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記憶最深的是樹上的櫻桃、大白兔奶糖、老奶奶和她養的一群貓;還有透過樹葉灑在我臉上斑駁、溫暖的陽光。
頑皮的我在老屋北面發現了一個寧靜的小院子,住著一對慈祥的老夫婦。院子里有一棵海棠樹,一棵櫻桃樹,老夫婦的還養了一群貓。對,沒說錯,是一群貓!
我自來熟的去老爺爺、老奶奶家裡玩,每次都能得到些小零食。關鍵還有大白兔奶糖吃,到了季節還有櫻桃、海棠吃,更加的讓我樂此不疲。
老兩口都退休了,兒女都在上海定居,閑來無事就收養了幾隻朋友送過來的貓。沒想到越養越多,不停的有小貓誕生,不時還有鄰居的貓和流浪貓加入。那時候還沒有貓節育、救助站的說法,以至於最多的時候一共有23隻貓!附近區域的貓好像都集中到了奶奶家!
漸漸的大家忘記了老人的姓氏,尤其是我帶頭就叫「貓爺爺、貓奶奶」,老兩口也對這個稱呼沒有異議,總是祥和的,笑眯眯的對著每一個人。就像春天裡透過樹葉撒在臉上的陽光,溫暖、舒適,讓人感覺到的是安靜愜意。
70年代大家收入都比較低,老兩口省吃儉用維持著這麼多張吃飯的嘴,饞貓還要吃魚!貓貓們應該也可以信息傳遞,左鄰右舍的貓都知道了,最後所有的貓都不在家吃飯,基本都聚集在奶奶家。每次貓貓們開飯都是個壯觀的場景!鄰居們都勸說不要管那麼多,老兩口只是笑而不答。
兒女不在身邊,經常會郵寄一些上海的稀罕物過來。讓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紙盒包裝的蜜餞和大白兔奶糖。老兩口自己捨不得吃,每次去都會給我點,滿足我這隻大饞貓。在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對於一個孩子來說這是何等的幸福事!如果有70後會記得,好多東西都是配給制,大豆腐是要票的,只有過年才能吃到肉、吃到糖!
時光飛逝,我也背起書包上學了。但每次假期都會回到老屋去看貓爺爺、貓奶奶。老兩口也把我當自己的孩子,每次都捨不得我走。有時候還硬塞給我1元錢或2元錢。
90年高中畢業我就選擇了上班,一個月69.5元,每月交到家30。第一個月開工資我就興沖沖的買了10斤挂面去看奶奶,奶奶見了我高興的不行。爺爺已經不在了,奶奶拉著我的手一邊哭一邊述說家裡的事,看著我已經成年了又由衷的開心。
臨走的時候奶奶告訴我「大白兔沒有了(那時早已經停產了),要我在單位好好表現。現在是成年人了,以後有女朋友了一定要帶過來讓她看看。後來每年我基本都會去看望貓奶奶2~3次。陪她聊聊天,逗逗貓。
隨著年齡的增長,需要面對、解決的問題也越來越多。焦頭爛額的我越來越忙,以至於有快3年沒去看望貓奶奶。一次帶著女朋友路過「長通路」突然想起很久沒有去看貓奶奶了。
站在「長通路」上我才發現,一切都變了!路還是那條路,但所有的老建築都沒有了!我的貓奶奶當然也不知所蹤!我默默的站在馬路上,潸然淚下。真後悔自己那段時間為什麼不去看看貓奶奶!女朋友在身邊嚇得不敢吭氣,過了半天看我平靜了才敢勸我。
這時候才想起貓奶奶對我說的,以後有女朋友了一定要帶過來讓她看看那句話深意。這是長輩對晚輩溫暖的關照啊,這是真的把我當作自己的孩子了!
沒有了安靜的小院,沒有了櫻桃樹,沒有了那一群貓,沒有了大白兔奶糖;再沒有小院子里樹蔭下的微風習習,沒有了穿過樹葉灑落在我臉上溫暖的陽光。更沒有了奶奶那陽光般慈祥的笑容,就這樣我和貓奶奶永遠失去了聯繫。
人生中有些事情真的錯過了就不在!有生之年,珍惜身邊每一位至親好友!
謹以此文紀念貓爺爺、貓奶奶那份陽光般的溫暖和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