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發布 | 麗江熱線APP
白點鶥
Garrulax bieti
易危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全長約250mm。前額、頭頂和背面羽毛均呈黃褐色;後頸和背面羽毛均具白色端斑及黑色次端斑,呈點狀斑紋。兩性相似。
動物分類:
雀形目 畫鶥科 噪鶥屬
分布區域:
雲南西北部麗江、德欽,為留鳥。省外分布於四川西南部木里。國外無分布。
物種小科普:
白點鶥是中國西南部特有、全球易危物種(和大熊貓一個級別),存在著滅絕的風險,其分布範圍極其狹窄,僅罕見於四川木里和雲南麗江周邊。隨著上世紀60年代大量原始森林消失,白點鶥逐漸消失在了人們的視野,直到2008年又重新出現。現在白點鶥依然承受著巨大的捕獵壓力,對其保護已刻不容緩。由阿拉善SEE西南項目中心支持,玉龍野保負責執行的老君山滇金絲猴巡護隊在巡護過程中發現了白點鶥的蹤跡,經過三年多的跟蹤調查,初步摸清了老君山白點鶥的蹤跡和活動規律並首次發現了白點鶥的巢,為下一步開展白點鶥的保護工作奠定基礎。
種群現狀:
全球易危物種,2021年2月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攝影/喬麗華
攝影師簡介
喬麗華,麗江玉龍縣石頭鄉利苴村村民,傈僳族,觀鳥愛好者。2019年,玉龍野保老君山滇金絲猴巡護隊發現在老君山發現了白點鶥,在協會和拾得自然SEED Nature專家的指導下,開始鼓勵喬麗華去尋找這種鳥的分布範圍,經過一年多的努力尋找和監測,在三岔河區域尋找到穩定的種群。從那開始,在鳥類專家的指導下,從一開始只認識麻雀和烏鴉到現在已經能夠精確分辨數十種鳥類。2020年8月,在一些鳥類專家的指導下,喬麗華在自家房屋後搭建了一個簡易鳥棚,專門服務觀鳥愛好者,截至到2021年8月,已經為140餘位觀鳥愛好者提供了服務。
滇西北神奇物種
在滇西北青藏高原南緣的橫斷山脈之中,特殊的地理環境和立體氣候,使這裡成了生物物種的避難所。這裡自然資源豐富,特有、稀有的動植物種類多,是全球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特殊的氣候和地理環境,使之成為珍稀瀕危物種的避難所,是北半球物種最豐富的地區之一,被譽為「北半球生物多樣性的縮影」。我們希望能夠用鏡頭拍攝記錄下滇西北豐富的物種與大家一起分享。
信息來源:拾得大地自然研學
來源/麗江生態環境
編輯/雷鳳嬌
責編/和眾學
熱線電話/0888—5112277 微信/lijiangtv
麗江市廣播電視台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