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四川村民撿到只小貓,長相可愛性格兇猛,養大後才知真實身份


一些喜愛小動物的網友看到網上有人能幸運地撿到貓貓狗狗,可謂艷羨不已。

這時就會有人發出感慨:我何時能擁有自己的「寵物吞金獸」?

但如果你碰巧又撿到一隻「國家保護動物」呢?

相信如果網友們碰上了上述這種事兒,心裡會喜憂參半。

喜的是自己也能「幸運地」撿到可愛小動物了,憂的是竟然是只保護動物?!

未來養出了感情後還得歸還國家......

2009年,四川農民張汝懷就面臨著這樣兩難的境地。

他在山裡偶然間撿到了一隻小巧可愛的「貓咪」,權當是流浪在外的可憐動物,遂把它帶回了家。

張家每個人都是心善又熱愛小動物之人,為了更好地照顧它,張汝懷甚至拿出自己孫子的奶粉來喂。

可隨著時間的推移,這隻看似人畜無害的小貓咪身上,呈現出了不同尋常的花紋。

這讓人對其品種愈加好奇。

奇怪「小貓」被收養,兇狠異常使人疑

張汝懷和「小貓咪」的邂逅始於2009年的夏季。

這天他和平常一樣扛著工具去附近山上,自家茶田裡勞作。

張汝懷的家鄉長寧縣梅硐鎮東河村,位於四川盆地南部的丘陵地帶。

這兒山林茂密空氣清新,動植物種類十分豐富。

因此當地人往往能遇見不少珍稀的野生動物如雲豹穿山甲等等。

所以,上山的村民們都會留個十二分心眼觀察四周,確保自己走的是一條很安全的道。

這天,邊走邊細心聆聽周遭動靜的張汝懷很快就察覺到了一些異樣。

就在離其不遠的灌木叢中傳來陣陣「鳥鳴聲」,但那聲響可謂是氣若遊絲十分之弱。

只是這天張汝懷急於去幹活,只當那是雛鳥的叫聲就沒上前勘探。

直到他次日再上山,依舊聽到這陣奇怪的聲音後才有所警覺起來。

但因為那聽起來不像大型野獸的呼叫聲,所以使得張汝懷放鬆了一些警惕。

他在忙完手頭的活兒後,弓著身子就往灌木叢中鑽去。

很快,聲音的「廬山真面目」呈現在張汝懷眼前。

果不其然,那隻動物並不碩大反而比張汝懷想像得更小。

那是一隻小巧玲瓏的「小奶貓」,它正蹲在裡面一個較為隱蔽的樹洞里。

看到有人前來緊張不已,頃刻間蜷縮著身軀。

這不就是一隻剛出生沒多久的小貓嗎?張汝懷仔細打量著它,瞧著跟前小傢伙生龍活虎的模樣也放心下來。

只是小貓實在是太「迷你」了,加上周圍又不見其同類。

張汝懷擔心附近的飛禽走獸會傷害它,所以決定先把小貓給帶回家。

回到家後,妻子看到丈夫用衣服裹著一個東西很是疑惑,不停追問是啥?

張汝懷怕妻子責備,正思索著怎麼回復她時,沒想到小貓咪「捷足先登」地叫喚了起來。

「啊?你撿了一隻小野貓啊?」妻子震驚道。

「咱們沒養過什麼寵物,而且它是野外的,不知道有沒有細菌呢......」

就在此時,小貓用矍鑠的大眼睛盯著妻子。

隨後嘴裡時不時發出幾聲惹人憐的慘叫,直聽得張汝懷之妻憐憫不已,遂默許了丈夫的想法。

可他們沒想到,小小的一隻「貓」,餵養卻是個大問題!

沒有什麼經驗的丈汝懷不曉得要給它吃些什麼,最後媳婦建議給其喂點奶粉試試。

於是,他們摸著石頭過河,拿來自家小孫子的奶粉,沖泡後倒在一個舊奶瓶中。

幸運的是,這隻小貓還真的喝下去了,張家人看的很是歡喜。

「你看,它眼睛多大多可愛,身上的花紋也很漂亮,長大後一定是只十分漂亮的貓咪呢!」

不過,儘管張汝懷他們對小貓咪極盡寵愛,但後者的表現卻和一般貓咪不太一樣。

尤其是那凄厲尖銳的叫聲,非常像野獸的叫聲,而非家養的貓咪。

當周圍鄰居得知老張抓了一隻漂亮但看不出品種的貓咪後,紛紛上門圍觀。

與人們料想的不同,這隻被養了不少時日的小野貓並不親人,反而對周遭的一切都格外警惕。

但凡有上前想撫摸它的,它均會對之哈氣吼叫,凶得好似一隻小虎崽。

不僅別人近不了身,就算是「主人」張汝懷拎起它的後脖頸,貓咪在掙扎的過程中也會毫不客氣地用尖尖的指甲撓他。

喜食生肉撕咬家禽,它的野性血脈被激發

隨著來看「小野貓」的人數逐漸增多,其中一些有經驗的還是從它的外表特徵上看出了一些不同尋常之處。

首先,這隻所謂的貓咪的耳廓大而尖細,不似普通家貓那般圓潤;

再者,它的毛色極其與眾不同,不是常見的那種斑條紋而是圓斑的......

另外,看這小傢伙的爪子也比一般貓咪的鋒利許多。

最後還有一個很明顯的特徵便是它刺耳的叫聲,完全不是貓咪那種嗲嗲的味道。

「我覺得這或許不是普通的小野貓,也可能是果子狸的幼崽。」

「果子狸的臉要比它更尖吧,我覺得不是,看上去更像是豹子生的。」

後一種猜測也讓張汝懷內心一緊:

這真的會是一頭小豹子嗎?那可是非常兇狠的猛獸啊!我橫看豎看這麼個可愛的小東西都不像豹子。

但由於此時的「貓咪」過於幼小而不具有任何攻擊性,張汝懷亦捨不得丟掉它,就想著繼續餵養,等過段時間再看看。

隨著時間的推移,小貓身上區別於普通貓咪的特徵顯現得愈發明顯。

這點從它的飲食上就能勘探出一二。

最開始小貓僅僅只喝一些奶粉,也沒表現出對其他食物感興趣的樣子。

後來張汝懷覺得光喝奶肯定不行,遂決定做一些自製的營養飯來喂它。

他把火腿腸小魚乾、若干蔬菜等一起攪拌進米飯,端到小貓跟前。

豈料小貓對這食物是一點兒興趣都沒有,只聞了聞就走開了。

而一次意外,則讓張汝懷發現了它對生肉興趣滿滿的事實。

那天,張汝懷妻子正在做飯,不經意間把一塊生肉掉落到地面上。

彼時離得老遠的小貓嗅覺異常靈敏,它飛快衝到肉跟前,竟毫無顧忌地大快朵頤起來!

「還真的像只小野獸呢,居然喜歡吃生肉。」

張汝懷見狀驚訝地說,哪怕到此時,他都沒細細地想過小貓的真實身份,而是考慮給它尋找類似的合適的食物。

由此可見,張家人對這隻小傢伙可是寵愛有加啊!

後來,經過幾次測試,發現小貓確實愛吃生肉後,張汝懷就時不時地去菜市場給它買些零碎肉吃。

彼時貓的體格尚小而吃不了多少,可當貓咪一天天長大,它的食量也隨之增大。

經過張汝懷一家人的精心照料,貓咪長得很是活潑壯碩。

儘管依舊有些兇狠,但它對主人不曾有過帶著敵意的攻擊。

然而,它對人沒有敵意不代表對其他生物也很友好,張汝懷很快發現了這隻貓咪的「詭異之處」。

比如它和村裡的小狗玩耍時,常會露出尖銳的牙齒來震懾對方。

甚至會以迅速的飛撲姿勢去追趕、攻擊雞鴨鵝等。

後來恐怖的一幕還是上演了,張汝懷家裡的鴨棚在某天遭遇到了一場突襲。

「施暴者」正是那隻野性十足的小貓咪!

凄厲的鴨子的慘叫嚇壞了張汝懷,他飛奔到鴨棚中查看,被眼前的場景給驚嚇到了。

只見對自己還算溫順的貓咪此刻正在發瘋似地撕咬著鴨子的脖子,濺出的鮮血染紅了貓咪的嘴。

血腥味彷彿激發了它的潛藏獸性,其把口中的鴨子咬得更緊實了,而後者很快沒了動靜。

往後的幾天里,小貓亦十分亢奮,它仍舊追著張家的雞鴨撕咬,享受著獵物被擒獲的快感。

這下張汝懷是真的害怕了,他索性把鬧事的小貓給關到了籠子里。

習性特徵似雲豹,專家稱稍後再鑒定

習慣了自由的小貓被限制了行動後變得越發狂躁,它不安地發出刺耳叫聲,隨後又用自己的尖牙狠狠地啃著籠子的木條。

最終那木板被其咬碎,它也成功脫逃。

與此同時,棚里的雞鴨等再次遭殃。

很快,張家收養的小貓喜吃生肉愛咬家禽的事兒被傳開了,村民們不約而同想起了此前發生在鄰村的那樁怪事。

那件事,同樣和村民們飼養的雞鴨有關。

當時每天早上,好幾戶人家都會發現自家的家禽或被咬死在地上或失了蹤影。

憤怒的大夥決定好好蹲守來抓住這隻禍害野獸。

功夫不負有心人,他們終於在某一天生擒住它。

原來是一隻皮毛柔軟狀似貓,但體型明顯大得多的動物。

動物專家後來鑒別出這隻動物就是「雲豹」,它可是我國珍稀保護動物!

那麼,張汝懷家中那隻表現相似的貓咪會不會就是雲豹的幼崽呢?

村民們對此議論紛紛,張汝懷思索再三而決定上報給當地政府。

緊接著,接到消息的林業局就專門派人前往張家查個究竟。

來到張家的專家反覆觀看著這隻還沒成年的小貓的身體。

雖然它外表有區別於家貓的顯著特徵,但是依舊無法確定它的真實身份。

唯一能夠肯定的是,這小傢伙的確屬於貓科動物

「目前它對人沒什麼攻擊性,而且似乎對你挺友好,不如在繼續飼養一段時間看看吧!等它再長大些就能看出是什麼品種了。」

「期間你遭受的損失,政府也會給予相應的補貼的。」

專家們這樣對張汝懷說,而後者也的確捨不得與之分開,就答應了下來。

豹貓終回歸合適之處,環保問題惹人深思

時間過得很快,小貓也長到了能夠被識別品種的階段。

此時領導和專家們再度前往張汝懷家中勘察。

這時候的小傢伙長得十分精神,體貌特徵與毛髮紋理變得更加顯而易見了。

專家們商討一番後最終得出真相結論:

這並非普通家貓也不是雲豹,而是另一種同樣珍貴的國家二級野生保護動物「豹貓」。

豹貓背上一般都有黑色的斑點,生活在茂密叢林中的它們以老鼠、蜥蜴等小動物為食物,因此也會對村民家養的禽類感興趣。

張汝懷之所以能撿到落單的豹貓,極有可能是它的父母因被追捕而逃走了,獨留其在洞中。

「多虧了你,要不是心善救助,這隻小豹貓可能就活不了了,咱們又得失去一隻珍貴的野生動物。」

專家對張汝懷錶示感謝,而後者聽了也是五味雜陳。

一方面,張汝懷及其家人很欣慰能在無意中救助到豹貓幼崽。

另一方面,他們清楚既是野生動物那肯定是不能一直飼養在家中了,這個小傢伙遲早得回歸自然。

這麼長時間相處下來,彼此都有了一定感情,談分離必定是傷感十足的......

然而,比起私自留下它,磨滅其野性使之成為寵物,顯然讓它回歸自由的生活場地更適合。

張汝懷冷靜下來後,支持專家們將其帶走。

隨後這隻豹貓最終在林業局協調下被安全送至野生動物保護基地。

在那裡,它能得到正規的野化訓練。

若能成功馴化,它依舊會回到廣袤的大自然中。

其實,我國本有不少的豹貓數量,可此前人類為了一己私慾對其進行過度捕殺,導致它們成為了瀕危動物,實在可惜至極。

當然,這世上除了自私自利的不法分子外,還有諸如張汝懷在內的心善懂理之人。

也正是因為有後者的存在,豹貓如今的生存環境好了不少。

「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是環保組織一直以來倡導的主題,這不僅是為了保護珍惜野生動物,也是為了人類與自然能夠一直和諧共生下去。

如若任憑盜獵行為發展則勢必會破壞生態平衡,我們人類最終會被自然懲罰而自食惡果。

欣慰的是,越來越多的群眾意識到了問題的嚴峻性,主動擔當起保護野生動物的職責。

而周邊環境的日漸好轉,使得不少曾「消失」在人類跟前的珍稀動物。

諸如眼鏡蛇金絲猴等被我們發現,它們能自在悠閑地現身於我們周邊,便可說明生態環境佳。


參考資料:

養獸為患------央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