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被野豬撕咬不幸身亡,防控野豬致害不可如此魯莽

極目新聞評論員 屈旌

11月24日,網傳監控拍下一野豬闖入居民家中,反覆頂撞撕咬一名老人。

據央視新聞消息,2024年11月24日,陝西嵐皋縣佐龍鎮黃興村發生一起野豬傷人致死事件。事發後,縣上成立聯合調查組。經初步核查,近期野豬損害莊稼嚴重,11月24日上午,陳某樹等4人帶獵狗自行上山攆野豬,獵狗追攆的野豬進入農戶院子,胡某翠(女,76歲)受到攻擊,經縣醫院120救護中心搶救無效死亡。

目前,受害者家屬情緒平穩,已達成和解協議。同時,在全縣加大野豬危害社情監測,積極穩妥開展野豬種群調控,有序組織捕殺,大力宣傳野生動物防範常識,消除安全隱患,降低致害損失。

對於不幸身亡的老人而言,這無疑是一場無妄之災。通常情況下,只要人類不侵犯野豬的領地或生存環境,野豬一般不會無緣無故地突然攻擊人類。然而,一旦受到外界的強烈刺激,例如被獵狗追趕,野豬的攻擊性便會顯著增強。在這次事件中,被捕獵的野豬原本在山上,並未對人類構成直接威脅,正是由於被獵狗驅趕,才誤入村民家中,導致了這場悲劇的發生。這充分說明,不規範、不科學的獵捕行為不僅無法有效防控野豬的危害,反而可能激發其獸性,造成更加嚴重的後果。

針對此次事件,如果組織和參與捕獵者確實存在過失,那麼他們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並向受害者的家屬進行合理賠償。野生動物致害事件不僅侵犯了受害者的健康權和生命權,也可能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在野生動物頻繁出沒的地區,建立野生動物致害保險補償機制顯得尤為重要。這一機制可以為受害者提供及時的經濟援助,減輕其負擔,也是政府部門履行職責,保護民眾權益的重要體現。

近年來,隨著野生動物保護力度的不斷增強,許多物種的數量得到了恢復甚至增長,野豬因其強大的繁殖能力和適應能力,在某些地區已成泛濫之勢。野豬進村傷人毀物的事件頻頻出現,不僅威脅到了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也給農業生產帶來了不小的挑戰。因此,防控野豬致害,相當有必要。但是,此次捕獵活動所引發的嚴重後果,也充分說明,防控野豬危害不能衝動魯莽,一定要講究科學規範。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2023年7月野豬被調整出了《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但這並不意味著民眾可以隨意獵殺野豬。捕獵活動本身存在一定的風險,如果缺乏專業知識和技能,不僅容易造成自身受傷,還可能對生態平衡產生負面影響。

因此,制定並普及科學合理的野豬致害防控方案,對於那些野豬頻頻出現,已經影響到人們日常生活的地區,是迫在眉睫的事情。簡單鬆散地犬獵、網獵甚至槍獵,很顯然不足以達到理想的防治效果,還有可能像此次一樣,引發不可預知的嚴重後果。

各地應該在嚴格遵守禁獵區域、禁獵期、禁用獵捕工具和獵捕方法以及國家槍支管理等法律法規的前提下,結合當地實際情況,採取更加專業、有效的措施來控制野豬種群規模,完善野生動物致害的監測預警工作,探索建立野生動物肇事公眾責任保險制度,加強對野生動物致害嚴重地區群眾安全教育,形成從預防到應對再到補償的全方位防控體系,真正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目標。

防控野豬致害不能只有「正面硬剛」,既要尊重自然規律,也要運用科學手段,採取規範的應對措施,提高民眾的防範能力,確保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不受侵害。

(來源:極目新聞)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採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