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湯宇
在有關南非的敘述中,「黃金」、「約翰內斯堡」、「世界盃」幾乎成為了刻板印象中對這個遙遠國度的文化概括。
翻看世界地圖,南緯22度至35度間,你很難找到一片地域比南非更加豐富多彩。自然資源的天賦秉異造就了其人文風俗的神秘內涵……
「INALA」是南非祖魯族語言,意為「豐收」和「豐厚的美意」。
「拂曉時分,荒僻的南非部落,一陣洒脫暢快的鼓點聲由遠至近將大幕緩緩拉開,數十位性格迥異的部落原住民悉數登場,在近兩小時的燈影交錯中,歌聲千迴百折,有關一位年輕人與家族部落爭執、落敗,逃入城市,遭遇困境,救贖原諒,最後回歸的故事脈絡在我們眼前娓娓道來……這就是由倫敦格林姐妹創作,曾在2016年被提名格萊美獎 《2016最佳世界音樂專輯》的音樂舞蹈劇《INALA》,一場來自大洋彼岸的非洲文化盛宴。
《INALA》昆明站是這部舞劇首次進入中國巡演的第一站,很榮幸,筆者在首演現場見證了這部暢快淋漓的南非文化大作。舞台上,性格迥異的眾人糅合了南非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純粹,並將這份純粹注入到富有年代感的祖魯舞和經典芭蕾、現代舞中,節奏時快時慢,卻又過渡的極為自然。
全劇由單人舞,雙人舞,三人舞,集體舞和現場伴唱綜合構成。在人聲合唱方面,合唱團索維托福音曾是格萊美獎及艾美獎獲得主。而該劇的音樂更是在2016年被提名格萊美獎 《2016最佳世界音樂專輯》。極具感染力的非洲音樂、彷彿來自土族部落的人聲呼喊、澎湃激昂的節奏、層次豐富的韻律直擊著現場每一位傾聽者的心靈。
舞蹈設計師馬克·巴爾德溫在編舞時非常謹慎,避免了該劇舞蹈和視覺風格的「為形式主義而形式主義」,創新式的採用靈魂編舞,從而喚醒每首歌所賦予的內涵,從內到外地展現當下南非的文化本色。
舞台渲染方面也是相得益彰,通過顏色轉換,愜意的黃昏、灼熱的午後、無情的冷冬、惆悵的夜晚……在故事線的推動下一一展開。
不可否認,作為觀賞者,文化自立在整條故事線中隨處可見,你很難在短時間內真正的體會到這個舞台上所要表現的文化張力,故而建議提前閱覽梳理舞劇的故事梗概,這樣在兩小時的異域舞蹈音樂中你才能洞曉那份來自非洲大陸多元民族文化的原始力量。
據悉,格林姐妹是由兩位在戲劇、電影和電視領域都取得斐然成績的女性創始人。一位是Pietra Mello-Pitman,前任倫敦芭蕾舞團領舞,在2001年URSULA MORTON 編舞大賽勝出後,此時仍在倫敦皇家芭蕾學校的她已邁出了戲劇製作人的第一步。出於對跨文化的和多領域合作的熱愛,2015年Pietra 以一曲《天鵝湖》完美謝幕,告別了曾效力13年的皇家芭蕾舞團,正式成為了一名歌舞劇製作人。
另一位則是Ella Spira,是團隊的核心作曲者,她曾為很多大型組織作曲,包括公益組織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 Hi5 兒童電視台以及皇家芭蕾舞團。常年在作曲領域的耕作,不僅賦予了她經驗的沉澱,也為她帶來收割的甜蜜。Ella多次獲得格萊美最佳作曲人提名,並且受邀與著名的火星哥BronoMars、Nelly等閃閃發亮的STAR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