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兔子不吃窩邊草」下一句話才說出人性的黑暗!

農村的這句俗語「兔子不吃窩邊草」可以說是家喻戶曉的了,這句話的表層意思是兔子不吃自己窩旁的草。但是,人們引用這句俗話,是取它「與鄰為善」的引申義。告誡人們,別在家門口上做壞事。也比喻壞人不在當地幹壞事。

據說這句話是這麼來的:

寂靜的大山深處有一山溝。山溝里住著一窩兔子-兔子媽媽和小灰兔、小黑兔。灰兔媽媽從小就教育兩個孩子:「兔子不吃窩邊草,否則獵人會找上門來的。」於是,它們都不吃自己窩邊的草。後來,兩隻兔子長大後,灰兔跟黑兔便離開媽媽分開住了。灰兔住在山溝的東側,黑兔住在西側。

兩隻兔子離開媽媽後,灰兔記著媽媽的忠告,不吃窩邊草,每天去很遠的地方找草吃。而黑兔逐漸變得懶惰,認為既然自己窩旁就有草吃,何必捨近求遠,便每天吃自己窩邊的草。終於有一天,獵人來這個山溝,兩隻兔子都躲在窩中。因為黑兔把自己窩旁的草吃完了,獵人一眼就發現了黑兔子的窩,抓住了黑兔子。而灰兔子的窩因為有雜草的遮擋掩護,沒有被獵人發現,從而逃過一劫。

雖然兔子是典型的食草動物,但窩邊草它卻不吃。窩邊草是用來藏身的,吃了,豈不是把自己暴露在敵人眼裡自取滅亡?可見,保護好生存環境就是保護自己啊。

但是你知道這句話的下一句是什麼嗎?下一句話才道出了人性的黑暗!

這句話出自:高陽《胡雪岩全傳·平步青雲》上冊:「你放心,『兔子不吃窩邊草』,要有這個心思,我也不會第一個就來告訴你。」相傳清朝時期,政府腐敗,戰火不斷,很多人都流離失所、無家可歸。其中胡雪岩就有一個好朋友,為了逃難,把自己的妻女就交給了胡雪岩來幫忙照顧,但是又有點不放心。於是委婉的告知胡雪岩,而他聽了之後笑道:這個你儘管放心,兔子不吃窩邊草的,如果我有這個心思,從此不叫胡雪岩。」當聽了好友這一番話之後,他的朋友就放心逃難去了,可是最後胡雪岩和這個好友的妻子朝夕相處,不久就把她納為了小妾,而她的丈夫,從此了無音訊!

小夥伴們,這次你們知道這句話的下一句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