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貨一定先收錢,謹防錢貨兩空!
01 巴西央行宣布加息100個基點,基準利率上調至5.25%
巴西央行當地時間8月4日晚宣布加息100個基點,將該國基準利率從目前的4.25%上調至5.25%,符合市場預期。這是今年以來巴西央行連續第四次加息。
巴西央行4日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隨著巴西經濟重啟活動的推進,加上因乾旱推高電價等因素影響,致使當前巴西通脹率持續攀升,特別是工業品和服務業的價格出現大幅漲價趨勢,加大了全年通脹風險。此次加息旨在遏制今年和明年進一步超過政府控制目標的通脹預期,預計下一次加息會議將按同樣幅度加息。
今年3月17日,巴西央行將維持了6年的基準利率從2%上調至2.75%,超出了當時巴西金融市場的預期。5月5日和6月16日,巴西央行兩次各加息75個基點,分別將基準利率上調至3.5%和4.25%。
據了解,巴西央行的議息會議每45天舉行一次,其調整基準利率旨在使通脹率處於管理目標範圍內。巴西國家貨幣委員會設定的今年通脹率管理目標中值為3.75%,允許上下浮動1.5個百分點。據巴西金融市場最新預期,巴西今年通脹率將為6.79%,高於政府管控目標的5.25%上限。
巴西地理統計局(IBGE)的數據顯示,在截至今年6月的一年內,巴西通脹率累計為8.48%,是政府控制目標中值的兩倍多。
業內人士表示,巴西國內生產總值現在仍低於2014年深度衰退之前的水平,這表明該國經濟運行仍低於其潛力,但鑒於目前的通脹壓力,巴西央行暫時不得不採取加息來對抗通脹,預計今後幾個月巴西央行還將繼續實施加息政策,到今年底該國基準利率將升至7%。
02 印度央行維持4%回購利率不變
印度央行8月6日宣布將回購利率維持在4%不變,維持寬鬆貨幣政策立場不變。
印度央行這一決定符合市場預期。儘管通脹壓力不小,但由於疫情對經濟衝擊嚴重,市場普遍預期印度央行將維持低利率以促進經濟恢復。
印度央行表示,將根據情況儘可能實施寬鬆的貨幣政策,以支持經濟復甦,減輕疫情影響。
印度央行還表示,當前通脹壓力主要來自於供給不足。隨著海外供應增加,印度通脹形勢將有所緩解。
03 墨西哥央行上調基準利率至4.5%
墨西哥央行8月12日宣布,將基準利率提高0.25個百分點至4.5%。這是墨西哥今年內第二次加息。
墨西哥央行同時將該國今年通脹率預測值自4.8%上調至5.7%。墨央行當天發布公告說,這主要受全球通脹上升、供應鏈受阻和部分商品及服務活動受限等因素影響。
墨西哥經濟部長塔蒂亞娜·克洛鐵爾日前表示,受該國第三波新冠疫情影響,預計今年墨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將低於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此前預測的6.3%。
墨西哥是拉美第二大經濟體。2020年該國GDP下滑超過8%,是近90年來最嚴重的經濟萎縮。
美國銀行經濟學家Carlos Capistran表示:「墨西哥央行的最新預測顯示在預測範圍內不會趨近於3%,這預示著還會進一步加息。我們預計該行今年將再加息三次,每次加息25個基點,到年底將利率維持在5.25%。」
市場還指出,年底前還將至少加息75個基點。預計明年加息速度將放緩,在8次利率決議後將達到80個基點。
04 英國央行:繼續維持當前貨幣政策,必要時將採取適度收緊措施
英國央行(BOE)於當地時間8月5日表示,債券購買規模維持不變,並將基準利率維持在0.1%的歷史低點。英國央行還預計英國通脹率將升至4%以上,高於預期水平。同時,英國央行官員們認為有必要在適當的時候採取一些適度收緊措施,以控制物價上漲。
委員會成員Michael Saunders對此非常擔憂,因此投票支持儘快結束刺激計劃。這一立場被貨幣政策委員會的其他八名成員否決了,他們認為較高的通脹將是暫時的,儘管他們表示,有必要在「中期」收緊刺激政策,以實現2%的通脹目標。
官員們在一份聲明中表示:「與5月報告中的預期相比,預計近期經濟將經歷一段高於目標通脹率的時期。在預測期內,可能有必要適度收緊貨幣政策。」
以Andrew Bailey為首的官員也給出了更多有關他們在時機成熟時退出刺激措施的線索。他們表示,當利率達到0.5%時,他們將開始退出8750億英鎊(約1.2萬億美元)的量化寬鬆計劃。
據了解,英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在英國央行決定出台後幾乎沒有任何變化,為0.51%,抹去了此前一個基點的增長;英鎊兌美元匯率則上漲了0.25%。
疫情爆發後通脹飆升,這使得人們更加關注世界各國央行收緊政策的可能性,儘管多數人堅稱通脹飆升是暫時的。雖然英國央行也這麼認為,但其對峰值的評估已大大高於此前5月份預測的3%。
據悉,英國央行的立場仍與全球多數央行的「轉鷹」過程一致,比如美聯儲副主席Richard Clarida在當地時間周三表示,美聯儲可能將在今年晚些時候開始縮減債券購買規模,然後在2023年開始加息。
Aberdeen Standard Investments高級經濟學家Luke Bartholomew在一份報告中寫道:「對未來收緊政策的警告與其他一些全球央行的做法一致,它們正在讓市場為貨幣支持措施的逐漸縮減做好準備。」
摩根大通全球市場策略分析師Hugh Gimber表示:「在收緊政策過早或過晚這兩個選擇中,全球央行們目前似乎對後一種選擇更為滿意。」
決策公布後,英鎊兌美元和歐元匯率幾乎沒有變化。
05 法國經濟加快復甦顯著回暖
受疫情影響,法國經濟在2020年經歷急劇下滑後,在2021年實現了顯著反彈。隨著疫苗接種的加速與政府刺激計劃的逐步展開,經濟復甦勢頭不斷穩固。如何儘快穩定國內疫情形勢,緊抓復甦機遇推動轉型發展,成為影響經濟復甦可持續性的重要挑戰。
2021年,法國通脹率將上升至1.5%,受工業投入價格對製成品價格的上行影響,2022年核心通脹率將保持在0.8%至2.1%之間,並在2023年保持在1.2%左右。法國的家庭購買力也將在今明兩年持續恢復,但仍取決於法國疫情期間積累的龐大家庭儲蓄的使用程度與速度及市場價格壓力等變數。
在外貿領域,由於國際貿易復甦及旅遊業、航空業等受疫情衝擊最嚴重部門的正常化,法國出口將出現反彈,有利於發揮專業化外貿優勢,但從目前數據而言,出口依舊低迷,改善窗口仍未出現,且極易受疫情反彈及宏觀經濟中的不確定性影響,預計將在2023年恢復正常,並為經濟貢獻0.4個百分點的增長。
06 德國製造業強勁反彈持續復甦
近日,德國聯邦統計局公布了第二季度宏觀經濟數據。數據顯示,第二季度德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環比增長1.5%,同比增長9.6%。雖然今年第二季度較去年同期實現大幅增長,但與2019年第四季度相比,德國GDP仍下降了3.4%。這意味著德國經濟尚未恢復至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前的水平,1.5%的環比增速也低於此前各大研究機構2%左右的預期。
德國製造業顯示出持續復甦的跡象。市場研究機構埃信華邁數據顯示,7月份採購經理人指數繼續回升至65.9。不僅在德國,整個歐元區製造業復甦的情況也較為樂觀。7月份歐元區採購經理人指數已經連續13個月位於榮枯線之上。
但在製造業企業訂單量繼續增長的同時,國際供應鏈緊張和原材料價格上漲也成為德國製造業企業最大的擔憂。德國伊福經濟研究所近日發布的調查顯示,超過三分之二的德國製造業企業認為,目前原材料和零部件供應緊張仍是提高產能的最大障礙。
此外,近期德國物價上漲也引發了越來越多的擔憂。一段時間以來歐洲央行採取了較為寬鬆的貨幣政策,協助各成員國恢復經濟。此前分析普遍認為歐元區和德國的價格上漲將是暫時的,引發系統性風險的可能性極低。但近日德國聯邦統計局的數據顯示,7月份德國消費者價格指數預計環比增長3.8%,明顯高於此前預期,引發市場擔憂。一部分研究機構認為德國價格增長過快已經顯現出一定的長期性。如果德國政府繼續通過加大公共投資刺激經濟,那麼價格上漲水平恐將繼續提高,將對經濟復甦帶來新的挑戰。
07 美國
周二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7月零售銷售降幅超過預期,反映消費支出正在穩定轉向服務業,而且隨著通脹率升高,消費者可能對價格越來越敏感。美國商務部周二公布,上月整體零售銷售額下降1.1%,接受媒體調查的經濟學家預估中值為下降0.3%。
不過,美國製造業產值創四個月最大增幅,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零售數據低迷帶來的利空。數據顯示,美國7月份製造業產值環比上升1.4%,高於經濟學家預期的0.7%;包括礦業和公用事業的總體工業產值7月份上升0.9%,同樣高於預期的0.5%。
此前,由於經濟數據令人失望,以及塔利班佔領阿富汗首都喀布爾,美債收益率在周一曾下跌。新冠病毒變種的傳播也讓人懷疑,企業能否像此前預期的那樣迅速恢復正常。
08 韓元匯率在韓國外匯部門干預下由升轉跌,韓國央行時隔15個月加息
根據《韓國經濟》8月18日報道,當日首爾外匯市場韓元匯率繼續上漲,一度接近1180韓元大關。
在韓國外匯部門的介入下,韓元匯率開始下跌,市場參與者認為,當天韓國外匯部門在1180韓元附近拋售美元,構築了防禦線。據彭博社和現代汽車證券透露,本月截至17日,韓元對美元貶值7.8%。在美國、歐元區、英國、加拿大、日本、中國、巴西等主要12個國家的貨幣價值中,貶值最大。近期,由於韓國股市持續出現外資出逃現象,再加上美國聯準會(FED)發出緊縮信號,匯率有可能再次反彈達到1200韓元。
有分析認為,FED最早將於今年11月進行資產購買縮減。隨著美元供給減少,美國市場利率也會上升。購買美元和美國國債的投資者們也將陸續離開新興國家的金融市場。為防止資本外逃,韓國銀行上調利率的壓力可能會加大。
韓國央行時隔15個月加息
據韓聯社首爾8月26日報道,韓國銀行(央行)26日召開金融貨幣委員會全體會議,決定將基準利率從0.5%上調0.25個百分點至0.75%。這是韓國央行時隔15個月加息。
報道稱,韓國央行考慮到新冠疫情可能給經濟帶來的影響,於去年3月16日將基準利率從1.25%大幅下調至0.75%,後於同年5月28日再次下調至0.5%,之後始終維持0.5%不變。此次是韓國央行時隔15個月上調利率。
報道分析,韓國央行之所以改變貨幣基調是因為其間市場流動性大增導致家庭貸款激增,引發資產泡沫,市場對通脹的憂慮增加。韓國央行行長李柱烈今年5月以來曾多次強調有必要提升利率。他在上月金融貨幣委會議之後表示,儘管就貨幣健全性加強了管制,但在低利率或長期持續的期待下,加強宏觀健全性政策仍有局限性,有必要適時地將當前的寬鬆政策轉為正常。
報道指出,韓國央行認為經濟恢復勢頭良好,即使收緊銀根也不會影響經濟。經濟專家們還認為,韓國央行不會下調今年韓國經濟增長預期。這些分析和預測均為這次央行加息提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