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嚎叫的貓,到底是公貓還是母貓,為什麼叫得那麼凄慘?

相信各位都有聽到「貓哭」的經歷,半夜三更,夜深人靜,突然像小孩子哭的聲音一下在黑暗中突如其來,那絕對會嚇死人,當然過會你就會想明白這不過就是貓發情是地叫聲而已,但嚇你那麼一下就足夠了!

平時貓也不咋叫,為什麼這貓發情期會叫得那麼慘?到底是公貓還是母貓?

貓叫和貓哭

其實貓叫和貓哭是有差別地,上文中我們說的貓哭其實就是凄慘的叫,而平時形容的貓哭則是那種被「罵」到傷心地哭,我們先來簡單聊聊這貓真的會因為被你罵到傷心哭嗎?

動物學家告訴我們,貓的淚腺很發達,並且淚管很短,所以呢眼淚是隨時可能出來的,一些稍稍有刺激的氣味或者動作大一點的時候都會流淚,甚至它在大口嚼食食物時候也會淚流滿面,所以你看這是喜極而泣嗎?

當然不是,這是我們人類強加給貓咪的情感!不過流淚就是哭,只是貓流淚和感情表達並不同步,所以你要當貓哭也可以,反正貓就是很容易哭就是了!

貓叫又是怎麼回事?

貓正常情況下也叫,不過那只是「正常」的喵喵叫,只有到了發情期才會出現這種「恐怖」的叫聲,動物是通過漫長的演化才出現發情期的,這是性成熟的雌性哺乳動物在特定季節表現的生殖周期現象!

為什麼說要漫長演化呢?因為野外的環境是歲季節變化的,食物有豐富季節出生的動物,相對比較容易長大,而在缺乏的季節,連父母都難以為繼,還有能力撫養幼崽?所以自然就淘汰了那種不按大自然套路出牌的品種!

儘管寵物被人類飼養後不再擔心食物來源,但百萬年來的生理周期不是說改就改的,所以發情期招呼異性,也就稱了養寵物朋友的頭疼的事情!

為什麼叫聲那麼慘?

母貓的發情期一般會持續1~3天,在這期間母貓的的性情會大變,比如發出比較大的叫聲,還會在家裡和各種物體摩擦,撫摸貓時會將四肢抬起,簡單了說就是開始焦躁不安,比較容易接受雄性!

而最明顯的特徵就是用「嗥叫」的方式來呼喚雄性的靠近,這種聲音可以說是一種比較單調的嚎叫,一般持續2-3分鐘,但也有12%左右的母貓會連續叫喚,比如暹羅貓就特別明顯!還有14%的貓叫聲差異會特別大,一般的嬰兒哭的聲音大都來自這些貓!

動物也有和人類類似的聲帶來發出聲音,這是纖維狀的門位於氣管處的一個半剛性腔體,當聲帶打開和關閉或者以不同的寬度調整時就會產生不同的音調,人類聲帶其實也類似,但人類會語言是因為還有口腔舌頭與鼻腔牙齒等配合才能發出各個音節,而動物則只能發出聲帶的原始音或者經過口腔鼻腔共振的聲音!

所以貓只能發出咩咩叫和「嗥叫」或者其它大約6種聲音,1944年,米爾德雷德·莫爾克在《美國心理學雜誌》發表文章稱,她研究了貓的叫聲,可以分成五大類,分別表示各種不同的意思,分別是「The Purr、Chirr、Call、Meow and Growl/Snarl/Hiss」等,當然我們今天比較關心的是「Call」,也就是上文所說的「嗥叫」!

當母貓開始「嗥叫」時,叫聲會被公貓模仿,然後母貓再回答,所以就形成了此起彼伏的「貓哭」聲,而有的聲音與嬰兒哭聲接近時就成了非常恐怖的聲音,特別是在很久沒人居住的房子了,比如「荒村」這種場所,特別讓人害怕!

貓的行為讓人不齒?其實這就是動物界的生存原則

公貓會通過尿液來標記自己的勢力範圍,當然這是貓科動物的德行,但貓咋標記都可能會戴綠帽,因為通過叫聲彼此吸引,迎合交配後受精的母貓,妊娠期大約60-70天,在生下的一窩小貓中,一般都有好幾個爹,甚至可能每隻貓都有一個爹!

所以這母貓的行為絕對是渣女,而且是一個發情期內幾次三番,還要包括那些沒有受精的公貓,所以你可以想像一下,這貓的私生活得有多混亂!

但你卻不要認為對貓來說是一種享受,反而是一種很痛苦的經歷,因為公貓的陰莖上有陰莖刺,這是一種蛋白質顆粒,它能防止交配時候母貓逃跑,還能刺激母貓排卵,但這個功能對母貓可不是那麼友好!

但就生存與繁衍這兩大存在意義來說,這點痛苦又算什麼,母貓這麼渣不也是為了下一代保證有小貓受孕而已!所以公貓這綠帽子是戴定了,不過這也沒什麼,不都連襟么,湊一桌子,麻將麻將!

這發情期叫就叫吧,還叫那麼慘,這實在瘮得慌!有辦法不讓貓慘叫嗎?方法也簡單,絕育,所以給寵物絕育就成了一項產業,不過不要認為絕育後貓就不嚎叫了,絕育只能解決貓發情時的嚎叫問題,不能解決貓因為心情或者害怕或者其他因素的嚎叫!

還得揣摩這主子的心思,順它心了才不叫!所以你認為喵主子是咋來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