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青藏高原的喜馬拉雅山脈,每年都吸引著諸多遊客前往。哪怕不能攀登這座山,僅僅在山脈周圍看看美景,也足夠令人心曠神怡了。長久以來,在喜馬拉雅山脈地區都流傳著許多傳說,這些傳說也使得喜馬拉雅山脈籠罩了一層神秘的面紗。
從十八世紀以來,關於人類攀登喜馬拉雅山上珠峰的事迹就沒有停止過,不過也似乎並沒有確切地發現一些傳說中的神秘物種。
倒是今年,環境專家意外發現,一種被認為早已滅絕的生物,居然重新在這裡現身,這一發現讓整個科學界震驚了。
「滅絕」的尼泊爾雲豹
被意外發現的動物叫做尼泊爾雲豹,它是生活在我國與尼泊爾交界處的一種貓科動物,一般生活在海拔兩千米左右的地方。
尼泊爾雲豹外表可愛,長得十分圓潤憨厚,倒是比較像是放大了以後的貓咪,一般身長在70cm到110cm左右,尾長在70cm至90cm左右,體重維持在30-40公斤左右。
尼泊爾雲豹渾身的皮毛以深棕色為主,身上還有著雲彩狀的花紋,這也是它們名字的由來。它有著出眾的攀爬能力,四肢粗短且矯健,下盤很穩,基本上捕獵就依靠著樹木。
它有著「小劍齒虎」的稱號,不少環境專家認為它就是遠古生物劍齒虎的後代。那麼,這樣的尼泊爾雲豹又是為何會滅絕的呢?
因為它的皮毛色澤美觀、摸起來手感柔順舒服,是製作皮毛大衣的上等材料。俗話說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正是因為當時很多人會出高價錢購買尼泊爾雲豹的皮毛,才使得偷獵者十分猖獗。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時候,很多人通過尼泊爾來到中尼交界處偷獵尼泊爾雲豹,這給本就數量不多的尼泊爾雲豹數量帶來了更加沉重的打擊。
在八十年代的時候,我國頒布了禁止偷獵尼泊爾雲豹的相關條例,但已為時晚矣,從那之後,尼泊爾雲豹就「滅絕」在了大眾的視野中,直到40年後的2021年再度現身。
喜馬拉雅山上的尼泊爾雲豹
前段時間環境專家通過在喜馬拉雅山上安裝的環境監視器再一次發現了尼泊爾雲豹的蹤跡。此消息一出不少人都覺得歡欣雀躍,無論如何它還沒有徹底滅絕,那就是一件好事。
不過比起普通群眾興高采烈的態度,環境專家們的心態就顯得很「反常」了,他們不僅不因為尼泊爾雲豹的再度出現而高興,反而一個個憂心忡忡,感到十分擔心,很惆悵,這又是出於什麼原因呢?
其實這和尼泊爾雲豹本身無關,而是它再次出現的地點引起了環境專家們的警惕。就像上文所說的,尼泊爾雲豹一直是生活在一個固定的海拔範圍內,也是2000米處左右的地區。動物不像人類,一生中會多處遷徙,就像淡水湖的魚在鹹水湖無法生存一樣,尼泊爾雲豹此次在喜馬拉雅山海拔高度3500米的地方出現,也就是說直接提高了1500米!
這一點超過了環境專家們的認知,很明顯它們的「遷徙」是被動進行的。所以比起「尼泊爾雲豹再次出現」這件事本身,環境專家們對於尼泊爾雲豹為何會突然提高自己棲息地的海拔感到更好奇,並因此得出了兩個原因。
一是防止偷獵,這是很好理解的,也沒什麼值得深入探討的,讓環境專家們感到害怕的是第二點原因,那就是尼泊爾雲豹原棲息地的氣溫升高,它們已經無法適應當地的生態環境。
環境專家在調查了喜馬拉雅山地區後也證實了這一點,如今該地區的氣溫,相較於40年前已經上升了將近6攝氏度,尼泊爾雲豹無法適應這樣的氣溫變化,因為它們早就進化出了抵抗高寒地區低溫的厚實皮毛,現在無法很快適應升高的溫度,只能繼續向高海拔地區遷徙。
所以說,此次尼泊爾雲豹的消息恰恰也是佐證了,如今的全球變暖依然在繼續,全球的環境正在產生這人們生活中可能感受不明顯的劇變。
關於全球變暖的危害相信大家已經聽了很多了,如果到現在還不提高警惕,還覺得只是危言聳聽的話,那麼將來人類終將吞噬自己造出的惡果。
結語
透過現象看本質,其實尼泊爾雲豹的再度現身並非一個孤立事件。它沒有滅絕,這固然是一件好事,但在這個事件的背後,則是大自然再一次,給人類敲響了警鐘。
「滅絕」雲豹重現喜馬拉雅,然而環境專家卻更惆悵了
消失40年的生物現身?棲息地提高了1500米,專家卻擔心了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旅行中的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