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中國|2021中國經濟好於全球已成定局,但金融風險仍要警惕

2021年02月18日20:08:03 國際 1280

導讀:中國今年的經濟增長將好於全球總體水平,但仍存在較大不確定性,仍需防範內外部誘因引發金融風險。中國經濟增長模式的轉型要求金融業加大改革、開放和創新。金融業應採取多種新工具、新手段加強對實體經濟,尤其是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而監管機構則應及時制定新規,防控新風險的發生。

觀中國|2021中國經濟好於全球已成定局,但金融風險仍要警惕 - 天天要聞

中國今年的經濟增長將好於全球總體水平,這一點是肯定的。

去年四季度,中國GDP增長6.5%,已經回到了疫情前的趨勢增長水平,今年會繼續保持。並且由於去年基數較低,今年的經濟增速從數字上看還會更高一些。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中國2021年經濟增速將達7.9%。

觀中國|2021中國經濟好於全球已成定局,但金融風險仍要警惕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東方IC

//風險//

過去一年多來,中國採取了一系列財政、金融、貨幣政策來穩經濟、穩企業、保就業,這些政策會在今年繼續發揮作用。

對國內來說,接下來需要重視的是金融風險問題。

從外部來看,需要密切關注全球貨幣寬鬆何時出現轉向苗頭。一旦美聯儲開始調整寬鬆貨幣政策,可能會引發金融風險與市場波動,這需要有心理和政策上的準備。從內部看,疫情是否會帶來「後遺症」,出現市場違約率上升、銀行不良資產增加等潛在風險,需要高度關注。

觀中國|2021中國經濟好於全球已成定局,但金融風險仍要警惕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中國日報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宏觀政策要保持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宏觀經濟政策的主要目標是保障經濟的穩定增長。去年中國實施了積極的財政政策與穩健的貨幣政策,並推出了前所未有的支持措施。今年如果經濟增速按預期持續反彈,去年採取的大力度穩增長措施就需要慢慢退出,這是一個很正常的過程,但這個過程肯定不會是「急轉彎」。

特別是考慮到今年經濟增長的形勢還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宏觀政策應在維持去年態勢的基礎上做適當調整。去年的貨幣政策比較靈活,特別是採用了一些直達實體經濟的政策工具,但與其他主要央行相比,政策取向相對穩健,今年應繼續保持這一態勢。

觀中國|2021中國經濟好於全球已成定局,但金融風險仍要警惕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中國日報

//支撐//

去年金融系統完成了向實體經濟讓利1.5萬億元的目標。相對寬鬆的金融條件,如較低的融資成本,應該會持續。

過去3年,實體經濟的融資成本持續下降,今年的融資成本穩中有降同樣是可能實現的。總體看來,貨幣政策仍會保持充足的流動性來支持實體經濟增長,金融機構和監管部門共同努力,儘可能地引導融資成本進一步下行。

但需要看到的是,去年政策要求金融系統向實體經濟讓利1.5萬億元,應該是應對疫情衝擊的臨時性措施,不會是長期性戰略。畢竟對於金融機構來說,市場化風險定價是穩健運行的基本條件。

觀中國|2021中國經濟好於全球已成定局,但金融風險仍要警惕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中國日報

金融加大對實體經濟支持力度還有不少手段可以使用,包括更多地運用直接融資手段、增加信貸服務等。市場化手段是更加可持續地降低融資成本、支持實體經濟的做法,包括放鬆貨幣政策、增強競爭、改善信用風險評估及政府貼息等。

//普惠//

加大金融業對小微企業的服務力度,難在「獲客難」和「風控難」。中小微企業和低收入人群數量大,規模小,不確定性高,而且缺乏滿足傳統信用風險評估的資質要求。現在,傳統金融機構一般使用線下軟信息的方法,通過銀行信貸員長期、全方位地了解企業和企業家,進而作出信貸決策,效果非常好。但這種傳統模式的問題是「量」做不大,成本也較高,無法形成普惠效應。

而大數據、人工智慧、雲計算等大科技平台的長尾效應可以幫助大規模、低成本、高速度地獲客,這樣就解決了觸達、獲客的問題。用大數據做信用風險評估,解決了風控的問題,為解決普惠金融難題提供了一種可行的模式。

觀中國|2021中國經濟好於全球已成定局,但金融風險仍要警惕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東方IC

但這也產生了新的問題,一方面是從平台自身來看,需要考慮如何保障其信用風險評估模型的穩健程度;另一方面這也對監管機構提出了新要求,需要出台相關的數據政策,保護消費者權益,有效監測其行為並控制金融風險。

//轉型//

當前,金融業面對的主要挑戰是:經濟增長要轉型,而金融體系尚未完全跟上轉型步伐。

中國金融體系在過去幾十年有效支持了經濟增長,創造了中國經濟奇蹟。在過去的「要素投入型」經濟增長模式下,現行這套金融體系行之有效;但現在要轉向「創新驅動型」的經濟增長模式,就需要進一步的金融改革、開放和創新。

金融改革的方向主要有三:一是提高直接融資比重,發展多層次的資本市場;

二是讓市場機制在金融資源的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

三是改革監管體制,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危機的底線。

觀中國|2021中國經濟好於全球已成定局,但金融風險仍要警惕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新華社

中國金融業的開放力度近兩年不斷加大,這一方面增加了國內的競爭,讓金融服務水平在競爭中得以提升;另一方面也把國外較好的金融產品、金融流程和模式引進來,更好地支持國內經濟增長和科技創新。目前來看,資本項目可兌換和人民幣國際化可能是「十四五」期間金融開放的重點突破領域。當前,人民幣匯率的雙向浮動程度已經大幅提高,不遠的將來可能走向有管理的自由浮動。

在開放的同時,我們也更應關注風險。短期內國際經濟形勢還不穩定,主要央行的貨幣政策可能在未來幾年發生較大調整。在此背景下,如何在推進金融開放的同時維護金融穩定,需要引起高度重視。

觀中國|2021中國經濟好於全球已成定局,但金融風險仍要警惕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中國日報

* 本文英文版標題為 "Stability amid risks"

責編 | 布英娜

編輯 | 張   釗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一個叫「加沙人道主義基金會」的組織,被聯合國點名 - 天天要聞

一個叫「加沙人道主義基金會」的組織,被聯合國點名

兩周前,以色列和伊朗達成脆弱停火,結束衝突。隨後以軍方面宣布以軍焦點「重回」加沙地帶。目前,加沙新一輪停火談判首日會談無果而終。7日,巴勒斯坦知情人士透露,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與以色列6日在卡達首都多哈舉行的新一輪間接談判首日會談無果而終。據悉,這一結果緣於以方談判團隊「未獲得可達成協議...
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對韓國和日本徵收25%的關稅 - 天天要聞

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對韓國和日本徵收25%的關稅

當地時間7月7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社交媒體平台上發布了致日本首相石破茂、韓國總統李在明的信件,宣布美國將自2025年8月1日起對所有日本和韓國輸美產品徵收25%的關稅。特朗普表示,儘管美國與韓國和日本之間存在巨額貿易逆差,美國仍決定繼續與兩
第九屆中俄博覽會在俄羅斯葉卡捷琳堡開幕 - 天天要聞

第九屆中俄博覽會在俄羅斯葉卡捷琳堡開幕

第九屆中俄博覽會7日在俄羅斯斯維爾德洛夫斯克州首府葉卡捷琳堡國際展覽中心開幕。本屆博覽會以「中俄務實合作穩健前行」為主題,超過1500名俄羅斯政府和企業代表報名參加,185家公司搭建展位,300多家供應商和製造商參展。
官方首次披露,王自堂已被查 - 天天要聞

官方首次披露,王自堂已被查

編輯丨餘暉河南《濮陽日報》消息,中國共產黨濮陽市第八屆委員會第九次全體會議於7月4日舉行。全會審議並通過了濮陽市紀律檢查委員會關於婁建廣、王自堂嚴重違紀違法問題的審查報告,確認市委常委會之前作出的給予婁建廣開除黨籍、王自堂同志撤銷黨內職務的
這6省份,即將迎來執法檢查組 - 天天要聞

這6省份,即將迎來執法檢查組

撰文丨餘暉據《新聞聯播》消息,7月7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循環經濟促進法執法檢查組在京召開第一次全體會議,部署執法檢查工作。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王東明、丁仲禮、何維出席。當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啟動循環經濟促進法執法檢查。此次執法檢查採取赴地方檢
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河南一女幹部被查! - 天天要聞

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河南一女幹部被查!

據河南鄭州市紀委監委7月7日消息:鄭州市金水區人大常委會原主任、二級巡視員薛燕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鄭州市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公開信息顯示,薛燕長期任職金水區,曾擔任鄭州市金水區人大常委會主任多年,2024年2月卸任。來源:鄭州市紀委監委報料、維權通道:應用市場下載「晨視頻」客戶端,搜索「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