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生活在城市中的鏟屎官來說,不用出門遛還省心的貓自然是不錯的選擇。
當然,大部分情況之下,貓確實是讓鏟屎官省心的,但是有的時候,它也能做出一些讓你摸不著頭腦又氣又好笑的事情來。
比如,拉屎不埋屎。
最近,我家裡面的貓也開始作妖了,我親眼看到它在上完廁所之後沿著貓砂盆外沿刨了一圈,但就是沒有刨到貓砂。這樣的結果自然就是,拉的便便沒有埋起來,氣得我一邊罵罵咧咧一邊用鏟子把便便給埋起來。
那麼這樣的情況究竟是為什麼呢?貓是不是在向鏟屎官表示不滿或者惡作劇?
想要弄清楚這個原因,我們需要先了解一下貓為什麼會掩埋自己的排泄物。
貓是小體型的獵手,它在捕捉別的獵物的時候,自己也很容易成為別的大型獵食動物的獵物。在這種情況之下,小體型的貓必須要想辦法把危險降到最低。
該怎麼做呢?
氣味,要知道野生動物的鼻子可是非常靈敏的,即便隔著很遠的距離,它們也能通過嗅探空氣中的氣味來判斷自己所處的環境和自己與獵物的距離。
貓在捕捉獵物的時候就會依靠自己靈敏的嗅覺,反過來說,為了讓自己不被別的獵食者發現,它們就需要把容易泄露自己氣味的東西隱藏起來。貓的排泄物裡面含有一種信息素,如果被別的動物聞到並趁機追蹤過來的話,就很容易遇到其他的捕獵者,因此掩埋排泄物就成了生存必須要做的一件事情。
此外,為了防止自己的獵物聞到自己的氣味而逃跑,貓在排泄之後就會把殘局收拾好,這樣可以迷惑獵物,以便自己能順利的捕捉到獵物。
正因為如此,貓在不斷地進化中保留了自己對天敵的警惕性,有經驗的大貓也會把這種掩埋排泄物的行為教給小貓,小貓在觀察貓媽媽的這一行為之後也會加強自己的本能行為。
可以說,貓掩埋排泄物其實就是一種生存本能,再加上貓媽媽的言傳身教的共同結果。
但......並不是所有的貓都會掩埋自己的排泄物。
當一隻貓一直在食物充足的人類家庭中生活長大的時候,它完全不需要為了獲取生存物資而煩惱。換句話說,它根本就沒有需要時刻警惕的天敵以及可以供它捕捉的獵物,漸漸地,這種生活環境會讓它的防備心有所降低。
換句話說,貓對於當前環境的安全以及食物相當有自信,自信到自己即便是泄露了蹤跡也不會招來敵人攻擊自己。你的貓十分信任你和這個家庭,為此,貓不再掩埋自己的排泄物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其次就是,小貓學習掩埋排泄物雖然受到本能驅使,但是有大貓示範的小貓明顯做的更好。對於那些過早離開大貓獨自生活的小貓而言,如果沒有大貓或者鏟屎官充當貓媽媽教它使用貓砂並掩埋的話,這些貓腦子裡就沒有自己需要掩埋排泄物的這個認知。
所以,它不埋便便鏟屎官也需要反省一下自己是否沒有教過。
除了上面提到的兩點,貓不掩埋自己的排泄物還有這幾方面原因。
1、宣誓主權位
當你家裡面有一隻原住民的時候,你開始養第二隻貓,或者有貓到你家暫養幾天的時候,你的貓突然出現不埋排泄物的動作,這就是它在宣示主權。要知道,在野外環境下,地位較高的貓科動物會不埋便便,故意將自己的氣味泄露出去,以此來宣告某個特定區域的主權。當家貓這樣做的時候,意思就是:嘿新來的,這個家我說了算!
2、貓砂盆
上廁所對貓而言來說是非常嚴肅的一件事情,貓砂盆的擺放位置,大小,貓砂對於貓的如廁體驗都會有很大的影響。如果你的貓突然開始不埋便便,你可以回想一下自己最近是不是更換了貓砂盆的擺放位置,是不是更換了貓砂盆或者貓砂。如果有的話,建議回到之前的擺放位置,或者採取循序漸進式的改變。
這麼小?朕怎麼用啊
還有些時候,貓在排泄之後會四處刨地板,抓牆,導致掩埋不成功。這種時候很可能是因為貓砂盆太小,貓轉身刨貓砂不方便;有時候是因為貓砂盆深度不夠,貓在埋排泄物的時候很容易把貓砂帶到外面,貓也會刨貓砂盆外的貓砂,還有一種情況是貓砂盆放置的位置過於狹窄,貓在排泄之後操作受到限制,沒有足夠的活動空間。
需要注意的是,貓是喜歡規律生活的動物,突然的變化會讓一些貓變得不適應,有時候還可能在貓砂盆之前擺放的位置排泄。貓也是愛乾淨的動物,貓砂盆清潔不當味道較重的時候,它也很可能在上完廁所之後急不可耐地離開,直接拉在貓砂盆外面。
3、疾病影響
當貓正在遭受身體或者心理上的疼痛時,它也很可能出現不埋排泄物的情況。一般來說,你可以通過這幾點來進行觀察和判斷——如廁次數、異常叫聲、排便排尿異常、尿尿或者便便的狀態改變。
如果你有觀察到以上幾點或者一點,你可以先聯繫你信任的醫生或者有養貓經驗的朋友諮詢,隨後送到寵物醫院接受救治。
看到這裡,你應該知道貓排泄之後不掩埋並不是它在惡作劇,而是多種原因導致的。貓向來是愛乾淨的動物,當它出現與它常規的生活習慣不符的舉動時,我們作為鏟屎官一定要細心觀察。這不僅僅可以讓你儘早地發現貓的潛在問題,還能收集資料以便以後作為貓咪生病治療時的參考。
我是橘格格,撒嬌賣萌求關注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