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是沒人要的,你以後就有家了」

在人類聚居地附近有流浪貓的身影,大家都已經見怪不怪了。

它們有的曾經擁有過吃喝不愁的家,卻又被狠心遺棄;

它們有的生來便四處奔波、風餐露宿,從未感受過愛與溫暖。

它們的來源或許不同,卻同樣面臨著「流浪」的命運。它們瘦小的身體上沾滿了泥灰,用可憐巴巴的眼神看著你時,幾乎很難有人可以拒絕那樣的眼光。

別說人類,狗也很難拒絕。

網友@bilibili家裡養了兩隻狗,平時會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一些養狗日常,其中那隻叫N.E的德牧是出鏡率最高的。

萬萬沒想到的是,N.E以一己之力,讓她的賬號從曬狗逐步轉變成曬貓。

網友在遛狗時發現了一窩流浪貓。

正確來說,那窩流浪貓是N.E發現的,很是怕生,見到人就往柴堆里鑽。原本以為是跟著媽媽出來放風的小流浪,後來才發現柴堆下就是它們的「家」。

一共有六隻小奶貓,有五隻成功被食物「誘惑」,還有一隻膽子最小的,一直躲著。

和N.E的「愛心泛濫」不同,@bilibili家裡的另一隻狗很難和別的動物友好相處。權衡之下,她便在網上發布流浪貓領養的消息,希望能為小傢伙們找一個「家」。

不是柴堆下那個「容身處」,是真正可以遮風擋雨、擺脫風餐露宿、充滿了愛與溫暖的「家」。

等待領養的時間總是漫長的,期間在看到其他路人用食物引誘它們時,小流浪貓們無動於衷的表現,她才終於意識到——原來這窩小貓只信任她一個人。

但很可惜的是,「我只能陪你們一程,陪不了一生」。

後來頻繁的出差,導致@bilibili也很難及時跟進小貓的情況,只能在每次回來時第一時間趕到它們的「住處」查看情況。但卻發現只剩下一隻小花臉貓,其他的小貓都不見蹤影。

她以為是貓到處活動了,在遇到附近的老太太后才知道:其他小貓都被人抱養了。

得知這個消息的她,既欣慰又難過。

欣慰的是,雖然之前發布的領養信息沒能得到回應,但好在除了網路以外,小貓也在現實世界憑藉自己的本事吸引到了領養人。

難過的是,不能確認小貓的情況,也不知道領養人是否能夠盡心儘力對待它們,它們在新家是否又能健康快樂地成長。

被挑剩下的小花臉貓,就是那隻膽子最小的。

不愛親近人、不願意和人接觸的它,卻在這次重逢里表現得格外熱情。

它一直蹭她,想被摸摸。

也許是同伴們的離開,也讓它感到孤獨和害怕吧。

後來的每一天,它都會為了她飛奔而來。

吃東西的時候也不那麼警惕了,哪怕再餓、再想吃,也要先讓她摸一摸;

分別的時候也不再躲躲閃閃,反而是亦步亦趨,跟在身後;

還會給她叼來「獵物」、會和她鼻尖碰鼻尖、會翻肚皮……

但網友始終不敢給它取名字,因為它不屬於她。

「如果能帶你回家那該多好呢?」

後來,@bilibili因為工作原因,要離開這個城市了。諾大的城市裡,最放心不下的還是它。心心念念著,卻又無能無力。

相隔幾天再回到這個城市時,重逢的喜悅和興奮,終於讓網友下定決心:帶它回家。

也許是意識到自己終於要有家了,小花臉貓出乎意料的乖,剪指甲、洗澡、吹毛、驅蟲,全程沒有任何反抗。

「雖然沒能早點給你一個家,但是還好我沒錯過你。」

網友給這隻小花臉貓取了個名字,叫七喜。也許是流浪過的原因,七喜很喜歡黏著網友,從此便開啟了貓形掛件的日子。

也許從第一面開始,你陪它的就不止一程。

因為你愛它的時候,它也偷偷在愛你。

事實上,對於流浪動物的救助,往往都不盡如人意。無論是基地救助,還是個人救助,面臨的困難遠比想像中多得多。從救助、到發布領養消息、到領養人審核、回訪……每一個環節都要小心翼翼,只為了給流浪動物找到一個安度一生的家。

多謹慎一分,那流浪動物的安全就更多一分。

但嘗試過流浪貓救助的小夥伴們都知道,定點餵食、誘捕等前期工作只要投入足夠的時間,必然都能完成。真正困難的在於領養這一環,耗費大量的時間、精力,領養信息就像是「石沉大海」一般,沒有一點回信。

甚至哪怕是好不容易找到「相對靠譜」的領養人後,流浪動物融入家庭的速度與程度也許和他們所預料的不同,最終只能選擇退養。

甚至一些不負責任的領養人,還會直接棄養,讓好不容易擁有了一個家的流浪動物再次回歸流浪生涯,對它們造成再一次的傷害。

在全球數億隻流浪動物,其中只有不到2%的比例能得到被領養、被照顧的機會。

無數的救助人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希望將這2%不斷擴大,希望「領養代替購買」的觀念能夠更加普及。

最希望的是,流浪動物都能得到善待,都能擁有一個溫暖的家。

但這些只靠救助人是無法完成的,它需要我們每個人都盡綿薄之力。有能力的,給流浪動物做救助、找領養、做TNR;沒能力的,能儘力宣傳相關的消息,共同傳播「領養代替購買」的觀念。

公益不是一群人的全力以赴,更應該是每個人的儘力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