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簡稱「朝鮮」,是位於東亞朝鮮半島北部的社會主義國家,領土面積約12.3萬平方公里,占朝鮮半島面積的56%。境內山地約佔國土面積80%。人口約2500萬,全國劃分為1個直轄市、2個特別市和9個道。現有約120萬名軍人,是全球武裝力量人數第五多的國家。
1,平壤全稱為平壤直轄市,是朝鮮唯一的一個直轄市,第一大城市,也是朝鮮的首都,因其地勢平坦而得名,意為平坦的土壤,在古代境內遍布柳樹又稱「柳京」,如今朝鮮的第一高樓,就叫柳京飯店,不過建了幾十年了,至今也沒有完工,號稱世界上最大的爛尾樓。
2,平壤人結婚非常熱鬧,親朋好友也會來隨禮,可以隨糧票,也可以隨錢,所在的國營單位也會派專人來道賀,順便帶來婚後大部分的生活用品,新人穿戴方面,男士一般穿西服或者中山裝,女方以傳統服飾或者大紅色上衣為主,很少有穿潔白婚紗的。
3,平壤人在吃的方面,要比朝鮮其它地方好,每人每天能分到600克糧食,每月能領到十個雞蛋、5斤泡菜和3斤豬肉,偶爾還有啤酒和狗肉,工作越勤奮或者貢獻越大,發的越豐富。蔬菜主要以土豆、南瓜這些為主,冬天大白菜較多。
4,平壤最多的出行工具是自行車,自行車品牌有很多,以前以中國的鳳凰牌和日本動感牌最多,近幾十年來多為本國產的勞動牌,大部分自行車是單位免費發放的,也有一部分是自己購買的,免費發放的那種,如果工作表現不好,是要被收回的。目前平壤市民,幾乎人手一輛。
5,朝鮮的公交車不多,地鐵也只有兩條線路,而且運行距離也不長,但價格非常便宜,幾乎不要錢,當地人用發放的月票乘坐,平均一天可以做兩次,超出部分需要個人花很少的錢去買票。
6,相對於公交車和地鐵,朝鮮的計程車價格就非常貴了,起步價2.5美金,當地人很少坐,因為坐計程車需要自費,朝鮮的計程車一般也就給遊客或者在朝鮮的外國人坐的,數量有限,而且大多是老爺車,很多連空調都沒有,當然所有的計程車都是國營的。
7,平壤市民的房子全部是免費的,大部分為多層,少數為高層,高層有電梯,因為平壤缺電,有時需要步行。大多數家庭都有電視,看電視也是他們唯一的娛樂活動,居民水電暖氣也是全部免費的。房子面積的大小是根據該人所從事的工作,對國家的貢獻度而定的。
8,平壤的手機普及率還是很高的,年輕人幾乎人人都有智能機,有的是單位發的,有的是自己買的,當地的手機只能在當地用,用當地特殊的網,不是國際互聯網哦。也有自己國家的網購平台。但這些只限本國人使用,外國人是享受不到這些的,也買不到當地的手機。
9,平壤的人均收入是整個朝鮮最高的地方,大多數集中在月500到800人民幣之間,因為當地幾乎啥也免費,平時能花錢的地方很少。在朝鮮收入最高的就是導遊,她們一般學歷高,會多門外語,漢語和英語是標配,因為這個行業可以給國家帶來大量外匯,所以特別受重視,工資自然也高,她們能出國,也有花錢的地方。
10,平壤當地人大部分時候買東西都是用票,比如糧票、肉票、化妝品票,男士還有煙票,反正買東西都是各種各樣的票,但這些票只能在平壤市用,跨地區是用不了的。除了用票之外,當地人也可以用錢在路邊的小亭子里買東西,小亭子不能用票,裡面賣的東西也是在其他地方用票買不到的。
11,身為外國人,你只能去外國人專用商店、餐廳,這些涉外機構物品價格貴到懷疑人生,一瓶辣椒醬需要四十元人民幣,一件朝鮮民族服裝,售價可能過千人民幣。1萬人民幣在這裡很快就花完了。
12,平壤大街上幾乎沒有垃圾桶,但也很難見到垃圾,大路兩邊也沒有廣告牌,最多的就是宣傳畫,馬路車很少,人也少,顯得非常空曠,在大街上你很容易分辨外國人和當地人,當地人普遍喜歡戴微章。
13,平壤市內的公路除了主幹道外,其他很少有瀝青的,越往郊區越少,大多數以水泥路和土路為主,所以在這邊車只要一跑快了,那感覺完全不一樣。當地人很少有私家車的,只有有身份的人才可以,平壤是世界上人均擁有駕照最少的城市,在那裡會開車是非常令人羨慕的。
14,平壤人的工作都是分配的,除了按學歷分配外,有的工作還有按顏值和年齡分配,尤其是女性,比如平壤的交警、空姐、火車乘務員等工作,全是女性,想從事這類工作,第一要有顏值,第二是未婚,超過25歲以後就不能在幹了。
15,平壤的離婚率非常低,可以說幾乎沒有,第一是因為當地思想比較傳統,認為離婚非常不光彩,對自己對孩子都不是一件好事,而且離婚後不管男女再婚的希望幾乎為零。第二離婚手續非常麻煩,想要離婚必須先層層申請,99.9%是不會通過的。
16,平壤每年的5月到7月,大多數城市裡的公務員,要到全國各地的農村去幹活,在那個時候,你在農田裡看到的並不全是農民,甚至還可以看到穿軍裝的軍人在熱火朝天的干農活。
17,平壤是朝鮮唯一有地鐵的城市,是由我國和蘇聯援建的,開通於1973,裡面沒有空調,但有小賣部。可以用月票乘坐,也可以買票,賣票的地方只有一道縫,並且不找零錢,票價只需5朝鮮元。
18,平壤夜晚大街上幾乎沒人,非常安靜,但絕對安全,每隔幾分鐘就在主幹道看到一伙人,那是巡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