根本的差異」。卡梅倫周四在新聞發布會上說:「美國是以色列政府武器的巨大
張工會見中國中煤董事長王樹東一行 - 天天要聞

張工會見中國中煤董事長王樹東一行

5月8日下午,市委副書記、市長張工在迎賓館會見中國中煤能源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樹東一行。此次中國中煤在津設立京津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能源與低碳技術創新中心,是落實京津冀重大國家戰略的具體實踐,也與我市創新發展目標高度契合。
震動金融圈!張紅力,被開除黨籍 - 天天要聞

震動金融圈!張紅力,被開除黨籍

5月9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通報,經中共中央批准,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對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原黨委委員、副行長張紅力嚴重違紀違法問題進行了立案審查調查。
烏克蘭到底在為了什麼而戰鬥? - 天天要聞

烏克蘭到底在為了什麼而戰鬥?

本期我們將探討一個備受關注的話題——烏克蘭到底在為了什麼而戰鬥? 近年來,國際局勢日益緊張,烏克蘭作為歐洲的一個國家,也不斷地面臨著各種挑戰。在這個充滿火藥味的舞台上,烏克蘭人民一直在為自己的信仰和理想而戰鬥。 首先,讓我們來看看烏克蘭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