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古發現|西北一直乾旱少雨?聽聽史前動物怎麼「說」

2021年08月27日22:49:08 寵物 1545

新華社蘭州8月27日電乾旱少雨,荒涼壯美的戈壁、沙漠,這是許多人對我國西北地區的印象。但這裡一直是這樣嗎?把時間倒退回數千萬年前,這裡也曾水草豐茂、森林密布,巨犀鏟齒象等熱帶、亞熱帶動物先後在這裡棲息繁衍。

遠古發現|西北一直乾旱少雨?聽聽史前動物怎麼「說」 - 天天要聞

(海報圖片由和政古動物化石博物館提供)

西北地區為何會變為今天的模樣?在數千萬年的時間緯度中,這種變化又是如何發生的?

在位於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和政縣的和政古動物化石博物館,專家從史前動物的化石遺迹中找到了答案。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鄧濤主要從事晚新生代哺乳動物、陸相地層和環境演變研究,他經常往返於甘肅省臨夏州與北京之間。臨夏地區因為特殊的盆地地形,保存了大量完整的遠古哺乳動物化石。如今,和政古動物化石博物館館藏化石標本已超過3萬件。

遠古發現|西北一直乾旱少雨?聽聽史前動物怎麼「說」 - 天天要聞

和政地區地層剖面(和政古動物化石博物館供圖)

這些數量龐大的化石標本是解開西北氣候變遷「密碼」的重要線索。

鄧濤和他的研究團隊發現,臨夏盆地不同年代地質沉積層中的化石,先後指向了存在於本地區的4個不同的動物群,按照時間順序,分別是巨犀動物群、鏟齒象動物群、三趾馬動物群和真馬動物群。每個動物群又對應著不同的自然環境。「適者生存,每個時期的主導動物群都能適應當時的環境。」鄧濤說。

由此,我們可以「解密」以臨夏地區為代表的中國西北,乃至中亞內陸地區,在過去數千萬年中,氣候環境發生了怎樣興衰往複的變遷。

遠古發現|西北一直乾旱少雨?聽聽史前動物怎麼「說」 - 天天要聞

這是復原後的三趾馬骨架(新華社記者 馬莎 攝)

走進和政古動物化石博物館,左側一個史前動物的巨大復原塑像吸引了人們的注意力,它有長長的脖頸,站立時肩高可達5米。這就是巨犀,生活在距今4200萬年至2100萬年前,是一種體型高大的哺乳動物,以取食樹冠頂部的樹葉為生。「巨犀在茂密的森林裡沒法行動,可以推測,當時西北是以疏林為主的自然環境。」鄧濤認為當時的氣候比較溫暖濕潤,甚至有點炎熱。

和政地區出土了大量鏟齒象骨骼化石,博物館擁有從三四個月到40多歲的鏟齒象頭骨,甚至還復原了一具鏟齒象的骨架。專家介紹,鏟齒象是繼巨犀後在臨夏地區發現的第二個大型動物群,它們生活的時代是全球暖期,溫度比現在的平均溫度至少高4攝氏度至5攝氏度。鏟齒象以鏟食水草為生,說明當時中國北方遍布湖泊、河流與茂密的森林。

而隨著青藏高原隆升,全球暖期結束,鏟齒象動物群迅速被三趾馬動物群替代。在博物館內,記者看到一具三趾馬復原骨架。與現代馬不同,它的每條腿上有3個腳趾,擅長在開闊地帶奔跑。據介紹,當時西北地區森林退化、草原興起,特別適合三趾馬種群生存。「那時候有點類似於現在的東非大草原,乾旱而炎熱。」鄧濤說。

遠古發現|西北一直乾旱少雨?聽聽史前動物怎麼「說」 - 天天要聞

這是復原的三趾馬生活場景(新華社記者 馬莎 攝)

時間推移到距今250萬年前,一種名為真馬的種群出現,這也是第四個在臨夏盆地出現的主導動物群。由於全球進入冰期,西北氣候更趨乾旱寒冷。「這一時期有大量食肉動物存在,它們是食草動物的天敵,奔跑、進食速度不如真馬的三趾馬動物群已不適應當時的環境。」鄧濤解釋,真馬更類似於現代馬,每隻腳只有一個腳趾,這使得真馬的奔跑速度更快。

遠古發現|西北一直乾旱少雨?聽聽史前動物怎麼「說」 - 天天要聞

這是埃氏馬(真馬的一種)復原骨架(和政古動物化石博物館供圖)

「在我國西北地區,動物群的變遷不僅與全球氣候密切相關,更受到青藏高原隆升這一地理因素的影響。」鄧濤和他的團隊發現,在青藏高原南北兩側,都有巨犀化石出土,說明當時高原遠未隆升到現在的高度,巨犀動物群還能自由穿行。「我們推測當時隆升的高度在2000米以下。」鄧濤說,而到鏟齒象時代,高原南側已無該種群分布的蹤跡,表明高原已經隆升到阻礙鏟齒象自由遷徙的高度,「可能在3000米以上」。

據了解,科學家通常根據動物的分布、身體結構、牙齒齒冠高低、食物類型等來判斷當時的氣候環境。而一些植物的花粉化石、孢子化石等則可佐證這一判斷。

「臨夏盆地是一個很特殊的地區,這裡就像一部『高原史書』,完整記錄下西北地區的氣候變遷與青藏高原隆起過程。」鄧濤說。(完)

新華社記者 胡偉傑、楊雅婷、馬莎

寵物分類資訊推薦

日本網民評論:中國人給狗狗取名太隨意了 - 天天要聞

日本網民評論:中國人給狗狗取名太隨意了

最近,有日本網民發帖吐槽稱「中國人給狗狗取名太隨意了」。他列舉了日本某電視節目在中國國內對狗狗名字進行的採訪,結果得到的名字看起來十分隨意:由於狗狗經常聞其他狗的大便,所以取名「臭臭」,由於長得很憨,所以就取名「憨憨」。最後,節目得出的結論
發現1例,陽性!初期或無癥狀!戴口罩!戴手套! - 天天要聞

發現1例,陽性!初期或無癥狀!戴口罩!戴手套!

近日,廣州30歲的夏女士(化名)因持續乾咳一周到醫院就診。胸部CT顯示,其雙肺多發感染伴,多發空洞形成,被收入呼吸與危重醫學科住院治療。醫生查房時,捕捉到CT上形似「鬼臉」的特殊影像(即「鬼臉征」),並伴有「暈輪征」,高度懷疑隱球菌肺炎。
野生大熊貓戀愛角曝光!歪脖子樹成大熊貓脫單聖地 - 天天要聞

野生大熊貓戀愛角曝光!歪脖子樹成大熊貓脫單聖地

在四川唐家河摩天嶺,有一棵平平無奇的歪脖子樹,居然連續四年被野生大熊貓欽定為「戀愛打卡點」,成為「國寶」的脫單聖地!這棵樹還自帶「求偶賽道」——樹下的獸道成為大熊貓先生的PK現場,通過比武招親,拿捏了「單身熊」的芳心。(來源:央視新聞)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杭州上塘河出現死魚群?已完成打撈,再次提醒切勿盲目放生 - 天天要聞

杭州上塘河出現死魚群?已完成打撈,再次提醒切勿盲目放生

來源:潮新聞 5月19日下午,潮新聞後台收到讀者「好攝影之友@方立貴」的報料,稱上塘河歡喜永寧橋附近出現不少死魚。方先生中午回家吃午飯,途中路過歡喜永寧橋時,突然發現上塘河沿著河岸漂浮著密密麻麻的魚群,「湊近了看,都是翻肚皮的,還有一點淡淡
貓睡覺時用手遮臉,原來不是隨意,而是有這些意思 - 天天要聞

貓睡覺時用手遮臉,原來不是隨意,而是有這些意思

你家貓是不是常常這樣睡覺?就是它會用手遮住自己的臉,看上去真的超可愛。你以為這是很隨意的動作?但有沒有一種可能,這個動作包含了貓咪的智慧?下面咱就來說說,貓咪這個睡姿背後的意思。天黑請閉眼貓的眼睛對光線是很敏感的,其視網膜中的視桿細胞數量是
不是,這對嗎?小貓你這是在咬啥呢?【雲貓咖296期】 - 天天要聞

不是,這對嗎?小貓你這是在咬啥呢?【雲貓咖296期】

緊急避險‍‍‍‍‍‍‍‍‍‍‍‍‍‍‍‍‍‍‍‍‍‍‍‍‍‍‍‍‍‍‍‍‍‍‍‍‍‍‍‍‍我滴老天~我可啥也沒看著你們繼續哈‍‍‍‍‍‍‍ 掉車鬥了‍‍‍‍‍‍‍‍‍‍‍‍‍‍‍‍‍‍‍‍‍‍‍‍‍‍‍‍‍‍‍‍‍‍‍‍‍‍‍‍‍‍‍‍‍‍‍‍咪明明都聞到凍乾的香味了怎麼死活找不著呢? ‍五菱航空箱‍...
京東超市寵物「超級秒殺日」戰報:皇家、麥富迪瓜分主糧、零食雙榜首 - 天天要聞

京東超市寵物「超級秒殺日」戰報:皇家、麥富迪瓜分主糧、零食雙榜首

在京東618活動正式開始前,京東超市寵物昨天發布京東心動購物季——超級秒殺日28H戰報,覆蓋周期為5月16日20:00-5月17日24:00。新民晚報記者了解到,在寵物經濟迅速崛起的當下,京東於2025年3月27日正式宣布加磅力推寵物業務,公布了一系列旨在促進品牌和商家高速增長的最新戰略。作為寵物業務發展的重要一環,京東超市寵物...