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收到《熊貓澡堂》這本繪本時,我很好奇,一對日本夫妻為何對我們獨有的大熊貓如此喜愛,並且還以此為主角創作繪本的?
要知道,對於我們國家來說,大熊貓在動物界的地位那是無可撼動的高。早在夏朝時大熊貓就曾作為禮物贈予禹王,在漢代的《上林賦》中更是名列珍禽異獸之榜首,在唐代更是作為吉祥的象徵。
更何況隨著1990年北京亞運會以大熊貓為原型的「盼盼」,以及2008年北京奧運會以大熊貓為原型的吉祥物「晶晶」的陸續出現,現在大熊貓更是成為了我國特有的文化符號。
所以為何一對日本夫妻要以別國的「文化符號」為主角進行創作,並且他們是怎麼做到把熊貓寫得繪聲繪色,讓孩子們看完大呼好好玩的呢?
帶著這些疑惑,我去查找了一下資料,看完後才明白熊貓這個「文化符號」被我們推廣的究竟有多厲害!
「熊貓」一個超棒的文化符號
是不是很奇怪,一個日本籍的繪本作者為何會把我國的熊貓寫得有聲有色呢,畢竟熊貓是我國獨有的動物,日本可沒有?
說起緣由就不得不提「熊貓外交」——我國將大熊貓作為國禮贈送給友邦。
而我國與日本的「熊貓外交」,據日本史料記載,早在公元685年就出現了。唐代時武則天就曾送給日本天皇兩隻熊貓和70張熊貓毛皮。
新中國成立後,為了「恢復」邦交,1972年10月28日,我國就贈送給日本兩隻大熊貓「蘭蘭」和「康康」。這一天載著「蘭蘭」和「康康」的飛機進入日本領空後,日本派出戰鬥機升天護航,時任日本政府內閣官房長官的二階堂進還親臨機場迎接。
大熊貓落戶上野動物園後,日本人民對熊貓展現出了超常的喜愛,就報道「每天約有14600名觀眾,一年有三分之一市民去觀賞,幾年內參觀者竟達5000多萬人次」。
大熊貓一下子成為了日本新「國寵」,而1976年出生的龜山達矢和1978年出生的中川敦子這對夫妻繪本作家,在這種氛圍下長大,自然對大熊貓就有著不一樣的喜愛之情。
而隨著1982年大熊貓棲息地銳減、生存環境被大量破壞,贈送大熊貓的行為也改為商業層面的租借。但這反而更增加了大家對熊貓的喜歡,越來越多的國家以有大熊貓為榮,大熊貓一下子從「國寵」變成地球村「村寵」。
2008年,一部以中國功夫為主題、以大熊貓阿寶為主角的美國動畫大片《功夫熊貓》橫空出世,一下子就成為了現象級的動畫電影,熊貓的「文化符號」一下子廣為人知。這也促使越來越多的外國友人以熊貓為題材進行藝術創作。
從小就有著對熊貓的喜愛之情,再加上成年後社會環境又進一步促進了這種情感,龜山達矢和中川敦子的《熊貓澡堂》也就自然而然地創造出來了。
「熊貓澡堂」:日本湯池文化與中國「文化符號」的融合
從心理學上來說,為了讓小朋友更好得理解他們不熟悉的事物,比較合適的辦法就是在其中加入他們熟悉的東西,用細節熟悉感去攻克整體的陌生感。
《熊貓澡堂》從書名就能很直白的看出這是中國的「文化符號」熊貓和日本湯池文化的融合。
翻開《熊貓澡堂》第一頁,兩個卡通形象鋪滿了整頁紙。一個是熊貓頭的簡筆畫,另一個則是以熊貓外形外加水蒸氣的「熊貓澡堂」卡通形象,只看這兩個形象,繪本的主題就不言而喻了。
進入繪本閱讀後,日本的湯池文化就開始充斥著整本繪本,在日本的湯池文化中,泡湯前要先把身體沖洗乾淨,坐在小板凳上洗身體,用盆從頭上沖水;
泡湯時毛巾不能入水,可以用毛巾把頭髮包起來,或者疊好放在頭上;
身體沒擦乾前不要在更衣室走動,以免後進入的人滑到等等湯池文化都有在繪本中體現。
對於日本的小朋友來說,湯池文化是他們平常生活中很熟悉的一件事,以熟悉的細節過渡到不熟悉的大熊貓身上,用一種有趣且熟悉的方式來認識大熊貓也是種很美好的體驗。
而對於中國的小朋友來說,大熊貓我們都見過,以一種有趣的方式去認識日本的湯池文化也是種全新的體驗。
從小就讓孩子認識各國文化間的差異性,在孩子的心裡種下認識並尊重他國文化的種子,或許正是繪本作者的本意吧!
讓孩子腦洞大開的熊貓「野知識」
沾點邏輯的胡說八道不止大人愛,小朋友也超愛,畢竟這種被允許放飛思緒的想像,讓人快樂的想起飛。
我們都知道,大熊貓是黑白色,在常規科普中大熊貓身上的黑白色和斑馬的黑白條紋有相同的作用,有保護、調節體溫等作用。
但是在龜山達矢和中川敦子的《熊貓澡堂》中,大熊貓的黑白色卻有著一個很有趣的設定——大熊貓身上的黑色其實是黑色衣服而已。
這是不是啼笑皆非且又符合孩子認知的一種有趣設定?打破我們固有認知的事情還不止這一件——大熊貓的黑眼圈居然只是墨鏡而已。
這個設定雖然無厘頭,但也能邏輯自洽,因為按照人類的標準,大熊貓是個800度的「大近視」,只能看清幾米之內的物體。
如果我們把大熊貓帶的墨鏡看成是近視太陽鏡,是不是在保護孩子想像力的同時,也是在告訴孩子想像力的放飛也是要建立在知識的基礎上的。
如果以上有關大熊貓的腦洞孩子都玩得很開心的話,那不要忘了有關大熊貓的最後一個腦洞——大熊貓的黑色耳朵其實是用染髮膏染的哦。
讀到最後,小朋友肯定已經發現了,原來大熊貓身上的黑色都是假的啊,就像雖然我們看到的大熊貓感覺獃獃、萌萌的,但其實在八百萬年前,它可是猛獸,不管是在體型、咬合力,還是在奔跑速度上,那都是杠杠的,畢竟與大熊貓同時代的都是劍齒虎、巨爪地懶、王氏水牛,這些大型哺乳動物凶獸哦。
讀完《熊貓澡堂》後是不是對熊貓有了完全不一樣的認識,也對日本的湯池文化有了朦朧的了解了,這或許正是作者想要看到的,也是我們家長希望孩子接觸的優秀繪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