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印度各州對醫藥行業反覆進行監管審查,相關電商企業敦促政府儘快發布修訂後的法規,以減少損失。
法案遲遲未定,影響企業融資,員工離職 此項法案主要涉及醫藥電商賣家向衛生部門註冊的相關手續,另外,希望政府部門規定電商賣家只在線上銷售,不囤積藥品庫存。
藍海億觀網了解到,印度於2018年8月發布了藥品電商銷售法規草案,目前利益相關方和政府部門已經過多輪討論、磋商,最終法規尚未公布。
此前,印度藥品技術諮詢機構也向孟買高級法院承諾,在四個月內發布修改草案,但現在仍未有任何消息。
這一延誤,對各醫藥電商企業的融資造成影響,投資者持懷疑態度,還在觀望中,員工紛紛離職。
印度醫藥電商巨頭1mg表示,自今年6月第一次聯合磋商會議以來,已經過去將近6個月,消息稱修改後的法案已經簽署。作為利益相關方,1mg非常樂意看到法案儘早發行。
今年醫藥電商初創企業融資3.2億美元,行業法規出台將增加投資額
目前,大型醫藥電商賣家已經成為註冊企業,只作為aggregators(聚合商),促進各賣家完成訂單。
印度醫藥電商Netmeds為行業創造了3萬多個工作崗位,吸引了超過7億美元的投資。
此外,藍海億觀網獲悉,2018年,印度醫藥電商初創企業籌集1.05億美元資金,到2019年融資額達到3.2億美元,其中PharmEasy最近融資2.2億美元,佔總投資金額大頭。
總之,印度醫藥電商市場發展前景廣闊。當然,如果政府制定相應的行業政策、法規,既能增加投資者信心,加速醫藥電商發展,也能為市場創造健康、持續發展的環境。(藍海億觀網egainnew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