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突然宣稱「中國計劃讓兩萬人移居釣魚島」,專家:炒作過於低劣

2021年04月02日13:57:07 國際 1497

【環球網報道】「一艘中國漁船在日本尖閣諸島(我釣魚島)附近拋錨。中方指示海岸警衛隊保護這艘漁船。中國的漁民們無視日本警告,在其中一個島嶼登陸並等待修理零件。緊張混亂之中,慌亂的中國海岸警衛隊人員開始向日本同行開火。」4月2日,日本經濟新聞在報道開篇中寫入這段自己臆想出來的場景,宣稱這將是「日本海上保安廳的噩夢場景」。而離譜的是,這篇文章還危言聳聽地宣稱,「中方計劃讓2萬人移居釣魚島」。

日媒突然宣稱「中國計劃讓兩萬人移居釣魚島」,專家:炒作過於低劣 - 天天要聞

日本經濟新聞報道截圖

日本經濟新聞說,這個「驚人」的信息,是受邀出席自民黨議員上周一個會議的與會專家說的,他宣稱,中國正在計劃在釣魚島周圍擴建土地,然後把大概2萬人移民到那裡。目瞪口呆的日本議員們圍著這個專家問了一堆問題。

然而,這個讓議員們目瞪口呆的消息《日本經濟新聞》沒有拿出任何細節,也沒有信源,基本就是這麼一說,就上了該篇報道的標題,並稱,這些噩夢般的場景讓日本海上保安廳急於提升「尖閣諸島防衛」 。

那麼怎麼提升防衛呢?

日本經濟新聞說,首先,在日本現行法律框架下,「中國漁民登上釣魚島」被視為一種「灰色地帶情況」,日本海上自衛隊在這種情況下是不會捲入的,而是由海上保安廳來處理。報道指責中方出台《海警法》,增加了在灰色地帶發生衝突的風險。日本政府稱,日本的《警察職責執行法》允許向未經授權執意登陸的船隻開火,如果警察或海岸警衛隊無法做出適當反應,那麼來自內閣的一通電話或一個迅速的決定就就可以把自衛隊動員起來參加警察行動。

而上周,與會的這些自民黨議員想推動一項立法來「填補空白」。會後的文件中,議員們呼籲日本修改「海上保安法」,允許日本保安廳艦艇在符合國際法的前提下可以對拒絕被驅逐的外國艦隻開火。他們還要求日本陸上自衛隊可以被部署到離島上,以圖在敵對情況出現的情況下減少必要的反應時間。

為什麼要做這些事呢?

日方的算盤還是沖著美國打的。

《日本經濟新聞》的報道說,雖然拜登和他的高官們屢次向日本承諾,釣魚島防衛屬於日美安保條約第五條適用範圍,即如果日本執政管轄的領土遭襲擊,美軍有防衛義務。但這意味著釣魚島必須符合相關的定義,進而意味著日本政府要證明自己對釣魚島確實擁有實際控制。日本民主黨籍前外相前原誠司宣稱,日本必須保持實際控制釣魚島的現狀。而另一位日本匿名官員說,除非日本願意沖在保衛島嶼的最前線,否則美國是不會有意願採取任何行動的。

日本企業(中國) 研究院執行院長陳言2日對環球網表示,上個月日、美、澳、印4國首腦舉行了線上會議,接著日美外長和防長又舉行了「2+2」會議。這之後,日本一直在炒作領土問題。至於這麼做的原因,一方面,日本當局因防疫不力引起國內不滿,把矛頭指向與日本號稱有「領土爭端」的中國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轉移對疫情問題的注意力。其次,日本首相菅義偉即將去美國訪問,這次訪問的一個特別重要的內容就是日本的島嶼防衛問題。這種時候,這樣的一篇文章就給首相訪美做出了輿論上的某種鋪墊。

至於日媒想像出來所謂「噩夢場景」,陳言表示,日本一直在希望找一個機會,期待在中國有關人員上島的時候可以使用武力「驅逐」,以便通過戰爭的手段來解決領土問題。這和日本的和平憲法出現了巨大的落差,因為日本一直強調自己不以武力來解決國際爭端,其憲法也規定了這一點,

陳言說,雖然過去也有大陸、台灣或者是香港方面的漁船登島,但是登島最多的還是日本。中國海警在附近巡視不太可能出現失控情況。日媒文章特意炒作這種「失控情況」,還說什麼「讓兩萬人移居釣魚島」,即使是為配合菅義偉訪美,但這種炒作也還是過於低劣了。

來源:環球網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美國智庫揭露:中國禁運使美藥物過量致死人數銳減近千 - 天天要聞

美國智庫揭露:中國禁運使美藥物過量致死人數銳減近千

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網路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請悉知。美國智庫的報告真是敢寫,這麼好乾的活能不能讓我去。報告指出中國在2019年實施的芬太尼整類禁令,直接讓美國藥物過量死亡人數減少了近千人。這個數據打得可不是嘴仗,而是美國政界那套「甩鍋
韓國總統選舉臨近 李在明領先優勢大幅減少 - 天天要聞

韓國總統選舉臨近 李在明領先優勢大幅減少

新華社北京5月24日電 韓國一項最新民意調查結果顯示,隨著總統選舉臨近,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候選人李在明相較於主要對手、執政黨國民力量黨候選人金文洙的領先優勢由22個百分點驟減至9個百分點,選情日趨激烈。 韓國第21屆總統選舉投票定於6月3日舉行。民調機構「蓋洛普韓國」本月20日至22日就選舉相關話題對1002名成年人...
特朗普威脅蘋果,不在美國造iPhone就加25%關稅,當天蘋果市值蒸發1000億美元 - 天天要聞

特朗普威脅蘋果,不在美國造iPhone就加25%關稅,當天蘋果市值蒸發1000億美元

據環球網報道,據美國彭博社等媒體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23日威脅稱,如果蘋果公司不在美國境內製造iPhone,就必須繳納至少25%的關稅。特朗普(新華社資料圖)特朗普當天在社交媒體上發帖稱,「我很久以前就告訴過蘋果公司的蒂姆·庫克,我希望他們在美國銷售的iPhone是在美國製造,而不是在印度或其他地方。如果不是這樣,...
甘肅生態環境視頻號傳播影響力喜提前五! - 天天要聞

甘肅生態環境視頻號傳播影響力喜提前五!

為進一步推動生態環境系統提升短視頻製作和運營水平,鼓勵地方用好短視頻宣傳的傳播方式,不斷產出高質量、有影響力的短視頻作品,中國環境報社、中國環境客戶端日前發布生態環境系統(省級)視頻號傳播影響力榜單。「甘肅生態環境」視頻號傳播影響力位列第五
又一法官出手,暫緩特朗普政府針對哈佛大學的禁令 - 天天要聞

又一法官出手,暫緩特朗普政府針對哈佛大學的禁令

又一法官出手!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聯邦法官之後,美國馬薩諸塞州聯邦地區法院一名法官23日對特朗普政府禁止哈佛大學招收國際學生的政策發出臨時限制令,要求在舉行聽證會之前「維持現狀」。法官艾莉森·伯勒斯在一份判決中說,哈佛大學提交的臨時限制令動議指出,若未能及時聽取各方意見,其將遭受「立即發生且無法彌補的損...
韓國大選臨近,首爾現「滾回中國」反華抗議,中餐館老闆:前所未有 - 天天要聞

韓國大選臨近,首爾現「滾回中國」反華抗議,中餐館老闆:前所未有

在尹錫悅被罷免總統職務後,韓國定於6月3日舉行新一屆總統選舉。據香港《南華早報》5月22日報道,隨著選戰在即,許多在韓中國公民和華人表示,他們正遭受著來自政治言論、社交媒體仇恨言論和街頭騷擾的歧視。這些針對華人的歧視浪潮正螺旋上漲,令人不安。「我在韓國生活了很久,但這種形式的抗議前所未有。」一名50多歲、...
伊利亞·莫羅茲、安東·拉夫羅夫:俄烏談判,俄羅斯人為何寄希望於特朗普? - 天天要聞

伊利亞·莫羅茲、安東·拉夫羅夫:俄烏談判,俄羅斯人為何寄希望於特朗普?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伊利亞·莫羅茲 安東·拉夫羅夫 】在莫斯科,一種觀點正日益盛行:通向和平之路不在基輔,而在華盛頓,而在華盛頓唐納德·特朗普是最佳掌舵人——唯有他能打破歐洲和烏克蘭強加的思維桎梏,提出務實的談判方案。在很多俄羅斯人眼中,特朗普既是務實派玩家,也是未來協議的潛在擔保人,他們相信,只有...
「特朗普再次成功,讓中國人對美國祛魅」 - 天天要聞

「特朗普再次成功,讓中國人對美國祛魅」

當地時間5月22日,美國特朗普政府宣布撤銷哈佛大學招收國際學生的資格,並強制在校留學生轉學。對此,《紐約時報》5月23日發文稱,「特朗普打壓哈佛,讓中國人再次對美國祛魅」。《紐約時報》表示,如果特朗普政府成功阻止哈佛大學招收國際學生,其影響範圍將遠不僅限於有能力進入這所著名學府的少數人群,而可能會斷絕中國...
最新!哈佛大學禁令引眾怒,美聯邦法官發出臨時限制令,凍結政府的撤銷決定 - 天天要聞

最新!哈佛大學禁令引眾怒,美聯邦法官發出臨時限制令,凍結政府的撤銷決定

每經編輯:杜宇據央視新聞5月24日消息,美國哈佛大學當地時間5月23日再次起訴特朗普政府。此前一天,美國國土安全部宣布取消哈佛大學獲得的學生和交流學者項目資質,禁止該校招收國際學生。對此,馬薩諸塞州聯邦地區法院一名法官23日對禁止哈佛大學招收國際學生的政策發出臨時限制令,要求在舉行聽證會之前「維持現狀」。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